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不朽基因 >第970章 四三七:你去天项大学吧
    事实上也是如此,喜欢夕月辉的人多了去了,这么说吧,这些人就算立场各异,也不见得会愿意和夕月辉为敌,这种状态才是让老先生们担忧的地方。

    相比天项大学这边,明光大学这里还有些压抑,知道的学识越多,越是听这些教授们讲课,就越是压抑,似乎很难找到什么办法,

    在阳明先生登台讲课之后,大家都是深受触动,深刻感觉到了自己的劣势。

    阳明先生所讲述的新学内容的确是在新儒学之上更进一步,其中的一个核心观点便是认为学者需要格物致知。

    可什么是格物致知呢,这个观点可就太大了,大家各有各的解释,而阳明先生的格物致知也是从五州的实际情况来出发的。

    阳明先生说儒门的观点其实是在随着世界的变化制度的变化而不停改变的,这一点其实是非常正确,因为孔子的思想是在春秋时期提出来的,就必不可少的打上春秋时期的烙印,因此后世的儒学其实是一直在完善和提出新的体系思想,将其放进儒学这个框架之中,导致儒学其实乱七八糟的,什么思想都用,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什么都往这个框架里装。

    阳明先生也承认自己的思想,其实就是在五州的制度下产生的产物,因为他的理论学说的核心观点便是认为,一切思想都是要为相关制度而服务的,否则就只能够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等待日后由后人翻阅,看看能不能给后人启发。

    只有那些符合制度的思想文化,才能够顺应这个时代来生存下去,才是在这个时代之中有价值的存在,才值得被大家研究。

    这种观点比较偏激,但又不得不承认他是对的,因为如果你不符合当下的制度思想,那就只能是在思想下来诞生制度,理论上来说两者本身是互相影响的,可问题是五州又太过强势了,根本就没有用思想来影响制度的资格。

    周枍堂制定了法理,一切思想只有符合五州的框架才能够生存下去,所以阳明先生这么说也没问题,不符合五州思想的存在,哪怕五州不可以去打压,也一样会显得非常难以生存,不被人所认可,起码在五州的统治时期是很难逆袭上位的。

    你要研究也不是不行,但肯定没有直接在五州的思想框架里做研究方便,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阳明先生的格物致知自然也就有相当明显的五州特色,那便是追本溯源,研究物体的变化,研究它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得到新的知识,然后运用到自身之中,加入到自己的理论体系,再以此来改变世界,这是一套理论,而不是单纯的学术搞研究。

    尽管阳明先生还没有完善他,实际上在讲课之中依然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不少人都认为他是新儒门的领袖,阳明先生从来就没有说过自己不是入门出身,也不认为自己现在就不是一位儒门学者,而是他有了新的身份,学习新的知识,不再于儒者自居。

    但很多人依然将其视为领袖,就算不是儒门领袖,也是一派学说思想的领袖,这是无法否认的,思想没有特殊之处,哪里能够坐上花城大学校长的位置?

    他这一套理论学说,哪怕没有完善,也得到许多人认可的重要原因便是格物致知太实用了,也是一个极大的框架,可以包容一切。

    阳明先生举例说,我们所在的世界是圆的,而不是书里所的天圆地方,古书是错误的,那么怎么证明这一点呢,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这一点?这就是格物致知。

    而那么多的证据都证明着天圆地方是错误的,其实我们生活在一个圆球之上,那么我们得到了什么样的新知识,这些知识又怎么纳入我们的思想学说之中呢?这就是阳明先生的格物致知,它太实用,也太让人无话可说,无法反驳了。

    如此一来,明光大学这边也深刻的感受到自己的劣势,因为景唐的制度是十分复杂,很难去有大变革,就算有了新思想,想要推行都会十分困难,人也实在太多了,各方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很难将其中合到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

    别的不多说,光是明光大学之中大大小小的派系势力,往少了说都有百来号,九大学宫之外还有各大山头,以至于他们在讲学都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已经在考虑一个问题了,那就是究竟有没有必要把所有人都给强行综合到一起,形成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呢?

