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康乐天下 >第四十章 关楼谁会登临意,古城幽思定怀邦(下)
    ”con148781”>

    【接上章】

    闲话少叙,此词一出,惊倒众人。夏禹商汤、周武王秦始皇不是圣贤君主,就是开国帝王。谢瑍将他们一个稍逊一个略疏以论,而项王和汉高祖两位雄杰,楚汉相争之结果,即使胜者刘邦还不是至死难消白登之恨?所有的一切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风流人物,还要看现在的人。

    这样的词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很危险俺的。虽然评论的是过去的帝王,任谁听了也难免和现在的帝王相比,而且没有哪个帝王敢拿自己和那几位相提并论。可眼前之谢瑍连这样的开国帝王都又不放在眼中的味道,难道他想自己当皇帝不成?帝王之位,谁能拒绝?帝王之心呢?

    有这样的感觉很正常,正像当时□□此诗发表以后,很多人才知道毛擅诗词,别有用心之人就说毛有帝王思想。而作者在自注中说:“雪,反对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说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

    古人有你看见什么想到什么,你就是什么之说,这话是很有道理的。这才是众人惊倒的主要原因。而事实上,谢瑍此刻本无什么帝王之念,他就是想避免后世中华民族的那些数不清的灾难。所以,他现在想做的就是收服或者消灭那些将来可能成为威胁的人和事,扩大疆土,将后世那些可能的领土纷争统统消除;逐步完善政体国体,发展科技,富民强国,让中华民族走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最前面。

    谢瑍看到众人的表情,笑道:“这是作诗填词,你们怕甚?”

    “将军高峻无匹,我等仰止。”众人方回神道。

    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追随之人有一天能成为一统天下的一代君王。所谓水涨船高,大家犹有列土分疆之机。可惜谢瑍是不会列土分疆的,更不会搞什么帝王将相世袭公侯之类,他的新政主旨乃是以国土等主要生产资料国有为主体的。谢瑍自然知道,在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之下,只有靠人海战术,集中天下之力方可能完成诸如水利灌溉、水库、桥梁、驰道等全国性的大型工程。所以,公有制为基础是必须的,而且要坚持下去。

    这里,我们须对古代社会的经济组织的特质做一个阐述。

    为什么呢?

    原始社会因为生产力低下,是最原始的公有制。那个时候私有制度还未出现,一个人的生产,不是为着自己而生产,而是为全社会而生产;一个人的消费,也不必自己设法,社会总会分配一份给他。也就是说,当时的农工商等并非为自己谋生才做事,是社会需要经营某种事业而分配的。所以,劳动者不是根据个人的需求择业经营的。就是当时不能工作的人,也会分配一份生活资料的。

    《王制》上说:“少而无父谓之孤,老而无子谓之独,老而无妻谓之矜,老而无夫谓之寡,此四者,天民无穷而无告者也,皆有常饩。”这个“饩”的本意就是赠送的食物。就是说那些鳏寡孤独都有一份赠送的食物。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记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梦想之大同理想。到了春秋战国,诸侯征战,家国天下,所以孔子才说“天下无道久矣”,而老子之言“大道废有仁义”也是这个意思。就是说,自从有了私字,就丧失了圣贤大道,然后才出现所谓的仁德教化。大道尚在之时,根本不用什么教化。这就是老子道德经里所说的:“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但是后来这种分配方式被破坏,原因是出现了贵族和平民,也就是阶级出现了。贵族阶级开始侵夺平民阶级。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原始部落开始有了结余,那么为了互通有无,部落之间就出现了交易。交易渐盛,生产方法进步,过去汲汲乎自给自足就不必了,缺什么可以通过交换取得。于是个人渐可以自由择业,于是私有制产生了。

    所以原始公有组织的崩坏,第一件便是井田制度的破坏,《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说的相当清楚,就是贵族侵夺平民的结果。朱子《开阡陌辨》(《文献统考》卷一)中说的更加详细,此不多做引用,尤其说的清楚,井田制度完全由于贵族之侵占自私而破坏。而井田制乃古代共产社会之根本,此法一破,共产社会之组织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这样一来,农民的日子就苦了,因为地少人多物寡,食不果腹。

    还有商业的大力发展。古时农为本,因为首先要活下去,没吃的不行。阶级制度全盛时代,一切都是有“规矩”的,就是说应用之物要与“身份相称”。下层社会的人,有了钱也没用(《白虎通·五刑篇》:礼不下庶人,欲勉民使至于士……庶人虽有千金之币,不得服)。所以商业不能盛行,加上古代生产力低下,平民也实在没几个宽裕之人。到后来,阶级制度渐次破坏,只要有钱,凭你如何使用,没人管你。所以,商业得以大行。

    《汉书·货殖传》说:“昔先王之制,自天子、公、侯、卿、大夫,至于皂隶、抱关、击柝者,其爵禄、奉养、官室车服、棺椁、祭祀、死生之制,各有差别,小不得僭大,贱不得逾贵。夫然,故上下序而民志定……莫不离制而弃本,稼穑之民少,商旅之民多,谷不足而货有余。”《史记·货殖列传》直接就说:“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又说: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大规模的竞争俨然矣。

    不但如此,除了井田破坏,那些名山大泽本为公有,也逐渐给私人占去。于是农民益苦,营畜牧、树艺等却大富。大地主、大商人、擅山泽之力的,都是富者阶级,于是拜金主义大行其道,“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与之分庭抗礼。”乌氏倮以畜牧起家,“秦始皇帝令倮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巴寡妇清,善丹穴之利,“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而穷人则“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厌糟糠”,“凡编户之民,富相什则卑下之,相伯则畏惮之,千则役,万则仆。”而受生计所迫,奔走求食的情形,则:“故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其在闾巷少年,攻剽椎埋,掘冢铸币,任侠并兼,借交报仇,篡逐幽隐,不避法禁,走死地如鹜者,其实皆为财用耳……”(《史记·货殖列传》)将社会之形形色色,一切归于经济。因为这个经济无序了,就是说没有计划性,人人争利而行违法之事,不但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还造成社会治安混乱,黎民惶恐(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也不过如此)。为什么会有经济危机,一言以蔽之:逐利使然。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