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夏十三太保 >第387章 如火如荼
    第二日!

    王猛同其余四位内阁大臣于早朝之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医部,城建司以及修路等一应事宜一一向李忠陈奏。

    李忠见满朝文武对内阁的提议并未提出任何的异议,于是他大手一挥全部准奏,并命李孝诚全权负责与医部等事有关的一应事宜,而他自己则不出众人意料之外的,又做了一回甩手掌柜。

    李忠近来越发的惫懒成性,也许是因为有美人在侧,也许是因为上了年纪,总之,他做甩手掌柜的次数越发的多了起来。

    从前人们常说李孝诚乃当朝太子,可现在人们常说的却是,李孝诚已然成为了大夏国的摄政王了。

    因为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只要李孝诚想,他便可以随时随地且轻而易举的废掉李忠,从而自己登基称帝!

    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是,李孝诚竟迟迟没有要行动的意思,众人均觉自己的脑袋有些不够用了,倒不是说众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只因李孝诚留给众人的印象实在是太坏了。

    若说李忠与李思之间的父慈子孝是真情流露的话,那么李孝诚与李忠之间根本就演不出父慈子孝的戏码来,从李孝诚平日里的为人处事作风来看,他绝不是什么好东西!

    若非要给李孝诚与李忠之间的关系编一出戏曲的话,那“好爸爸与坏儿子”,倒是可以被当作该戏曲的曲名了。

    呵呵,其实这也不过只是一句调侃罢了,最多也就是文武百官们在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其实李孝诚最让人诟病的是他喜怒无常的脾性,以及他主动接纳异族这件事情!

    当然了,咱们也得替李孝诚说上一句公道话,其实他在大夏百官的眼中也还算是一个“好同志”,起码一个允文允武还是有的,重承守信也没毛病,不贪财不好色这更是没的说。

    虽然是古代,但李孝诚不好色的性子依然获得了不少的赞赏,从大姑娘小媳妇七大姑八大姨的角度来说,李孝诚是一个好男人。

    而从大夏官员们的角度来说,只要大夏传承有序就好,没人管你好不好色,你最好别好色,这样咱们还少一个竞争对手呢。

    事情进展的十分的顺利,对于这样一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提议,众人自然没有反对的道理。

    最终由李孝诚拍板,认命李时珍为医部尚书兼医学院首任院长,庞鹿为医部左侍郎,其余人员任免皆由内阁票拟一份名单,交由皇帝李忠过目之后再行定夺。

    李时珍只是在医部挂了一个名儿,而医部内的一应具体事宜皆由庞鹿与一众官员来管理。

    朝中大臣对于这样一份任命倒也还能接受,因为李时珍在大夏国内的名声极好且医术极高,神医之名可不是白叫的,大臣犯不着跟他过不去,毕竟大家都是吃五谷杂粮之人,保不齐会有个头疼脑热的,自己指不定哪天就有求着人家的时候,所以自己犯不着因为这点小事便得罪人家,更何况他李时珍只不过是在医部挂了一个名儿而已。

    由于新政并未影响到贵族阶层的根本利益,是以并未遭受到任何的阻力,大夏因此也迎来了一段高速发展的时期。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已至大夏文德三年五月。

    医部与城建司等部门已全面建成,而大夏百姓业已从中得到了诸多的实惠与便利,一系列新政的实施令李忠与李孝诚在大夏国内的声望更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大夏国内尽是一片欣欣向荣之景象,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农忙时百姓们以种田为主,而农闲之时百姓们则放下农具,扛起铁锹,大锤等一应工具,在官府公人的带领下离家,为大夏修路,虽然辛苦,但百姓对此却甘之如饴。

    一些外来旅客经常会从大夏国内的大街小巷,以及酒馆茶楼中看到这样的标语,诸如“勤劳方可致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等等。

    李孝诚在以此等方式来向大夏百姓传递一个信号:在大夏,只有付出辛勤劳动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好吃懒做无异于作茧自缚,大夏可没有余粮养懒汉。

    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洗脑手段!

    男人修路,而女人则织布,裁衣,纳鞋、总之一句话,想要过上富足的生活,你就得干活,否则你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吃香的喝辣的。

    男人修路每月可得三钱银子,而女人做女工时,每月也可得二钱银子,这是余钱,不赚白不赚。

    在百姓们想来,每日出工的时间并不长,且每月还可获得五个休沐日,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还有钱赚,何乐而不为。

    若是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的话,大夏百姓每月的工作强度其实并不算低,但有些事情就怕比,相比于其他几国来说,大夏国内简直就是犹如乐土一般的存在,要知道,秦汉魏唐等国的老百姓可还得服徭役呢,而与他们相比起来,大夏百姓则是在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换取应得的报酬,这便是差距。

    在大夏国内,不光百姓需要干活修路,就连大夏士兵也要扛着各式各样的工具来往于各个路段为大夏修路,与百姓不同的是,士兵修路时无钱可拿,用李孝诚的话来说就是,他们是大夏军人,为大夏百姓修路是他们应尽的义务。

    这话说的还是非常讲究的,咱们大夏国的将士们是在为百姓修路,大夏将士为了使百姓出行更加的方便而付出劳动,大夏军人为报答父老乡亲们的支持与厚爱而付出劳动,我们不要钱,我们甘之如饴。

    大夏将士对此倒也并未生出任何的怨念和不满,一来是他们不差这俩钱,大夏士兵的军饷待遇很高,其次是李孝诚平日里将他们洗的很明白,这里说的是洗脑!

    李孝诚时常会带领着众位内阁成员,以及诸位军机大臣扛着各式各样的工具,出城与百姓一齐辛勤劳作,他是专往人多的地方钻,就在百姓们的眼皮子底下干活,干的很卖力。

    说实话,李孝诚的做法多少有点作秀的嫌疑,但百姓还就吃这一套。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