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贪吃小悍妃 >第二百六十二章 噩耗传来
    但左相与肃王最开始的联系,却是在这最久之前。确切的说,真正与肃王有牵扯的是锦元王,而且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追溯到燕国攻打大周那时,锦元王与肃王的交易是锦元王提供一切助力,帮肃王攻入大周,而后扶锦元王登上帝位,大周割西南十州给燕国。

    但谁知出了个温亦辉,硬是抗住了燕国大军的进攻,而且,锦元王给他制造的粮饷不足、家族施压等困境都没能打败他,反而让西南军越战越勇,成为了大周最精锐的军队,最后更是打败了燕军。

    温亦辉的存在成了锦元王心头的一根刺,于是他又通过左相,策划了温亦辉得胜返京后的种种陷害。无奈,永德帝对温亦辉这个表弟一直很好,完全信任,这就让他的几次计谋都难以得手,且温亦辉还有一个好女儿,可说是他最大的帮手,在她助力下,温亦辉家中平静、朝中混得风生水起,声望一日高过一日,反而让他陷入了被动。

    于是在肃王第一次进京之时,锦元王就牵线让肃王找到了左相,促成了他们的第一次合作,虽说这次的合作结果十分糟糕,但也让肃王抓住了左相的把柄,以至于上了肃王的贼船再也下不来了。

    而这次围困京城,左相之所以如此决绝,可说是拼死一搏,原因除了锦元王的逼迫,还有肃王的威胁,让他不得不动,即使明知成功的机率不大,都得去搏这一线生机。

    这让温婉儿觉得不对劲了,闻人天宇为何一定要逼迫左相去送死呢,这对他有什么好处?大周内乱,所有人都在猜测边境会否真正开战,但这两个月来没有收到任何消息,这太不寻常了,而是左相起兵围攻京城之事是闻人天宇的手笔,他不应会做无用功,但又实在难以想到他要做什么。

    不过他想做什么应该都未能如愿吧,几路驻军已经回返驻地,朝中已安稳下来,虽然这一战大周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但也让永德帝趁机拔出了余、刘、王、李家这四颗毒瘤,也不能说全无好处。不,不对,驻军,左相调来的四路驻军都是驻扎在北方靠近边关的四处州郡,这会造成北方的兵力空虚,若是梁国有办法突破边军的防守而进入大周境内,那至少可连下四州而无人阻止。

    温婉儿急得一下子站了起来,把正在审讯的韩书与东方青云吓了一跳,温婉儿让其余人都退了出去,这才把自己刚刚所想了说了一遍,也把东方青云与韩尚书吓得不轻。

    韩尚书还抱着些侥幸心理说道:“县主是不是想多了,北边并未传来什么消息或是战报,应该无事无生吧。”

    东方青云反驳道:“也可能是北方有人封锁了消息。当时四路驻军南来京城,一路也没有州府上报驻军异动,还是我们偶然间得知的。北方的官员应是出了问题。”

    温婉儿道:“现在是真是假都不能和靠猜测,我们现在就进宫,讨封圣旨由我带兵换防镇北侯,一路看看什么情形。”

    东方青云也道此法可行,不过换防不能让温婉儿来,应是由他来。两人还在争执,韩尚书急道:“不要争了,打探消息才是紧要。”

    温婉儿拍了下额头骂自己糊涂,拉着东方青云就进了宫,然后阿大连夜离开了京城,第二日,早朝上永德帝说体恤镇北侯年纪较大,常驻边关十分辛苦,由瑞靖王带兵换防镇北侯,让镇北侯可以回京歇息一阵。

    大臣们不明皇上这是何意,是想夺镇北侯的兵权吗?这个时候换防是不是不妥当?但永德帝十分坚持,大臣们反对也是无效,反而让永德帝下令让瑞靖王立即启程。

    东方青云没有带直驻扎在城外的西南南,那是西南王留下保卫京城的。他带了虎符直接沿途抽调十万大军去往北方边境。温婉儿被留了下来,原因一是因为她是个女人,不到万不得已,自是不能让她上战场,瑞靖王接任镇北候可比一个县主接任更合适吧。另一个就是京城还要有人能留下坐镇。若是真的开战,粮草物资就是大问题了,这些事温婉儿做起来才更顺手啊。

