笔趣阁 > 无限大道 >第三十四章 改革
    黄逸生冷漠的坐在御座上。

    不得不说,这个位置一般人还真坐不了。

    政治,从来都不是一家独大的。

    政治,不但是思想的共同体,也是利益的共同体。

    今天无论黄逸生这么做,都会得罪一个派系。

    如果这是一个坐上皇位的是一个凡间俗子,那么此时面对两个机锋相对的两个大臣,恐怕会手足无措。说不定会各打五十大板,或者皇帝损失自己威严,去当和事老,劝解两个大臣

    但无论哪种做法,其实都会适得其反。

    因为,此时互相弹劾的两个人。

    他们都说的是真话。

    而且按律,也确实是该那么判

    黄逸生不是凡人,他登上皇位也不是靠的歌功颂德。

    所以,他的做法大大的出乎了两派的意料。

    “两位爱卿,皆一心为国,何错之有”黄逸生第一句话都让文武百官们面面相觑。

    难道皇帝是想服软了吗

    是要和稀泥吗

    顿时,郭闻亮和吴三省两个人像斗败的公鸡一样。迅速跪下来。郭闻亮更是抢先说道:“臣殿前失仪,罪该万死”

    吴三省额头冷汗立马下来了。

    皇帝不追究他们了。

    自己今天把郭闻亮得罪死了,郭闻亮可是兵部主事,他日后随便给自己找一个由头就把自己捏死了

    官大一级压死人,郭闻亮秋后算账,自己岂不是案板上的鱼肉,任他宰割

    可恨,自己一心为国。没想到居然落到了这个下场。昏君昏君昏君

    吴三省眉头一竖,想到自己马上就要死了。还是死在郭闻亮这个老阴比手上,不如此时自己干脆碰死在这殿前柱子上。

    也倒落得个以死明志的好名声。

    吴三省刚要以死明志,御座上的皇帝却在说道:“郭尚书,你乃国家栋梁,平受不白之冤,朕心实在是过意不去。要不这样,赏你五两黄金,然后回家修养一个月再来上班吧”

    黄逸生正色说道:“兵部主事由副手接替,郭尚书回家修养吧”

    郭闻亮从公子手中接过五两黄金,欲哭无泪。

    这算什么回事

    自己门下的疯狗跑出来咬自己一口,疯狗没事,反而让自己回家休息。

    虽然有五两黄金补偿好吧,都够五个月的薪水了。

    黄逸生接着说道:“兵部侍郎吴三省,你虽空有报国之心,却无报国之实。今,暂且记下你咆哮公堂之罪。你不是想要上前线吗那朕就准了”

    “小义子拟旨,着兵部侍郎吴三省为征西军参将,分三万新兵予其帐下。同时,户部不得克扣兵马钱粮”

    “吴将军,既然你建功心切。那你就带着三万新兵开始上路吧希望你能西出阿尔泰草原,有所收获”

    “微臣叩谢陛下隆恩”吴三省恭敬的磕头谢恩,然后提剑而去。

    黄逸生站了起来,目送着吴三省的离去。

    这一闹,两个人都没有实质上的收获,但也有收获。

    不过这新朝的一闹,却让文武百官们看到了新皇上的本质。

    因此,对于这个朝气勃勃的国家,文武百官们也渐渐的有了一丝认同感和归属感。

    大朝会的闹剧终于结束了。

    但大朝会并没有随之结束。

    黄逸生接着又下达了一份命令。“今朝多承陈制。陈制有优有劣,我觉得陈朝的廷杖制度实在是有辱国格和自我。所以,从今天起,廷杖就取消了。从此以后,但凡提廷杖旧制者,皆心怀旧朝,当杀”

    “臣等遵旨”文武百官们皆喜悦的跪地欢呼。

    要知道,廷杖可是把裤子脱了在大殿外面大打屁股。

    而且还需要文武百官一同观看。

    这简直就是对读书人的侮辱,简直就是把将军们不当人。

    所以,廷杖制度实在是君臣之间的巨大鸿沟。

    如今黄逸生居然把这一不人道的制度废除了,文武百官们都面有喜意。

    接着黄逸生又废除了一大列的旧朝制度。

    比如惨无人道的殉葬制度,禁商禁海制度,裹足蓄发等陋习,以及禁止一系列的复古学说,借古讽今,盲目怀古

    有废除的肯定有添加的。

    黄逸生接着又下达了一系列的新政策。

    首先是定下西征和北伐的国策。

    其次就是以科学院和闻道院为首,开始在国内大肆传播两种新文明的力量。

    以前,这个时代的思想文化领域只有读书人的天地君亲师。

    但从现在起,仙道和科学将会左右这个帝国的意志。

    传播科学院和闻道院,成为了元丰二年的国策。

    是继迁民以后的最大一项基础国策。

    这两种文明相辅相成,即将覆盖消灭过去的天地君亲师那一套读书人思想。

    方孝儒,昔日权倾朝野的右相大人,如今的晋朝的文德公。

    他除了这些身份以外,还是举贤堂的二号领袖,晋国国号年号的制定者,皇帝陛下的辅助者

    民间读书人中最德高望重的宿老。

    读书人团体的领袖,士族的杰出代表之一。

    圣人学问最佳的继任者。

    方孝儒虽然镇守良渚,不再天方神城。但他的政治触角还在,他通过皇帝陛下的国策中已经看到了端倪。

    方孝儒呢喃道:“陛下,你是苍穹上的苍龙。你的看到的风景太高太远,你终于肯低头看向这苍茫山河了吗”

    方孝儒他敏锐的感觉到,一旦科教和仙教大肆传播以后。

    圣教必会日渐消隐,诸多呕心沥血著书立传的先贤学问恐怕后继无人

    为了圣教

    已经七老八十的文德公方孝儒,毅然决然的复出江湖。

    他让老仆推着轮椅车,亲自走上了卫道之旅。他决定了,一定要在有生之年走遍全国,四处讲学启蒙,一定要让圣教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

    某南方市镇。

    这是一个人口数千的市集。

    方孝儒在仆人的推动下,坐着轮椅车,亲自在大街上朗声说道:“天理者,天然自有之理也;良知者,不虑而知,不学而能者也。”

    “即事是学,即事是道;愚夫愚妇,与知能行便是道。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百姓日用即道。”

    周围百姓虽然不懂学问,但也听说过这位超越了世俗和学问的大圣贤。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