    这一点儒门学宫的宫主们其实也跟阳明先生在私下里讨论过,阳明先生给出来的意见让他们沉默了很久,因为他们完全可以成立三所、四所,甚至更多的大学,大家各教各的,志同道合愿意走到一起的就放到一个新的大学里。

    你们搞政治的,那就去搞政治性的大学,搞技术的那就做一个技术大学,找志同道合的人去建立新的大学来避免内耗,然后再建立一个官方机构,像教育部这样的机构来进行资源分配即可,能避免许多问题。

    当然这么做还是会有许多问题,什么你有的我没有,你拿的资源比较多,我的资源比较少,什么你的知识体系比较多,分开之后没有一个完整体系,招生、资源、师资、力量等等许多问题都需要解决,还都很难绕过去,真要扯皮起来也得很久。

    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志同道合的人走到一起能够有效的避免内耗,体系也没有那么庞大,避免机构运转起来太过臃肿,执行一项命令都得大半天。

    不过这个事情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做的,还得跟官方那边进行沟通才行,光是选址都是一桩麻烦,大家分别建立几所大学的话,几所大学的确是会有竞争,可以知道哪家比较强势没错,但又怎么保证大家不恶性竞争呢?

    不在一所大学受到的限制可就没有那么多了,难免还是会有派系争斗,这些都是需要去考虑的问题,花城大学可以把所有人都给综合起来,成立综合性的大学,不代表他们也可以做到这一点。

    这就是制度下的隐患了,反而是北魏那边情况比较好,如为北魏皇室的控制力还是相当不错的,那边的学者也能够更好地做到求同存异,内部没有那么多倾轧,实际情况会比他们这里好得多。

    大家也都不是傻子,自然能够感受到里面的问题,而且连官方都知道了这一点,陆开泰就和林修有一场对话,林雪其实话语权是不小的。

    一方面她身为陆党的公开继承人,将会继承陆开泰的官方势力,得到名义上的认可,这就是一个不小的优势,让大家无法忽略她的声音。

    一方面她也是教育体系的提出者,告诉大家必须要重视这个问题,而且也是她提出来可以让学者们把五州那边的教授们邀请过来进行讲学的。

    官方的人又不是傻子,他们自然也有派人过来听教授们的讲课内容,再将这些学识内容进行汇总,哪怕是官方内部的人不看好这件事的人,到现在也不得不承认这些教授们的学识的确是非常有价值的,再无知的官员也会承认这一点。

    这些学识哪怕只是记录在纸上,都能够让人看得心神澎湃,让他们觉得自己付出的代价和收获比起来,那简直就是不值一提,而林雪作为发起人自然也更能得到认可,无形中就在增加她的话语权,增加的威望和资历。

    “现在的情况你也知道了,我还能再撑一段时间,天子让位之后,我再撑半年,再给你争取半年的时间,你去天项大学吧,尽你所能去学习,去推动,我会再跟北魏那边进行沟通的。”

    陆开泰这段时间就是在强撑,在用药物来续命,本来他是想着天子让位之后再撑一两个月,利用这一两月的时间来交接,然后就可以退休等死了。

    可现在情况不允许,他们已经发现了,尽管有了刘宫主的支持,他们能够建立大学,并且邀请五州教授们过来讲学这件事已经再一次证明了建立大学的必要性,可景唐内部的掣肘还是太多了,太多太多了......这是制度上的问题。

    而林雪呢,她很激进,因为她对五州有着外人超乎想像的理解,她很清楚不是大改革,翻天覆地的那种,根本就没有对抗五州的可能,可问题是这种激进也不是外人所能够理解的。

    尽管事实已经告诉他们,景唐要大改,可景唐的制度就已经限制了大改的速度,边说现在,他们已经在讨论要分别建立及所大学了,但说实话,没几个月根本不可能,暂时就只有一所明光大学,而且就算分别建立大学也会受到许多限制。

    天项大学就不同了,只要说服北魏皇室,官方就不是问题,林雪可以肆意地进行改革,而不像留在景唐,哪怕她说服了官方,说服了皇室,景唐这制度本身就已经限制了她在改革,所以陆开泰才有了让她去天项大学的想法,自己再撑一段时间。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