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战国风云人物之名将篇 >田单篇(4)
    离齐奔赵

    公元前279年,这一年对齐国而言,是值得纪念的一年。

    这一年,齐国驱逐燕国,收复疆土,复兴家园。而,这位复国大英雄,正是田单。谁能想到,五年以前,田单不过是临淄市掾,小人物罢了。五年以后,田单会成为举国皆知,人人称颂的复国大英雄。

    从田单的奋斗史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因此,在改变命运之前,你要对生活充满热情,悄悄发光,积累力量。谁又知道,明天醒来,又是怎样的天地。

    田单驱逐燕国,光复齐国,人人称颂,威望达到极盛。面对如此大功,田单面临新的选择:做人臣,还是做主君。

    当时,齐国百姓是什么反应呢?

    《战国策.齐策》为我们留下了一句话:齐以破燕,田单之立疑,齐国之众,皆以田单为自立也。

    这句话,给我们透露出了一个信息:齐国之众,皆认为田单会自立。

    田单驱逐燕军,恢复齐国,树立了很高的威望,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哪怕,田单自立为王,也是顺理成章。毕竟,齐闵王昏聩之举,为齐国带来了大难。齐襄王在莒,也没有多大的贡献。田单自立,也没人拿他有办法。

    那么,田单的想法是什么呢?

    史料给了我们的答案:做人臣。

    田单干了一件事:去莒城,迎接齐襄王。

    那么,齐襄王会有什么反应?

    田单的声望,远高于他。田单是真想拥立他,还是想借机取代他。或者,田单想要架空齐襄王的权力,挟天子以令诸侯,让其做一名傀儡之君。等到时机成熟,顺势取代他。

    对于,齐襄王的出生,史料没有明确的记载。此时,齐襄王年纪有多大,也无法得知。但,我们根据残存的史料,还是能够推断出一个大概。

    齐闵王(公元前323年出生---公元前284年去世)死的时候,差不多四十岁。齐王建(齐国亡国之君)出生的时间是公元前280年。那么,齐襄王出生的时间,应该在公元前304年---公元前300年之间。

    也就是说,齐襄王继位(公元前283年)之时,差不多刚立冠,绝不会超过二十五岁。如果他的年纪太大,做家奴的时候,岂会被君太后相中。

    及至复国(公元前279年),齐襄王的年纪,不到三十岁。

    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君王,见证了齐国辉煌的时代,也目睹了齐国艰难的时刻。面对复国,他的心态是怎样的。

    喜悦是有的,同时,又多了一点害怕。

    他怕的人,不是别人,正是田单。田单迎立他,出于什么目的,齐襄王拿捏不准。

    因此,齐襄王(公元前279年---公元前265年)最后十五年的光景,主要干的事情:打压、削弱田单的影响力。

    所以,因为这些事,齐襄王又留下了不好的名声:打压功臣、嫉贤妒能、心胸狭隘、没有君王气量。

    那么,齐襄王真的是这样的人吗?

    答案:不好说。

    毕竟,齐襄王对田单的那些事,的确展现出了不好的名声。但,在国破家亡,他站出来说自己是齐闵王的儿子,凝聚莒城将士守城之心,这份胸襟和胆识也让人竖起大拇指。

    最主要的是他能够驾驭比他厉害的人,独断朝纲,这也是很厉害。

    总之,田单在齐国君臣百姓质疑声中,做出了一个决定:迎立齐襄王归临淄。

    齐襄王也在质疑声中,回到了临淄,并做出了一个决定:封君拜相(立田单为齐相,封为安平君)。

    这对君臣,看似和睦,君仁臣恭。实则,这只不过是表面现象。也可以说,田单想要齐襄王替他树立一个社稷之臣的良好形象。齐襄王想要田单,替他匡扶社稷,守住江山。

    这对君臣,在复国后,各取所需。

    接下来就是齐国的好日子来了:

    燕国一战回到解放前,不敢找齐国的麻烦;韩魏孱弱,也不会生事;秦国和楚国开战,打得不亦乐乎;齐国要应对的只有赵国。

    公元前274年、公元前271年,齐赵两国有交战。齐国败,丢了几座城。

    紧接着,赵国和秦国又展开大战:阏与之战。

    齐国迎来了,真正的和平。齐襄王坐稳了王位,再加上对外无战事,对内安稳。剩下来的就只有一件事:内斗。

    尤其是齐襄王和田单之间的权力角逐,越演越烈。其中,有两个故事,说明了齐襄王复杂的情感:尊敬田单,又害怕田单。

    第一个故事:贯珠人。

    这个故事的内容是什么呢?

    《战国策》记载:过菑水,有老人涉菑而寒,出不能行,坐于沙中。田单见其寒,欲使后车分衣,无可以分者,单解裘而衣之。

    田单分衣、解裘的举动是可怜老人,出于善举也好;是包藏祸心,收买人心也罢。但,田单的这个举动,在齐襄王眼中又是什么想法呢?

    答案:尽早除之,以绝后患。

    齐襄王说了一句话:田单之施,将欲以取我国乎?不早图,恐后之。

    齐襄王说这句话的时候,被一个人听见了。这个人就是贯珠人。

    贯珠人听到了这样的话,等待他的选择也不多:要么,顺从齐襄王之意,撺掇杀了田单;要么,反对齐襄王之意,为田单说好话;要么,不发表意见,保持沉默;或者,贯珠人选择自杀、被杀,埋藏这个秘密。

    这个时候,体现出了一个道理:论读书、会说话的重要性。

    贯珠人明白一件事:齐襄王忌恨田单,欲杀之。

    同时,贯珠人也明白一件事:田单是齐国柱石,不能杀。

    齐襄王做了这件事,会有什么后果:加剧齐国局势动荡。

    无论齐襄王说这句话是出于气愤,或者是真的对田单有很深的意见。贯珠人要保住自己的小命,就要说出得体的话:既要缝合齐襄王的心意,又要解决齐襄王的问题。

    贯珠人说了这段话:王不如因以为己善。王嘉单之善,下令曰:‘寡人忧民之饥也,单收而食之;寡人忧民之寒也,单解裘而衣之;寡人忧劳百姓,而单亦忧之,称寡人之意。’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善单之善,亦王之善已。

    简单说,贯珠人话中的意思:是叫齐襄王抢夺田单的功劳。

    正是因为,这句话,不仅保住了小命,还解决了齐襄王的问题,也弥补了齐襄王和田单君臣之间的间隙。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