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康乐天下 >第八十九章 翟成守城内讧死,余岩遭伏不战降(2)
    ”con148959”>

    书接上回。

    不到半日功夫,城就破了。

    慕容农看着翟成的首级,再看看鲜于得,心中冷笑不已。

    收拢好丁零残部,慕容农眼底露出瘆人的杀意。

    要是搁以往,他一定会将这些反复无常的家伙全部杀掉。历史上他就是这么做的,将投降的鲜于得连同一概兵众全部坑杀。可见,“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样的灼见各族皆然。杀气凛然的慕容农,想起晋军的律令,慢慢收敛了杀气,忍下了这口气。传令军中政将对这些将军进行教育,并安排整训。

    其实,谢瑍比任何人都明白这些异族的嘴脸。所以严令军纪,除了治军的需要之外,还有一点就是缺人。如果慕容农真的将这些降兵杀了,只要有正当的理由,谢瑍应该不会大动肝火,说不定心中还挺高兴。可惜慕容农不知道谢瑍的想法。

    进城后照例的发榜安民,这样的事,自然有人去做。慕容农派人前往令支向刘裕报捷后,这才在大帐内约见了谢瑍留给他们的内政大臣高韬。

    高韬在幽州数月,不但跟着刘穆之学习新政,更是跟着那些官员实习了很长时间,对于新政早已熟知。作为北平郡的治所,和北上克复的第一个郡治,新政意义巨大,高韬自然明白。

    城内的高官早就逃亡殆尽,只留下些虾兵蟹将。战乱频繁,也无甚大户豪门,这是高韬所喜欢的结果。高韬向慕容农谈了自己的意见,于是徐无的新政班子成立了。

    高韬从他所带地九个新政官员中,派出一个暂代郡守,培训人员,主持新政;留下百人精骑作为新政人员护卫,守城将士留下三千。嘱咐他们,一旦有事,即刻向幽州点起烽燧求援,同时可以派快马去幽州和辽西求援。

    昌黎(今辽宁朝阳)。

    又称龙城。今辽宁朝阳,自古便有“金朝阳,银赤峰,拉不败的哈达,填不满的八沟”之称。这是一座有17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三燕古都。有鸽子洞古人类遗址、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园,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灿烂的红山文化,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有着“东方佛都”的称号。

    春秋时期,昌黎是山戎、东胡的活动区域。战国时,北部仍是山戎活动区,南部属燕国辽西郡。秦、西汉时,东部属辽西郡,西部属右北平郡。东汉时,西部为鲜卑活动区域,东部属辽西郡。三国、西晋时,西部属属鲜卑的宇文部,东部属昌黎郡。

    昌黎地表层峦叠嶂,丘陵起伏,峡谷相间,沟壑纵横,只有小块山间平地和沿河冲击平原,结构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土地自然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川地、平地交错分布,土地利用类型亦是多元化。朝阳市境内主要山脉有努鲁儿虎山、凤凰山、杜岭山、大青山和大黑山。

    昌黎是慕容氏的龙兴之地,号称三燕古都。从慕容皝大棘城称王,到北燕灭亡,前燕、后燕、北燕均在此为都。实际上前燕的地盘在370年以前,比前秦还要大。东北自沈阳向西至黄河,南到鲁山、息县,东南至亳州,包括河南大部,山东河北在内的江北地区。

    从徐无至昌黎800余里,正常行军,怕是要近一个月。慕容农因为翟成的事,有了教训,也顾不得降军整训,即刻打散,编入军中。即刻兵分两路,自己率领精骑先向龙城进发。区区八百里地,精骑再慢也用不了几天。另一路高韬率领,一部骑兵和步军同行,向龙城急行军。

    慕容农深得兵贵神速之精髓,大军马不停蹄,渡河直奔昌黎。

    刘裕派出的信使刚走,慕容农的信使就到了。刘裕知道徐无克复,高兴之余也是有些怅然,没捞着打一仗。送走了信使,刘裕命大军暂时停止前进。

    为什么刘裕突然停下来了呢?

