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改变大时代 >第1章重回1992年
    1992年是共和国出现转折的一年,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

    一月份的南方谈话。

    二月份的经济体制改革。

    三月份中国棋院建院。

    四月份欧共体承认南斯拉夫波黑共和国独立,以及我国派谴部队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的行动。

    李国良看着眼前墙面上的日历,再看了看早就消失于脑海的老房子,忍不住吐槽道:这就重生了

    重生是每个丝喜闻乐见的事,可以弥补人生不如意以及遗憾,是个人都不会拒绝这种事。

    李国良确认自己重生后内心也很激动兴奋,但还是有那么一丝不满意,因为他现在才七岁。

    试问七岁的他,能在这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干什么

    等到他十八岁成年,黄花菜不就光剩下汤底了

    穿越重生确实是令人兴奋的事,致命的是穿越而来的年龄太小,这导致很多事以他现在幼小的身躯根本无法去做。

    如果说世界上什么事最残酷,李国良毫不犹豫的说:曾经有一大波赚钱的机会摆在我的面前,而我只能眼睁睁看着进入了别人的口袋,如果有可能得话

    “哥,你好些了”

    一个稚内略带颤声的童声打断了李国良没有意义的瞎想。

    某种遥远的记忆从脑海中涌现,李国良知道这个时候喊他的只有小妹李国萱,年纪比他小一岁,今年只有六岁。

    重生前李国良与小妹李国萱的关系弄的很僵,根本没有尽到一个做哥哥的本分。

    总结一句话,都是被钱闹的

    既然老天爷让他重生回到童年,上辈子的遗憾将不会再是遗憾。

    李国良在心中暗暗许下了某种庄重的誓言。

    “小萱,哥没事了。”李国良回神伸手捏了捏小妹圆嘟嘟的小脸笑着说道。

    “哼,臭哥哥都给你说了几次不要捏人家脸蛋。”李国萱嘟着小嘴,一脸不高兴的样子,但没有像往常那样闪躲。

    “小萱,帮哥倒杯水。”

    “嗯,好的。”

    6月15号。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这几天父母长辈们都在忙碌着麦收。

    92年的贝州小县城,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这年头麦收依旧是人海战术,一人一把镰刀,靠的全是人力,一场麦收下来没有半个月根本完不了事。

    对于当下共和国北方的农民来说,一年中最忙碌的两个阶段就是麦收和秋收。

    甚至学校在这个阶段也会放假,足见国家对粮食的重视程度。

    李国良对于自己这场大病还有些印象,高烧几天不退,谁想这竟然成了他重生的契机。

    “哥,给。”李国萱双手捧着一杯凉凉的白开水,递了过来。

    李国良单手撑起身子,一手接过凉杯,牛吸鲸吞般把一杯水倒进了嘴里。

    话说农民家的孩子早当家,别说七岁的李国良,就连只有六岁的李国萱此刻也担当起照顾生病哥哥的重任,没有办法,麦收农忙大人实在没有时间。

    就这,老妈应该是看他高烧退了,急忙忙就赶到地里忙着收麦子去了。

    中午恐怕还要急忙忙赶回来。

    李国良抬头看了看挂钟,已经十一点半,老妈应该快回来了。

    喝完水,李国良感觉身体有了几分力量,掀起盖在身上的薄被子,起身下炕准备去做午饭。

    烧大锅,这种事对于李国良来说是很久很久以前的记忆。

    往大锅里淘了几瓢水,放上壁子再放上馒头以及面饼,然后盖上锅盖。

    点火当然对于现在的他来说是熟能生巧的技巧。

    一根火柴下去,用柔软棒子胡叶玉米外皮引火成功。

    一手往锅头里塞着柴火,一手缓慢的拉着风箱,火苗渐渐旺了起来,接下来丢进锅头的变成了玉米椎。

    虽然大部分浓烟被烟筒吸走,但还是有部分烟气散在了屋内。

    李国良忙着烧大锅,小妹也没闲着,拿着簸箕往屋内运着柴火。

    看着此情此景,他内心感慨不已,不知道是不是被烟熏的眼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

    “哥,你眼被熏着了吗咱两个换换,我烧一会儿。”再次端着簸箕进来的李国萱看到了哥哥脸上的泪痕。

    “哥,没事,柴火够了,小萱你到里屋坐会去吧。”

    “嗯。”

    看着小妹关上门,李国良的思绪再次飘扬,看到了诗和远方。

    重生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就算成不了站在金字塔巅峰的那一小撮人,这日子也会比前世好上百倍千倍。

    这点信心,李国良还是有的,其它的不说,是个人都知道未来二十年内,房价会逐年递增居高不下。

    大的不敢说,小打小闹的炒个房,千万身价还不是手到擒来。

    就拿贝州这个七八线的小县城来说,县城第一座小区2003年建成时,五六百一平没人要,等三四年年后直接翻了一番,之后的房价更是犹如做了火箭一般蹭蹭的往上涨,控都控不住,买的人那是排着队抢购。

    由于国家规划城镇社区建设,更是催生了一批迁二代,原本穷的都揭不开锅的穷酸,摇身一变成了十几间沿街门市楼楼主的大有人在。

    没办法,别的没有,人家宅基地就是多。

    原本五六千一个的宅院老房,转手就是四五十万。

    当然这样的事,在贝州小县城也就首次村改社区,有这样的好事,后面随着政策完善,靠拆迁拆富就没有那么容易。

    不过只要抓住这一波,相信下半辈子吃穿不愁还是没问题的。

    伴随李国良对未来美好的畅想,眼神中充满了智珠在握的神光。

    中午12点多点,伴随大门执拗一声略显刺耳的响声,一个身穿粗布衣服的年轻妇女走进院子。

    “妈,你回来了,我和哥已经做好饭了。”待在里屋的李国萱听到声音跑了出去。

    “小萱真乖。”说着快步向偏屋走了过去。

    “国良,身体没事了吧。”

    “妈,我没事了。”

    “嗯,头不热了,做好饭了,一会你两个吃饭,我还得回地里去。”

    “嗯,知道了。”

    李国良看着忙碌的娘亲,内心波动连连。

    老妈姓刘单名一个秀,要说也是读过高中的知识分子,但是被生活所迫,生生把大部分知识退还给了学校,一家国营企业干了十几年的临时工,这时每个月也就挣三头二百,堪堪可以维持家中生活。

    就这还是因为建厂时占了家中耕地,进厂作为补偿。

    开始说好的每年给占地钱,也因为经营不善,变得一拖再拖,最终不了了之。

    老爸在家务农,这年头务农顶多保证不会被饿死,要说过上多好的生活,就不用去想了。

    还好老爸也算有个手艺,年轻的时候跟爷爷学了点油画皮毛,平时空闲在玻璃上画个山水鱼虫,等赶集的时候,去挣个小钱补贴家用。

    “国良,你在家陪你妹妹玩,我去地里给你爸他们送吃的。”老妈一嗓子,把李国良扯回了现实。

    “知道了,妈。”

    天津https:.tetb.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