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康乐天下 >第八十二章 孝武帝明旨太极殿,谢子明发兵勇士城(5)
    ”con148934”>

    窦冲接令出了大帐,谢瑍环顾众将。见不少将领有些疑惑之意。

    “诸君,是不是觉得本督让窦将军去勇士城有冒险之嫌呢?”谢瑍问道。

    “属下愚钝!”众将齐声抱拳答道。

    “报告!”杨定出列,敬礼道:“定愚昧鲁莽,都督此举,定有深意,还请都督赐教。”

    众将见杨定相问,一起施礼道:“请都督解惑!”

    “诸君勿需多礼。”谢瑍摆摆手,让大家坐下。

    “诸君,乞伏国仁有称霸之心,可惜现下实力不足,所以才派人前来诈降。或者严格说来也算不上是诈降。因为按照以往的做法,投降以后一般会得到朝廷安抚,甚至赏赐。这样他不但有了名正言顺的资格,也赢得了发展壮大之时间。另一点,就是乞伏国仁无决战的胆略,所以才以此施以缓兵之计。等我们离开了,他就是此地的草头王了。”谢瑍缓缓说道:“他想得太美了,把我们都看成傻子了。这种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如果他有必胜之心,还用如此手段吗?所以,他必不敢戕害窦将军。否则一旦城破,他必死无疑。不但如此,他还怕窦将军死在他的地面上,所以窦将军很安全。”

    “哦?原来如此。”杨定还是有些担心:“末将还是担心那个乞伏国仁如果丧心病狂,来个玉石俱焚呢?”

    “当然,我们还有其他的准备。”谢瑍道:“如果杀一个人自己也得死,不杀这个人自己就可能活,你会如何选择?注意,这个人和你无冤无仇。”

    “那当然没必要杀人。”杨定答道。

    “所以,窦将军没事。”谢瑍道:“再者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如果乞伏国仁连这个都做不到,他只能是个莽夫,还值得我们如此对待?我们也不是没有后手。”

    说到这里,谢瑍从箭筒内抽出一支令箭。

    “杨将军!”

    “末将在!”

    “令你带五千精骑,跟随窦将军之后,缓缓而行,不要太近。”

    “末将遵令!”杨定昂首上前,接过令箭。

    “慕容将军!”

    “末将在!”

    “你带五千兵马,在杨将军之后出发,不要跟随太近。”

    “末将遵命!”慕容柔自从跟随谢瑍出征,首次接受军令,心中兴奋。

    “弓老将军!”

    “老奴在!”

    “你带五千兵马,跟随慕容将军之后出发,亦勿需跟随太近。”

    “老奴遵令!”弓蚝上前施礼,接过令箭。

    “慕容前辈!”

    “老朽在!”

    “前辈请上前来。”谢瑍示意道。慕容垂心知谢瑍有什么要紧话要嘱咐,急忙来到谢瑍跟前。

    “前辈带五千人马,相机行事。”谢瑍轻声说着,又在慕容垂的耳边说了几句。

    “老朽遵命!”说罢,慕容垂来到阶下,抱拳行礼。

    谢瑍点点头,看着四位大将出了大帐。

    “诸君,是不是害怕没仗打了?”谢瑍笑道:“说实在的,现在我们面对的都曾是自家人,打起来真没什么劲。你们说说,这些什么秦,燕,凉,汉,赵什么的,哪个原来不是原来大汉的臣子?哪个不是大晋的臣民?哪个不是炎黄子孙一旦日子好了一点,翅膀硬了一点儿,就不知天高地厚,要扑棱扑棱飞。可是他忘了,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他忘了,迷途知返,倦鸟归林;他忘了,苍天有眼,行善得仁。各位回去以后,不可懈怠训练。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只有持之以恒才能保证我们的军士素质。我们都有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所以,现在我们要多为后来人想一想。多年以后,你对着自己儿孙,能够自豪地说:你爷爷啊,曾经为了华夏的强盛拼搏过,曾经为保卫华夏的领土流过血、流过汗,曾经为了炎黄子孙的后人过得更好拼搏过。你们这些娃娃,可不要连我们这些老骨头都不如啊。这就足够了。”