    这就是两个人的配合问题了。

    慕容农精骑轻装直进,速度应该比余岩快得多,但余岩有先行之利。如果自己追得太紧,余岩舍了步军,骑兵快进,可能会赶到慕容农的前面,那样就不能前后夹击了。

    刘裕想了一会儿,令精骑随步军继续前进,派出循环流星探马,追寻余岩的踪迹和打探慕容农的所在,并传信给慕容农,寻找有利地段伏击余岩。自己可以从后边夹击之。

    得到刘裕的消息,慕容农脸上露出了笑容。

    为什么慕容农会笑呢?这个笑,不简单。这是一种认可。

    慕容农从跟谢瑍的谈话中知道,谢瑍一直在强调团队意识,强调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这需要的不仅仅是综合计划安排,还需要每个环节都要密切配合,不仅如此,还需要各环节因时因地地根据实际情况,在不改变大方向的情况下,做最佳的调整。

    刘裕的信,说明了刘裕根据余岩逃走的这种变化,做出了调整,而且是以慕容农为主攻的调整计划,那就是把主要的功劳让给了他。这显然是刘裕不计个人得失,以大局为重的安排。这让慕容农认可了这个比他小十多岁的主将,同时也开始相信谢瑍的天下为公思想。

    刘裕当然不知道,他的这么一封信,让慕容农想这么多。其实不是刘裕高尚,也不是刘裕不想抢功,实在是天时地利都不在自己一方。别的不说,这东北的地理情况,还有谁能比慕容家的人更明白?这是人家的大本营。

    所谓投桃报李,既然刘裕这么给面子,慕容农也相当配合。立即给刘裕回信,详细分析一路的情形。如果余岩部渡过濡水北上,第一个伏击的位置为今都山东和平顶山西南两山之间,但恐怕赶不上了;第二个位置是今努鲁儿虎山东南与平顶山西北之间,这个可能赶得上;最后可以在龙城西南的大凌河与老虎山河交汇之处,筑坝蓄水……还附上了地理图形。

    刘裕收到信后看罢,心里一阵发寒,这个慕容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打起仗来却是心狠手辣,慕容家的人真不含糊啊。

    半日后,刘裕的探马来报,余岩部越过濡水,向北沿青龙河方向北上。长城北侧山峦起伏,非常难行,两日只走了不足百里。

    “慕容将军现在何处?”刘裕问道。

    “启禀将军,慕容将军的精骑五千人,已经渡过濡水,自都山西侧进山中峡谷,看他的意思是想在虎山和平顶山之间伏击余岩。”这个探马高声道:“这山中情形,慕容将军很清楚,不然怕是无法赶到敌军之前到达。”

    “这段山路有多远,需要多久穿过?”刘裕问道?

    “启禀将军,大约200多里。”探马回道:“慕容将军说,如果顺利,三个时辰就够了,如果不顺就要连夜赶路。”

    “那就是说,现在他们已经穿过大半了。”刘裕自言自语道,说完他对探马道:“速去再探再报!”

    “诺!!”探马应声而去。

    “中军官!”刘裕喊道。

    “到!”

    “传我军令,开始急行军!”刘裕命令道!

    “诺!”中军官高声应道。

    “将军有令,全军急行军!”中军官的声音传出去老远。就听得一声接一声的响起:“将军有令,全军急行军!”

    谢瑍训练的时候,要求是全副武装的士兵,急行军每个小时至少十公里,包括丘陵地段。这一段正好进入丘陵,准备越过长城了。这样的地段,对久经训练的谢瑍军来说,算不了什么。虽然有些气喘吁吁,但绝对没有掉队的兵丁,这让刘裕很是满意。

    过了长城,探马就来报,距离余岩的部队,还有60里。

    刘裕命令,步兵继续跟进,直到与对方的距离为30里后,不再接近。斥候小队严密监视敌情,并严防敌方斥候,保证我军的行踪不为敌人发现,以免造成意外。

    骑兵暂住休息,喂马,一个时辰后,与步军会合。一个时辰,谢瑍的步军大概能走三十里,余岩的部队同样路况最多走二十里,三十里路,两三个时辰就可以赶出来。

    就算刘裕再怎么防备,余岩的探马还是发现了晋军。看到晋军离自己的部队只有几十里地,探马顾不得想什么,赶紧返回将晋军追来的消息报给余岩。余岩听罢,心中着急,一面催促加快行军速度,一面冥思苦想退敌之策。晋军势大,又是精锐,他纠结的这些乌合之众,哪里是对手?就在他百思不得之时,抬头看到前面巍峨高耸的两座大山以后,余岩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叫来他的弟弟余梁,耳语一番。余梁听完,面露喜色,带着精骑飞奔而去。【未完待续】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