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灰色地带 >爱走极端的莫言
    从“诺贝尔文学奖”话题开始1年,北京文学曾发表百年诺贝尔文学奖和中国作家的缺席长文,声称国内最有希望得此奖项的作家,一是太原的李锐,一是北京的莫言。李锐暂不论,到莫言时,作者认为莫言没有匠气,甚至没有文人气更没有学者气。

    他是生命,他是搏动在中国大地上赤裸裸的生命,他的作品全是生命的血气与蒸气。80年代中期,莫言和他的红高粱的出现,乃是一次生命的爆炸。世纪下半叶的中国作家,没有一个像莫言这样强烈地意识到中国,这人类的一“种”,种姓退化了,生命萎顿了,血液凝滞了。这一古老的种族是被层层叠叠积重难返的教条所窒息,正在丧失最后的勇敢与生机,因此,只有性的觉醒,只有生命原始欲望的爆炸,只有充满自然力的东方酒神精神的重新燃烧,中国才能从垂死中恢复它的生命。十年前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和赤热的红高粱,十年后的丰乳肥臀,都是生命的图腾和野性的呼唤。十多年来,莫言的作品,一部接一部,在叙述方式上并不重复自己,但是,在中国八九十年代的文学中,他始终是一个最有原创力的生命的旗手,他高擎着生命自由的旗帜和火炬,震撼了中国的千百万读者。

    文学鉴赏,确是存在偏好与趣味问题,我一直很喜欢莫言的,惟有他的中篇红高粱,其余作品都未喜欢得起来。百年诺贝尔的作者,虽是我最为尊敬的中国文学理论家,但在对待莫言的评价、态度上,我和他是有不差异的。

    仅由他对莫言的感悟看,确乎发人未发,提纲挈领地概括出莫言艺术的独特风格了,可我在这段话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一,作者没有一句在批评莫言,讲的全是好听的。

    这起码很不全面。可能受行文字数的限制吧。

    如果这可以谅解的话,那么下一个问题就让人莫名其妙了匠气和文人气、学者气,似乎都是文章作者所要排斥和批评的。匠气不可取,我们能理解,文人气、学者气为什么也要不得呢二者的具体内涵指什么呢不明白。

    就我看,数千年文学史上,我国的著名作家,恰恰都是带着点“文人气”“学者气”的,诗歌、散文的深文奥义、委婉传情且不,即使到明清,红楼三国、聊斋儒林、三言二拍,哪一部不带着很大的“学问”在内

    至20世纪的前20年,文学发生分裂,形成两大流派,一是以“五四”来命名、占据文学舞台中心位置的“新文学”流向,“代表是鲁迅、周作人、胡适、郭沫若、闻一多等”;一是处于文坛边缘地位的“土文学传统流向,代表是李伯元、鸳鸯蝴蝶派诸君、张恨水、张爱玲、金庸诸君。其中作为“土文学传统的集大成者”的金庸,“他真正继承并光大了文学巨变时代的土文学传统;在一个僵化的意识形态教条无孔不入的时代,保持了文学的自由精神;在民族语文被欧化倾向严重侵蚀的情形下创造了不失韵味又深具中国风格和气派的白话文;从而把源远流长的武侠系统带进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这样一个被作者极力称道的人,不纯属中国作家,他是在相对自由、不那么僵化的香港搞创作,最见特色的恰恰是里的“文人气”“学者气”。其他名篇,如京华烟云、围城、啼笑姻缘等,也都带了些“文人气”“学者气”。

    莫言身上难得有这样的“文人气”“学者气”,倒是他文章最大的缺陷之一,而不是什么优长因了这个,他所有的,“一部接一部,在叙述方式上并不重复自己”,但形式上的花哨,不能掩盖背后内容上的“单薄”与形而下。那代人欠缺、有害的教育和“层层叠叠积重难返的教条”,带出了他这个叛逆,可惜,他的“叛逆”与“原创力”,只限于形式上,其精神、思想内里核心,因着土壤的荒芜、贫瘠而有“毒”,再也上不去了,开辟不了能把全人类纳入一种两难状态的宏大结构,把我们难以想明白的东西填下去,从而提出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营造一些无穷无尽的话题,到两可两不可的境界去,使每一代人都得不出结论,却一定会被进人、卷入,投进思考,获得巨大的阅读经验。

    他是有过这样的决心或信心的。

    如思想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你将达到的高度,这里没有进步、落后之分,只有肤浅和深刻的区别。我比很多中国作家高明的是,我并不刻意地去摹仿外国作家的叙事方式和他们讲述的故事,而是深入地去研究他们作品的内涵,去理解他们观察生活的方式,以及他们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红高梁表现了我对历史和爱情的看法,天堂蒜薹之歌表现了我对政治的批判和对农民的同情,酒国表现了我对人类堕落的惋惜和我对腐败官僚的痛恨。这三书是一个被饿怕了的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实际上,莫言的作品很难具备太多思考的品性,缺乏那种永远无解的、形而上的悲剧精神。

    红楼梦的主题就具备了这样伟大的品性多疑而心眼的林黛玉,不具备做妻子的品格,怜香惜玉的“护花使者”贾宝玉,也不具备做丈夫的品格。人们为情动容,都希望他们俩能够结合,但“大意义上的精神战友,难以消受日常生活的琐碎”,即使把他们生生分开的王熙凤、贾母早死,其悲剧也是不可免的我们无法想象二人在一起做夫妻、过日子的情形。

    这就体现出情感与婚姻的某种不可调和的悖论性,是一出人间无法解决、也不会有答案的大悲剧。

    西厢记中也埋下了这样的结构一见衷情的两个人,女方家长阻挡住,要求门当户对,男子必须考上状元后,才能和女儿完婚,考不上就不许。剧结局虽是个“大团圆”,实际上作者却是把离别那一段当了永别来写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依,见了些夕阳古道,柳长堤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车儿如何载得起

    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假如门不当户不对,那么男主角栖息在他人门下,腰杆儿一辈子挺不直。追求自由、自立的姐,要这萎缩的男人干嘛

    这是个两难。

    在无法美满的爱情或婚姻现状下,男子惟有改变自己,或放弃,或科举,才能解决危机。

    矛盾就来了放弃的话,情感上如何承受不放弃的话,科举他成吗

    照他“游于四方”的性情看,科举他是不太行的。

    这人根没时间读书,尽在偷情与恋爱,一路上害着相思,念着温柔,不用心于书,若能高中,并一举夺魁,那真是天降馅饼。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