    “多谢都督教诲!”众将齐声答道。

    “鹏翼将军和守礼兄留一下,诸位且退下各自整训兵马,准备西进。”谢瑍一挥手道。

    众将各自退下,姜飞刚欲再次拜见,谢瑍已经来到他的身边,伸出右手。对于这个礼节,姜飞还是不习惯的,好在窦冲早就向他解释过。

    握着谢瑍柔软的手掌,他有点不敢用力。

    谢瑍用力握住他的手的时候,他才感到这双柔软的手,绝非弱手。想起窦冲讲过的谢瑍轶事,姜飞也随着谢瑍用力相迎。片刻,两人一笑松开。

    谢瑍让二人分坐左右,三人坐定,才吩咐上茶。

    姜飞将情况详细地做了说明,谢瑍这才知道,原来张虎他们早就派人到过金城关,不禁暗暗赞许张魏二人做事周全。

    姜飞又对金城关的情况作了详细说明,并说关内准备有渡河的浮桥,可以随时搭建。

    谢瑍闻听此言,心中大喜。这样的话,毛兴他们赶往姑臧就更顺利了。

    “将军真是有心之人。”谢瑍笑着称赞姜飞道:“这对我军西进大有帮助,我代全体将士表示感谢啊。”说着,谢瑍双手抱拳。

    “都督折煞小人了。”姜飞急忙站起身来还礼:“比起都督为我先祖正名,末将这点事不值一提。鹏翼谢过都督!”说着姜飞竟然一揖到地,若非谢瑍出手托住,这姜飞怕是要跪下了。

    “鹏翼将军,这可使不得。某也是做了该做的。”谢瑍道:“伯约前辈,不改初心,矢志不移,自律简朴,忠心社稷,这都是值得我辈效法和学习的。一直以来,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尊崇,还要受到屑小的攻讦,这不是一个正直和谐的社会应该有的。当然,应该还有不少这样的人和事,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要靠大家一起出力才行。伯约公只是开始。”

    “多谢都督!”姜孝和姜飞一起相谢道。

    “谢我什么?”谢瑍笑道:“要谢那些严正的史官才行。”

    “都督,听您一言,豁然开朗。”姜飞慨然道:“我现在有些明白,为什么慕容冲将长安送给了你,也有些明白,慕容垂为何宁愿跟在你身后了。包括窦将军、毛将军等归附到您的麾下了。”

    “哦?”谢瑍笑道:“鹏翼将军,为何呢?说说看。”

    “都督刚才说了一句话,让人醍醐灌顶。”姜飞说道:“‘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历史原来是什么样子?就让他回到他原来的的样子。做到这一点很难啊。可唯有做到这一点,历史才有意义。”

    “鹏翼将军,果然好心思!”谢瑍赞道:“人们都说,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这样的说法当然有其必然性,但也未必尽然。譬如我们晋朝,现在还没有人写出完整的《晋书》来嘛,什么人来写呢?我看我朝的人就可以写,或者从朝中选出一些人来集体编撰。太史公的《史记》,从三皇五帝到秦汉都有记载,其中未必就没有错漏,后人也可以写自己的看法嘛。”

    “大少爷,您的话可能吓坏一批人。”姜孝笑道:“人人写史,那还不乱了?”

    “只有真的好的,才能传下去。写的人越多,保存的资料也就越丰富嘛。”谢瑍也笑道:“写汉书的人不少,除了班氏之言,传下了多少?现在写后汉的也不少,有几个成书的?倒是承祚公的《三国志》可以一读了,可惜蜀汉的史料少了些啊。”

    三个人看似闲谈,谈话的方向和主题却始终没有离开谢瑍的掌握。谢瑍是深知后世因为历史资料缺乏或遗失,造成了许多的悬案疑案。今日说这些,也是为了将来编撰晋书和《华夏志》做准备的。编撰晋书离不开苻秦,不管是窦冲还是姜飞都是苻秦的官员,包括慕容垂等都是历史资料的提供者。

    “大都督果然与众不同,都督若有编纂史书之意,末将倒是认识一位酷爱史学之人。”姜飞听了谢瑍的话,开言道。

    这正是:说国仁谢瑍动杀气,训众将子明教善行。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