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康乐天下 >第二十九章 厉兵马谢安笑辞世,骂苌贼苻坚恨归天(上)
    ”con148757”>

    第二十九章厉兵马谢安笑辞世,骂苌贼苻坚恨归天(上)

    太元十年八月二十日,晴。

    昨日和一众江湖侠客交手,谢瑍非常愉快,不是因为他没有败阵,那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对自己的武力有了一个更透彻的认识,除了太极之法鲜为人知之外,那就是谢瑍此时已经达到了某种极限,如果没有机缘,想要再次突破很难了。而众人通过交手,也明白姜孝实在是没有夸大之言,面对谢瑍时候的那种无力之感,他们皆身受心知。有如此的首领可以跟随,这是习武者梦寐以求的事,而谢瑍也不藏私,但有所问皆尽解说,众人遂将各自绝活演之相益彼此。谢瑍这才发现,武者只有师徒之称,尚未有门派之说,习武之人都是一帮心直口快的豪爽之辈,不像后世个个‘留一手’都留没了。

    谢瑍将自己的打算和这些侠士们谈了个大概,具体的还是姜孝去安排。无非就是两件事:探听情报组;特别行动队。另外就是继续扩大队伍,有了这些人的认可,谢瑍相信人会更多,召人应更快。这些人不要让他们去攻城略地,那纯粹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要是夜袭偷城倒是可以考虑。

    谢瑍让人给府衙打造的桌椅器具,都做好了,今日都安放完毕。谢瑍躺在大床上,非常的惬意。再也不用盘腿坐着了,也许是放松,也许是劳累,或者是幻觉或者其他什么原因,谢瑍恍惚间觉得自己坐在一辆疾驰的车上,车上还有两个人,一男一女,都是成年人。谢瑍似乎与他们很熟,却忘记了他们是谁。两个人旁若无人的嬉戏,谢瑍感到自己成了多余。忽然之间像是回到了家中,有人敲门,开门看是却是两个看水表的人。谢瑍有些茫然,我这是又回到后世了吗?其中一个人手中好像拿了什么,仔细看时,却是城管制服。城管开始管物业了?

    谢瑍正在疑惑,又听到有人禀报,“大人,各县募兵已经到了。各县尉曹前来拜见大人。”谢瑍一个激灵,坐起来,却是南柯一梦。

    接见完了这些县吏,谢瑍本想去营中看看新募之兵士如何,可刚坐了一会儿,再次陷入恍惚之中。

    “大人,圣旨到了。”谢祯进门轻声道。

    “哦?传旨官是谁?”谢瑍赶紧起身,出门去接传旨官。

    “还是那位姜常侍。”谢祯道。

    “嗯。人在哪儿了?”谢瑍问道。

    “已在门外。来人不让通传,径自来到后院。”谢祯道。

    “无妨。”谢瑍说着,已经到了门外。

    但见姜老头满脸笑容,看着谢瑍开口道,“使君别来无恙。”

    “子明见过姜老,姜老康健如昔,真是幸事!”谢瑍拱手施礼道,“请厅内叙话。”说罢,谢瑍延请姜常侍进了正厅。

    “姜老一路辛苦。”谢瑍道,“且请饮茶一杯,稍作休息。”

    “老朽皇命在身,闲不得啊”姜常侍道,“陛下口谕。”

    谢瑍已听,赶紧起身,姜常侍道,“坐着吧,没有外人,不必拘礼。”

    “礼不可废。”谢瑍回道,“臣谢瑍领旨。”

    “陛下口谕,凡州郡内事,卿可以意行之,上报吏部备案即可。无需大小事等上奏候旨。”姜常侍肃然道。

    “臣谢陛下隆恩。”谢瑍赶紧谢恩,“姜老,还请允子明召集属官,大堂传旨。”谢瑍心里暗骂司马曜阴险,没有明诏,过后要想加谮越之罪,那就麻烦了。谢瑍可不想无缘无故被定罪,所以一边谢恩,一边求姜常侍大堂宣圣谕,至少有个后手。

    “也罢,杂家就帮你一次。”姜常侍明白,谢瑍这是自保之策。其实姜常侍是可以拒绝再次宣旨的,但因为他了解谢瑍确是忠心为国,也不想谢瑍的新政半途而止,所以答应谢瑍大堂再次宣旨。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他有可能被孝武帝怪罪。

    谢瑍立刻让各曹史等大堂列队候旨,包括营中诸将,特别是谢安将军府的人更要来听听。这也是谢瑍显示实力的一种方式。

    姜常侍看着下跪的这一片文武官员,站定高声宣旨:

    奉天承命,皇帝口谕:

    徐州刺史凌江将军谢瑍,忠贞体国,首试新政,千百事端。特命其凡州郡内事可一意行之,后报吏部即可。无需大小事等上奏候旨。望谢卿安民强兵,爱护身体,莫失朕望。

    钦此。

    “臣瑍谢陛下恩典。”谢瑍道,“臣必竭尽所能,披肝沥胆以报陛下知遇之恩!”说罢,伏身叩首,众官一齐叩首谢恩下面的官员这回是彻底听清楚了,皇帝的意思很明白,只要是内政之事,你谢瑍管辖内的事情,你自己看着办就行。只要对新政有利,无需等候皇帝的诏令了。这比前次的先斩后奏可实用多了,因为斩人毕竟不可常用,可以意行之就厉害了,可以就地免职,就地处理,你纵有千万本事,惹急了还有个先斩后奏,也是无用。

    “姜老,且去宾馆休息,子明安置完毕,即去拜见姜老。”谢瑍起身施礼道。

    “免了。杂家皇命在身,还要回报陛下,就不打扰使君大人了。”姜常侍拱拱手道,“告辞了!”说完就起身往外走去。

    “子明送姜老。”谢瑍说着跟在姜常侍身后,向外走去。

    两个人在前面走,后边跟着陪同姜常侍的两个小太监。姜常侍轻声道,“使君大人,万望谨慎行事,会稽王去找过陛下了。”

    “谢姜老提醒。”谢瑍道,“子明一心强国安民,等新政有序,北伐事了,即辞官游历江湖。砥砺技艺,企有更进一步之机缘。”

    “郎君真是淡泊君子。”姜常侍道,“陛下之北伐诏令已经去了卫将军府,丞相荐幼度将军为总督都,荐郎君为前部先锋都督,陛下尚未定夺。老朽以为,郎君以万金之体,赴刀兵之事,不为万全。望郎君细思之。”

    “姜老好意,子明谨记在心。”谢瑍道,“然子明忝为刺史,都督徐青兖三州军事,如何能不亲历疆场。何况相比于在朝堂,子明更愿为国拓疆守边。”

    “郎君高义,世人不及。”姜常侍叹道。就因为这次的谈话,谢瑍的游历之举,差点泡了汤。就是因为姜常侍将谢瑍的想法对孝武帝说了,孝武帝更加信任和重用谢瑍。最后还是姜常侍以身说法,才算是给谢瑍解了围。这也算是成也和败也和吧。

    “不知这次北伐,兵力部署如何安排?桓氏兄弟以及其他将领如何行动?”谢瑍道。

    “此事乃总都督之事,郎君可和谢将军相商。贵父子倒是相得益彰了。”姜常侍笑道“好啦,老朽的话说完了,郎君请回吧。”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