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乱世平民传 >第四百九十二章 陈贤的决定
    在鼓章城失陷的时候,陈贤就已经做好了放弃控制区所有村庄和城镇,带领部队上山进行持久战的准备。

    因此,大量的物资和人口提前被转移上山,减少了汉军的后续转移工作。

    在蒋继嗣和李勇两支部队完成合围之前,王文昌带领部队迟滞河内军的行动,陈贤则带领部队退回更适合进行游击战的山里。

    汉军打惯了游击战,对河内军的围剿倒也是见怪不怪,只是把蒋继嗣和李勇的合围当成了一场更大规模的围剿。

    陈贤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他的大把精力被用在了情报工作上。

    由于情报工作太出色,有的时候,河内军还没有出兵,河内军的实力情报已经被送到了陈贤的面前。

    也因此,汉军虽然败多胜少,但总能留下有生力量,不会被歼灭。

    但是,双方的实力差距并不是靠情报和策略能抵消的。

    由于鼓章城的物资供应被截断,陈贤筹措物资变得更加艰难。

    腹背受敌让陈贤感觉到了更大压力。

    陈贤并不是没有办法,每一次获得河内军的情报,陈贤都能想到各式各样的破敌方法。

    他却没有能力实施自己的的想法,所有的想法都要落实到行动中,汉军可没有那个能力。

    与之相对,河内军的进攻手段则稀松平常,说到底,河内军的策略以稳妥为上。

    不论汉军采用什么手段去挑衅,去勾引,河内军都只按照自己的节奏行军。

    在以往的攻防中,河内军最大的问题在于兵力不足,每次进攻之后,河内军都会分兵留守,主力则继续进攻下一处据点。

    汉军通过截粮道、暗杀甚至带兵攻占河内军所占据点的方式,扰乱河内军的军事部署。

    这一次河内军准备充足,不准备再给汉军机会。

    河内军占住一座村庄或者城镇之后,就不走了,不仅不走,还留下将士们驻防。

    在河内军的稳健策略下,汉军的战略空间不断被挤压。

    直到唐军北伐渡过长江之后,李勇选择撤军,陈贤的压力才开始减轻。

    压力只是减轻并没有消失。

    蒋继嗣的部队继续留守山下,对着汉军步步紧逼。

    李勇的部队撤走了,河西郡的增援却在源源不断抵达河内郡。

    就是就在这种形势下,陈贤再一次见到了孙云。

    孙云希望汉军配合唐军作战,攻取衡州城的时候,他需要采用更积极的策略。

    汉军势力弱小,却需要得到地位与尊重,陈贤直接选择拒绝。

    他是汉军,是柳鸿远在河内军的代理人,唐人并没有权利指挥他。

    陈贤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归顺唐军,他只想和唐人形成一定的默契和配合,减少河内军给汉军带来的压力。

    另外,陈贤认为,唐人进入河内郡的时间必然不会太久。

    在他的判断中,唐国虽然扩张速度很快,但根基却并不牢固。

    这并不是一个优势,相反,这是一个劣势。

    武力征服只是第一步,在占领区建立秩序,恢复生产和稳定,才是征服者更需要做的事情。

    很显然,唐人在灭国战斗之后,非但没有体恤民力,反而强行征兵入伍。

    在统治方面,唐人做的并不好,甚至于,他们不仅没有替代占领区的统治阶级建立新秩序,反而扰乱了当地秩序,激化了很多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矛盾只会变得越来越突出。

    蜀国的叛乱就是一个例子,虽然这场叛乱已经被平定,但是叛乱的源头没有抑制住,当唐军在蜀地的控制下降到临近点之后,蜀国的局势毕竟还会有所恶化。

    出于相同的顾虑,陈贤认为,唐军的威胁远远比不上汉军。

    陈贤算是最早观察孙立德的人,也是河内军所有对手中,最了解孙立德的人。

    河内军扩张时期的大部分行动都被侦查人员收集之后,汇总到陈贤处上报。

    在陈贤看来,大多数人更关注孙立德的军事才能,以至于,孙立德的政治才能明显被低估。

    不论是对麾下将领充分放权,放任将领执掌一郡大权,还是利用军中退伍老兵对地方实施军事管理,都是在增强河内军对地方的控制力。

    河内军在南征北战中还采用了一系列安抚民心策略,采用更加优待战俘的手段。

    正因为孙立德能够放权,而且舍得发放奖励,将士们才能毫无保留的奉献忠诚,也愿意为了孙立德作战。

    孙立德的举措是有风险的,前期让渡的权力太大,并不利于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且,在扩张时期,将士们能够获得奖励,一旦扩张势头减弱,将士们得不到回报,情况会发生改变。

    陈贤必须承认,河内军的行动效率极高。

    因此,陈贤和孙云的第一次见面仅仅在对抗河内军上达成共识。

    在第二次见面中,孙云试图劝陈贤做出实质性的行动,陈贤最终拒绝了,原因很简单,带领部队下山协助唐军作战,并不符合陈贤和汉军的利益。

    在陈贤拒绝之后,没多久,陈贤第三次见到了孙云。

    这一次,孙云更换了装束,变成了一个猎户。

    孙云的态度很友善,但是语言很强势,这一次他代表的是唐军主将孙家玉。

    他不仅把孙家玉的命令原封不动的传达给了陈贤,甚至还传达了孙家玉的最后通牒,

    孙云为了佐证孙家玉的决心,把孙家玉处决刘铮的故事讲了出来。

    唐军对于这次的汉地作战抱有极大的决心,汉军坚守到现在同样有伟大的意志。

    陈贤自然不会被孙云的恫吓到。

    陈贤很客气的拒绝了孙云,但是,在孙云离开之前,还是释放了善意,保留了协商通道,并且再次警告唐军,不要低估河内军,唐军和河内军作战的难度并不亚于一场国战。

    相较于唐军主帅,孙云可是亲自与河内军打过交道,对河内军到达能力有更直观的认识,很显然,孙云把陈贤的话听了进去,表示会代为转达。

    至于那名傲慢的唐军主将会做什么反应。

    陈贤管不了,也不想管,他认为自己尽了盟友的义务。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