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脊梁 >第068章:墨武
    回到书房,将郑墨给他的盒子打开,一枚云朵型的令牌露了出来。令牌倒不如木盒那么神秘,轻飘飘的入手一点重量的感觉也没有,放在鼻尖闻了闻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很是提神,把玩了片刻,便将令牌放进了凹槽,吻合之后,用力一按。

    木盒再次弹开,暗格里装着八本书籍,最上面的一本赫然写着墨经两个篆字第二本则是墨史,另外六本是墨技墨工墨攻墨医墨法墨武

    “郑爷爷竟是传说中的墨家钜子这么说,瑶池的师父也是墨家子弟了。”罗通着实让这个信息震撼了一把。

    “郑爷爷武技出神入化,他的武技都记载在这几本书里莫非真有内功不成”当初郑墨露了一手轻功、点穴,将他制得动弹不得,那神妙的手法可是记忆尤新啊

    罗通热血沸腾的逐一翻看,终于在墨武的“心经篇”找到了。

    “气有清浊,清升浊降,道一法众清者为天,浊者为地,天地交泰,人神合一”“心经篇”是练气秘诀,篇幅不多,三千字左右,却语语珠玑、字字金玉

    罗通虽然想练,却不敢盲目的练习:外功招式偶然练错了,不过是损伤经络气血的小问题,以药物慢慢恢复即可;但是内功根基上出了差错,绝对不是吃些药物就能够纠正过来,练错了会死人的君不见武侠中轻则残疾、重则毙命的“走火入魔”

    只是内功的出现着实令罗通意外之极。

    实则内功练气一道,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上古的诸子百家时代。传至秦汉之时,道家、阴阳家、兵家、医家、方士、鬼谷子等等传承,均有涉及一些养气、服气、练气、呼吸、吐纳之术,只不过有深有浅,有粗有细罢了,其时各家各派所练之气虽然有所不同,但到底未能彻底定型,也很少有完善的功法。

    其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诸子百家的练气士大多汇入道家,少数归入医家、兵家,剩下的蛰伏山野,难脱湮灭。道家练气之法因而大盛,又痴迷于追寻长生修仙,其间无数功法被总结、完善出来,流传于世。

    直到三国时期,大量运用练气之法提升气血力量、增强武力的方式才开始在习武之人中大肆扩散开来,但是,那时的修炼之法基本都是由外而内,先练外功,强壮筋骨气血,同时配合简单的呼吸吐纳,渐渐练出内劲,再根据内功心法引导精元真气,培植内劲,而出招之时,也是用得沙场招数,类似外家功法,拳拳到肉,或尽量选择长兵器马上作战,极少有使用什么剑气、掌风、指风之类的轻巧招数。之后又经数百年发展,沙场武功与江湖武学渐渐分道扬镳,各成体系,但仍旧藕断丝连,相互影响。

    武功无非两个作用,强身健体和打人杀人。所以,从古到今,往往创造武功之人,多为道家练气士、佛门高僧以及沙场兵将、盗贼劫匪。而且,前两者学识渊博、心境高深,多会创造精微奥妙的内功,后两者刀头舔血、厮杀不断,多会创造简单狠辣的外功招式。

    罗通不知道,他本人其实也一直是内外兼修,且不说从小就辅以药物修练的吐纳术,他从后世带来的太极心法也是内功心法,太极拳和形意拳、八卦掌并列为内家拳的三大派系之一,若没有心法辅助,他的太极拳比老太太强身健体用的太极拳没多大的区别,如果是单纯的有形无神的养生拳,他又怎么可能与郑墨斗了那么久

    “墨武心经”之后是“阴阳策”阴阳策是双修功,一听名字就知道该如何修炼的功法。

    阴阳策图文并茂,整篇功法,画满了身无寸缕的绝色美女,而且是以极为鲜艳的色彩绘就。

    这些美女或坐或卧,粉臂雪股,莹莹生光,不但体态姿势,各尽其妙,画得生动无比,而且眉梢眼角,隐含春意,面目之间,更满含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