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康乐天下 >第一百零四章 忆古今酒泉说福禄,进南山石窟有洞天(3)
    ”con808631”>

    晋书的记载应该可信,上面主要说的就是宋纤在此地静读育人之事,包括东晋成帝咸康年间(公元335--324),酒泉太守马岌曾亲备礼仪,到山前造访,但宋纤距而不见。马岌无奈,乃于石壁题诗慨叹而归;直到张祚逼迫,不得已入姑臧,不久即上疏,绝食而死。由此可见,前凉张骏时期,嘉峪山已开始凿窟留居,莘莘学子,拳拳之心,纷纷前来住山受教学业。既为居所,自然力求清净自然之味,安然幽美之境。山水风景为胜,自不待言。

    后世学者们认为,嘉峪山石窟群始建于北凉时401—433)。后经历代增扩,方有如今之规模。现存元代泰定三年(1326)所建《重修文殊寺碑》记:“所观文殊圣寺古迹,建立已经八百年矣”。从公元1326年上溯八百年,为公元526年,时在北魏孝明帝孝昌二年。可见元代此碑铭亦未见准确,按此地临近敦煌,应与敦煌莫高窟相近方是正理。因为在此以前,酒泉属十六国前凉,后归吕光,再后来是北凉段业建都张掖,后西凉李嵩建都酒泉,接着又为北凉沮渠蒙逊的属地。北魏灭北凉后,酒泉即隶属北魏版图。所有以上这些朝代,都是佛教盛行时期,嘉峪山比邻酒泉、敦煌,凿窟建寺也属正常。唯一要说的,就是马岌奏请张骏修建的是西王母祠,而不是佛寺。可见此时,道教还是主流,佛教尚在幼生期。而从马岌谏修西王母祠来看,此处地开发绝非北魏之时,应该是在前凉就开始了。

    丙申壬寅(七月初二),晴。

    辰初,谢瑍留鸠摩罗什大师于酒泉暂住,自己带着姜孝、张虎、弓蚝、毛秋晴以及马掌柜,一行六人人出了福禄城。沿着进山的道路向西南而去。

    有马掌柜这个向导,一路无话,风景无言,来到嘉峪山东口。

    进了山口,众人下了马,向西南行。两侧山峰夹道,马蹄声得得作响,山谷中更加幽静。愈前行,谷峪渐渐开阔。但见山石嶙峋,碧树清溪,山藤挂壁,野花若燃。进谷约里许,就见路右侧的山麓,有沟赫然。此为东沟,也叫红庙沟,俗称前山。峪沟两侧,有洞窟,茅房,木屋,皆依地势。继续前行,约三里许,又见一沟,此为西沟,亦称为后山。

    去过文殊山的看官自然知道,东沟有佛寺、道观二十余院(座);后山(沟内又有南、北、中三岔,中间一岔最长)规模更大,有庵、观、寺院五十余院(座)。宫、观、庵多为道教所建立,寺与庙多为佛教所奉祀。由于宋代,倡导儒、释、道三教合一,所以信奉者不论道教的神、仙、天尊,还是佛教的佛祖、菩萨,都视为神灵,一概敬奉。嘉峪山的石窟寺庙等古建筑群共有七十个余院。一百三十八座,合四百余间,占地(山崖)约长2公里。可惜大都遭受了破坏,幸存者十不有一。《甘肃石窟研究》(作者不详)一文中,曾有过详细的说明,在此就不赘述了。

    马掌柜没有停步,拐进后沟。

    沟内的山谷,变狭而曲折。向内山走了里许,有一向西岔路,继续前行百米,又是一个岔口,此岔口较大,这就是中岔口。马掌柜回头看看谢瑍,点点头才拐了进去。

    岔口内虽曲折难行,所幸尚宽,并不比西沟窄多少。两侧俱是岩崖峭壁,路面倒是整修过的样子,较为平坦。曲里拐弯的转了三四个弯,向西北逶迤而行,大约走了约二里地的样子,马掌柜才停下脚步。其实就算他不停下,众人已经看到,右侧一座坐北朝南的观祠就在前面转弯之处赫然而立。

    谢瑍一路上一直注意着四下的地势风光,景色如何倒在其次,他发现在谷内右侧,不但有石窟,还有几处木屋。特别是两沟之间临沟之处,借着地势和天然穴罅,凿成了数处石窟。南面有几处木屋,应该是夏日居住的。这大概就是宋纤他们在此居住时留下的遗迹了。可惜“古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石窟屋。这都是战乱造的孽啊。

