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康乐天下 >第五十四章 入新平谢瑍生慈悯,讲道老姚兴问无为(1)
    ”con148819”>

    第五十四章入新平谢瑍生慈悯,讲道老姚兴问无为

    谢瑍似乎忘记了一切,缓缓地行走在初春的夕阳里。

    新平原本冷清的大街上,人渐渐多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随行的行列。这种自然祥和悯慈的意韵,弥漫在每个人的周围,沁入心扉,荡涤脑海,沐浴其中,犹如进行了一次身心的洗礼。

    事出突然,早有人禀报了留守的姚兴太子。

    姚兴,字子略,比谢瑍大两岁,366年出生,今年刚好二十岁。

    史上对姚兴的评价多是正面的:姚兴作为后秦的第二任皇帝,在位22年。他勤于政事,重视发展经济,兴修水利,关心农事;提倡佛教和儒学,治国安民,是少有的仁德之君。他先后消灭了前秦(苻登)、西秦(乞伏国仁)、后凉(吕光)的势力,绥靖西方;与北魏、东晋抗衡,直到他死后,后秦才被刘裕所灭。

    其实史载的几件事,让笔者存疑,说明姚兴的仁君之名不那么简单。首先是姚苌因恼怒被骂而诛杀苻登皇后毛氏。正史中,不管是晋书,还是资治通鉴里,都说姚苌见到毛氏年轻貌美,欲娶毛氏,而毛氏不从并因大骂而激怒姚苌被杀。而野史却说,说苻登的皇后毛氏被俘,被当做礼物献给了姚苌。毛氏之美名应该是众所周知的,不然姚苌也不会一见就欲纳入后宫。至于还有的说毛氏被抓后就被侮辱让兵士扒光了衣服。这里面明显矛盾重重。既然姚苌有意毛皇后,怎么可能让军兵如此羞辱毛氏?就算被扒光衣服也应该是拒绝姚苌以后才是。而且因为毛氏的几句谩骂,姚苌就放过毛氏?傻瓜都知道,毛氏骂姚苌之意,无非以求速死免遭身辱。姚苌会如此遂了毛氏之愿?姚苌会那么面皮薄?那才怪了!这显然与史载的姚苌性格不同,毛氏的骂姚苌的话比起姚苌真正做的恶事差远了。据说毛皇后有这样的话:“姚苌无道,前害天子(指苻坚),今辱皇后(就是她自己),皇天后土,宁不鉴照!”分析一下,害天子,辱皇后……前为事实,那么后边呢?如果不是真的,毛氏这么说岂非自己往身上扣屎盆子?

    这说明,这个记载肯定不完全真实,至少毛氏之言和姚苌之行为对不上。真实的情形不得而知,我不能以我可能之必有来臆测,不然岂非是龌龊小人哉?但以姚苌之性情先奸后杀才与事实相近,只是这个结局是我们都不想看到的。相比而言,我们宁愿毛氏清清白白的斩首。再一个,世传姚兴崇佛,却和吕光一样逼迫鸠摩罗什大师纳女,这种行为实在让人恶心。史载,后秦末年姚兴喜怒无常,窃以为不过是原形毕露而已。所以个人认为,姚兴为了掩盖姚苌□□和侮辱苻登皇后毛氏的丑行,篡改了实情;他名为崇佛,实则亵渎。他实在是个伪君子,只是伪的时间长,伪的像真的。欺骗天下芸芸众生,这是很自然的,而且连后世的人一起骗了。当然,也有人会说,姚苌是他的老子,他替他老子遮掩罪恶丑行,也算是儿女应尽本分:他总不能如实地记载,某年某月某某日,他的老子□□了被俘的皇后,然后又施以裸刑,最后把皇后杀了……如果这样,恐怕一个“孝”字就把他击倒了。但是,若果真是这样,那么死的就绝非是毛氏一人,因为看到和知道毛氏被抓将毛氏献给姚苌的人太多,听到毛氏骂姚苌的恐怕也不少……总之,疑点颇多。所谓“空穴来风”,野史中的记载也未必就是假的,而正史当然要以后秦的宫廷记载为准,显而易见,姚兴不会真实地记录此事。当然这也是笔者的猜测,一家之言而已。