    对此温婉儿只能翻了个白眼,用她的时候不说她是女子了,现在才说她带兵不合适,早干什么去了。至于粮草物资,永德帝也好意思说,朝廷的户部、兵部、工部都是做什么的,哪还用得着她动手。不过不能去就不去吧,皇上说是换防,但实际一是探听消息,另一层意思也是给镇北军增加兵力,若是无事发生,也就是把兵送到了就转身回来了,镇北侯把北方防线守得好好的,永德帝才没打算换人呢。

    温婉儿把接下来的时间都用来陪着韩尚书审案子了,不是她多事主动去做,而是韩尚书也非常喜欢温婉儿思路清晰且想法独特,只要她一出面,案子就审得十分顺畅,让他们刑部的结案速度快了不少,所以每次都主动派人来请。

    左相最终还是把自己的罪行都招供了一遍,且招供了库银的藏匿地点,用来换取了余家十岁以下孩童的性命。最终永德帝也没赶尽杀绝,余家的主要人员被斩杀,其它人等都送去了赎罪司服苦役,十岁以下的孩童都被送去乡下找人收养。

    至于那些燕国密探,温婉儿没有再去跟着审问了,而是带着人去把库银都启出来送回了国库。库银左相并未运走,也没傻到直接交给肃王,而是在临县买了个院子借装修运送土石的机会,把库银运进来埋在了地下。

    拿到了银子温婉儿决定和刘扬举谈谈。如今刘扬举已被正式任命为户部尚书,温婉儿觉得应该谈谈如何筹备军用物资的问题,刘扬举这人什么都好,把户部管理得也不错,但大家对他的评价是有些小气,用户部的银子太费劲了。

    刘扬举的反应倒是出乎了温婉儿的意料,他直言,如今户部账上不缺银子,不说寻回来的库银,就说查抄的那些管员,就让户部存银翻了两倍。但有银子不能乱用,大周还有不少百姓的生活很艰苦,而且接下来可能会有战事、天灾等,所以为了不时之需,银子是绝对要省的。

    但军备物资不用担心,省什么他都不会在这方面省,且他还会多备一些,只要大周的将士们守好边防,他绝对会保证不让将士们挨饿。

    最后,刘扬举说出了他的原则,用于守卫国士和百姓的钱他不会省,他只会省那些官员与皇室不正常的开销。

    温婉儿对刘扬举很满意,特意跑了宫中一趟把刘扬举的话对永德帝说了一遍,然后想想当日永德帝留她在京时说的,决定讨个旨旨,专门督查一下军备物资的准备情况。

    永德帝对刘扬举也是大家赞扬,前世这个人就很会打理钱财,温婉儿那么大的生意最后都是记挂在他的名下,且全权交由他打理的。今世他先一步把这个人要过来,也就是有了让他为国理财的想法,看来这个决定很正确。

    至于温婉儿提出的巡查军备的事,他当然乐于交给温婉儿去做。如今新上来了不少官员,有人帮忙督促一下可是好事。

    温婉儿也不是闲着没事找事做,而是她的直觉告诉她,确实有事要发生了,而战备十分重要,她现在能做的也是在战备上下功夫,她的巡查不是简单看一下数量够不够,而是想着怎么改进,怎么更高效。她把手下的能人都派了出去,沐大师与老付被派去了工部兵器坊,去找导怎么做更精良的武器,谷药王则是拿出自己珍藏的药方,和一群太医研究改良金疮药,止血药,怎么把药治成蜜丸即保住药效,又能省去煎药的时间与损耗。

    西南王府一下子空了一半,这让宁氏也有了一丝感触,在看到温婉珍竟在缝制军衣后,宁氏也拿起了针线,她才是军人的妻子,做这些事难道还能输给自己的女儿,甚至还下命让府中的女子没事就做军衣,做好可以增加月钱,倒是让西南王府的人都忙得不亦说乎。

    只是还不等温婉儿把所有军备都巡视完,噩耗已然传回了京城,阿大禀报,他行至曲州之时,已见到不少难民往南方逃难,但曲州知府却把城门紧闭,不准任何人进出,至使大批难民滞留曲州,而与之相邻的湖州与泸州也都如此,相当于三州连线把一切消息都阻挡了下来。

    阿大向又穿过曲州向北方边境赶了两日路,在魏州发现了梁军,听说魏州战火已然有二十来日了,且梁国密探已在附近随处可见,阿大未敢再继续深入,于是跑回来送信。他在路上已见过瑞靖王,瑞靖王已加快带兵赶了过去,从脚程上算,此时瑞靖王应该已带兵到达曲州城外。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