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吾汉道昌 >第七十三章 仁人也
    书院的事不用张夫子费心,但他也偶尔去工地转转,看着一座座学舍从无到有拔地而起,他也不免憧憬,等那张规划图完全变成现实,会是何等模样。

    想必不会比应天书院小了吧不过随即,他又摇头,底蕴是万万比不了的。他现在就要考虑先生的问题了,这些天他写了无数封信,有给好友的,也有给知道的博学之士的,言辞恳切的希望他们能来此教书,共同为大宋孕育良材。

    当然他花费最多心思的还在教书上,说实话同时教一百多个孩童,他有点吃不消,但为了报答饭铺东家,他也在勉力支撑。

    好在那些孩子都很珍惜读书的机会,非常用功。

    但他最为好奇的饭铺东家,却一直不曾得见,这不能不说是憾事。

    饭铺已经进入很多人视线,杨汉当然不会再轻易露面,他再未去饭铺。

    刘知县与本地世家大族也数次派人明察暗访,可惜也查不到神秘的饭铺东家,这让他们感到蹊跷,这饭铺东家好像不存在一般。当然他们查到的唯一线索,就是一位胖青年曾与饭铺来往过密,但线索却终止了,此人无从查起。

    就这样时间到了最早的那间南城饭铺营业一月期满的日子,黄六郎将所有账目都送到了乞儿等人的住处,张夫子住在这里没人敢明目张胆的窥探。利用的就是灯下黑的原理。

    杨汉找时间来了一趟,只花费了一刻钟就盘算好了所有饭铺的账目,盈利足足一千五百贯。这其中大部分都是最初的那几家饭铺所贡献,假以时日所有的饭铺都盈利,利润想必会翻上几番。

    饶是如此,黄六郎也震惊的目瞪口呆,这个数字只有他与杨汉两人知晓,每家饭铺的账房只负责一家,汇总盘账由杨汉亲自来做。

    不需杨汉嘱咐,黄六郎自己就会严守秘密。

    然后黄六郎汇报了一个情况,说是那些走掉的伙计又来找他,希望能重新回来做事。看得出来他很犹豫,既气愤那些人抛弃了饭铺,又有点于心不忍,毕竟那些人家境都不怎么好,能找到一份薪酬很高的事做,极为不易。

    “饭铺的人都是什么意见”黄六郎没想到杨汉会如此问,他叹道:“都很气愤,认为那些人是白眼狼,不能让他们回来。”

    对此杨汉可以理解,毕竟剩下的人冒着风险留下来,那些走掉的人如果轻易的就能回来,他们自然会感到不平。

    杨汉想了想,为留下的所有人多发一个月薪酬作为奖励。一是,走了很多人后,虽然又招了一些人,但饭铺人手依然紧缺加上扩张很快,全靠他们支撑着,所有人都很累,应该奖励。二是也为让他们安心,让他们相信饭铺不会亏待他们,这对归属感提升很重要。三么,自然是奖励这半月来的同舟共济,感谢他们对饭铺不离不弃。

    至于离去的人不论是顾虑留下之人的情绪,还是为饭铺以后定下机制定例,他都不能允许他们再回来,不过杨汉也让黄六郎给每人送去一个月薪资。

    杨汉觉得,在最初创业的时候,他们给予自己最需的帮助,而且官府的压力属于不可抗力因素。自古就有民不与官斗的说法,怪不得他们。他们处在最底层,生活本就艰难,也只不过是讨生活的人,人人都有一大家子要养,如果自己也因为泄愤报复而伤害他们,那自己跟倚强凌弱的人有什么区别。

    这不过是杨汉于心不忍,让自己安心的举动而已,却让离去的人更加羞愧。

    消息传出后,很多人无不佩服,认为饭铺的东家是仁义之人,仁善饭铺的称谓这下再无人质疑。

    张夫子利用修沐时间回了趟家,他平日一周要教六天课,大部分时间都在学堂,忙的没有时间出去,自然不知此事。再说乞儿等在饭铺做事的人口风极严,黄掌柜虽然也时常来学堂,但他认为是来看望孩子们的。他哪里想得到黄六郎每次去后院都是去见他一直期待见到的饭铺东家。

    当然这也跟杨汉每次都待很短的时间,加上有小四等人放哨,张夫子也没机会见到他。

    他还是从儿子口中得知此事的,极为感慨,以德报怨,仁人也。他非常想见一见饭铺的东家,却只能叹息无缘一见。

    张夫子的儿子看父亲长吁短叹,不由说道:“这有何难,只要派人跟着乞儿,或者那个黄掌柜,总能知道他住哪里的。”

    谁知,张夫子脸色瞬间沉了下来,训斥道:“窥探人,岂是君子所为。岂不闻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吗你的圣贤书读到哪里去了。去将论语颜渊篇抄十遍。”

    张夫子的儿子垂头丧气的出了书房,被妹妹张瑛儿撞个正着,后者朝他做了个鬼脸,步伐欢快的进了书房。

    张夫子想了想,郑重的洗手净面,张瑛儿放下茶水,看到父亲要写东西,就过来帮他磨磨。

    被张夫子拒绝,他说道:“此事须心怀诚意,为父自己来磨。”张瑛儿讶然。

    然后写了一封拜贴,第二日回到学堂后亲自交给乞儿,让他转交饭铺东家。

    杨汉收到张夫子的拜贴后,考虑了很久,写了回信,说自己本该亲自拜会的,怎奈病中难以成行,万望宽恕之类的。

    最后想说再有两个月书院第一期工程就建好了,但想了想又去掉了,这句话未免有邀功之嫌,有些事能做不能说。尤其是跟张夫子这种名士来往,不能显得太市侩庸俗,不然只会让人轻视。

    只说了自己没有精力,亦无合适人选,希望张夫子出任山长,让书院成为真正的孕育良材之所。

    上次书信杨汉只是提了要建一所书院,没提让张夫子担任山长的事,不然显得目的不纯,有贿赂要挟嫌疑。就算他是这样想的,也不能表现出来。

    这算是杨汉第一次点明此事。

    乞儿将杨汉的回信给了张夫子,后者看到信后,良久叹息。想了想,问站在身前很久的乞儿道:“东家病重如何”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