    姚兴得到属下禀报,心中大震。

    姚兴虽然年轻,但自幼好学,推崇佛儒,兼家世非常,见多识广。所以姚兴并未带着侍卫莽撞劝阻,而是尾随观察情势。但见领头之人并未有任何举动,只是自然行走,渐渐地姚兴和他的侍卫也被那份自然的意韵感染,跟着一起前行。

    后来,史官记载此事道:高祖初入新平,感事而动天地,意蕴悠然,随者甚众。时后秦太子姚兴带人来追,亦入此行,由此结识。

    谢瑍并不知姚兴已到,他自然随心而行。忽见前有一门,也不多言,径入其内。正是新平佛寺,也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引其来此,以圆其心意。

    寺中早有小沙弥迎出来,双掌合十,口称居士。

    谢瑍抱微微颔首还礼,环视四下,吟道:

    鞭投何其霸,鹤唳几回声。

    长安耽沥血,五将悔弃城

    此日沐春雨,那年悲秋风。

    空余天下志,魂断寺楼钟。

    吟毕,谢瑍再次施礼道:“鄙人游历至此,欲借贵寺小住数日,尚祈允准。”

    “居士,请到寮房暂坐,小僧这就去请示寺主。”小沙尼施礼,请谢瑍三人入客房。

    寺外众人听得着小沙弥说话,才如梦方醒。

    众人面面相觑,心中虽茫然,觉自己心境竟似乎平和了许多。

    姚兴回过神来,知今日遇上高人。急忙遣散众人,准备相见。

    既然入了寺庙,就不得不说一下佛教。

    佛教本非国货,乃是传自西域,准确地说是今尼泊尔,或者说是古印度,注意不是印度。不管是哪里,总之不是华夏本土所产。

    本人认为佛教在中国的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期佛教初入中国阶段,西汉开始渐兴,后汉达到此期顶点,也就是在公元前一、二世纪。此时的佛教对中国影响并不大,只能说是舶来的文化。第二期是魏晋时期,约3-4世纪,该阶段因为五胡乱华,晋廷南渡,佛教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住中原开始第二次兴盛,东晋末年包括一些达官贵人,都豢养了一些僧人宾客。但这时候的佛教相对于中国自有的传统文化,仍然只是个小不点,还没有形成系统,儒道释之称尚未出现。第三时期就是南北朝时期,约5至6世纪。此时期,很多帝王笃信佛教,像北魏、后秦的国主,以及梁帝等,佛教才得以逐渐兴盛起来,并随着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而逐步成为中原文化的一部分,这是佛家开始进入影响和左右国家政权的开始,是承先启后的重要时期。第四个时期以唐朝(六一九到九〇七年)为中心,佛教大盛,加入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成为有力而创新的内区文化。唐玄奘赴西取经的故事还被以此为背景写成了《西游记》,成为了四大名著之一。

    当然,无论是大盛之时,还是发展之时,都曾有过灭佛运动。历史上有五位帝王向佛教发难,造成巨大影响有四次,史称“三武一宗”,又称“灭佛事件”。这五位帝王分别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高祖李渊、唐武宗李炎、后周世宗柴荣。至于他们为何灭佛,各位可以去参看相关资料,此处不多赘言。

    后世之人言道者少,而笃佛者众,何哉?

    除了佛教人隐忍向善,今世可修来生的理念,合于民众心理外,更有僧人四处传教、宣传。除此之外,因佛法经过历代相传,融合了华夏本土道家、儒家等诸子百家的理念,早已不同于西域之佛法了。这是必然的结果,因为佛经的翻译中,一些术语的翻译都借鉴过道儒,特别是道家的一些概念,和儒家仁礼等。亦或大道极处,本来就是殊途同归吧。

    【未完待续】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