    还好,还没有什么后世的那么多佛寺,偌大的谷内和后世大相径庭,仅有几座道观,然后是住所了。看来是宋纤在此教书育人几十年找人修造的。

    眼前这座西王母祠,其实并不大。以左侧拐弯处为西墙边缘,向东约有十一二米。大门高度倒有三四米的样子,匾额上书;昆仑瑶池。基部与弯平齐,约有六米厚,高度约三米。拾级而上,进了大门,竟豁然开朗。原来,马太守不惜人力,竟然于高起的基座上,在沟壁之上,向两侧各开数米,正面开凿的深度竟比基部还大。顶高三丈有余,四面雕梁画栋,顶部竟是彩云笔画。正中的西王母,可不是马太守说的那样,虎身豹尾,人面虎齿,而是雍容大方的华贵仙女形象。但见西王母云鬓高耸,博带飘扬,面带微笑;右手曲臂抬于腹前,左手抬起在前,略高于右手,目光向下俯视谒见之人。

    谢瑍看看左右两侧,再细看王母雕像,点点头,果然大气非凡。这个马太守真不简单。可惜,这里太偏僻荒凉,没有看祠的主持,没有香客,更没有信众。

    几个人进了大殿之内,虽然是白天,但殿内并无火烛,显得幽暗静谧。谢瑍给姜孝使个眼色,姜孝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数支蜡烛,和张虎点起,放在两侧的烛台之上。殿内顿时明亮起来,谢瑍这才看看身边的马掌柜。

    “大将军,我就是在那里,西王母的右手部位拿到的东西。”

    谢瑍点点头,进来时就已经注意到西王母腹前的右手了。

    “大公子,我上去看看。”姜孝抱拳道。

    “嗯,小心些,看看里面还有什么机关没有。”谢瑍道。

    “诺!”姜孝答应着,一个纵身,跳上雕像。

    很快,姜孝就打开了腹部机关。腹内很黑,看不清东西。姜孝伸手四下摸索着,可惜什么也没摸到。谢瑍取过一支蜡烛,递给姜孝。

    姜孝点燃蜡烛,伸进腹内,仔细检查了一会儿,这才跳下来,对谢瑍说:“大公子,里面什么也没有,没什么机关。”谢瑍点点头,心道,这么容易找到就不对了。这恐怕是一个障眼法,用来保证真正藏宝地的安全的。

    “大家分头寻找,看哪里有可疑的物什没有。”谢瑍吩咐道。

    “诺!”众人应声答道,各自寻找不提。

    谢瑍回想着那说明,这个莲台应该是可以转动的,现在却无法转动,无非两个原因。一个是机关坏了;一个是方法不对。张氏灭国不过十年,时间尚短,机关坏的可能性很小。那就是方法不对,可是白纸黑字写的很清楚。

    谢瑍再次回想马掌柜的话,突然明白了什么。必是马力还有秘诀未曾来得及相告,就溘然而逝了。可惜人死不能复生,只能靠自己了。

    “马掌柜,你过来一下。”谢瑍想知道马力说了两个什么字。

    “大将军,有何吩咐?”马掌柜赶紧跑过了过来。

    一帮人在一百几十个平米的大殿内找了半天,什么都没找到。听到谢瑍喊马掌柜,都凑了过来。

    “马掌柜,令兄临死前,跟你说了两个什么字?”谢瑍问道。

    “当时他伤太重,口齿不清了。我听不太清,好像是‘上香’什么的。”马掌柜道。

    “上香?”谢瑍自言自语着,看看西王母前香炉。

    姜孝和弓蚝他们赶紧找来香烛,要点上。谢瑍摆摆手,再次看着这个雍容华贵的西王母。西王母目光向下,微笑着,谢瑍动了一下自己的位置,发现雕像的目光,看的是王母自己的竖起的左手,而不是下面的上香之人。

    这个左手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谢瑍仔细观察着这只手,五指自然张开,指尖向上。掌心略凹,斜向右前方,也就是西南方向。可西南方向,除了墙,根本没有别的什么。难道机关在墙上?

    敲敲看。

    谢瑍走到西南角的墙边,敲着墙壁。来回好几次,都没有任何异常。看来猜测有误。掌心不对,那指尖呢?谢瑍抬起头向上看去,窟顶上藏不下什么机关,就算是有,还非要自己这样武功高手才可以上去查看,不然的话,只能借用器械之力了。指尖所示也不对,那上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众人没想到,目的地到了,却找不到宝藏。

    这正是:按图索骥登山易,照本宣科解密难。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