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七月的乡村 >第3章 回到老家的感觉
    “王书记原来在单位作什么职呀?”简单的欢迎仪式过后,张富友便把我请到了自己家。当时,我是推辞一番的,记得于大星说过,到村子后一定要和原来的村支书搞好关系,我想,如果不去张富友家,可能会把关系搞僵吧。说是到他家吃顿便饭,但满桌的酒菜,让我感到一点都不比我在县选派办在宾馆里招待的差。欢迎会上的村两委成员并没有都去张富友家吃饭,我看到一个没有牙齿的老头一直在对着我善意的笑,坐在我身旁的是个戴礼帽的人,还有几个人都用有些怪异的目光盯着我看,当时,只是觉得望着这些如此淳朴的村民,有一种回到老家的感觉。

    “来之前我一直在咱们市高校的机关支部宣传委员。”我接过张富友递过来的烟,想含蓄一点把自己的公职说过去,这些年,每当当别人问及我的职务时,不知是虚荣还是什么样的一种复杂心理,总会有一种怪怪的感觉。在过去那些年月里,身份和地位可能是一种什么样的象征吧。刚到学校工作的时候,时常会和父亲一起喝酒,两个人是父子更象是朋友。父亲是从老家镇子上到县城出任一个刚改制的公司的经理,那个时候,正是讲究身份和地位的时候,也是社会上开始诅咒倒爷的时候。在学校里上班,并且是在市里的最高学府的图书馆里上班,真的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地方。那一天,夜风从窗外吹进了屋内,我已经感觉到秋的一丝寒意。然而,手心里的温度依然是热的,握住的却是一支燃烧的烟,而不是那冰凉的小手。那一天,雪雯走了。我曾经去过雪雯上班的那个叫望凤阁的商场,当然,商场里有的营业员是认识我的。这并不是因为我的父亲是这个商场的经理,在我和雪雯结婚的时候,父亲单位人差不多都是前往祝贺的。让雪雯在我老家上班,我知道这多半是父亲的决定。想当初父亲是一直主张雪雯继续上学的,但是,雪雯并不想再上学了,并和我口径一样要在暑假里结婚。结婚以后,就和雪雯分开生活,在情感和未来生活的问题上,我知道因为自己偏见独行确是给父亲出了不少难题。脱下军装以后,我曾经设想着去老家务农。父亲说,在恢复城镇户口以后,家里的自留地是没有上交。现在,你爷爷奶奶还生活老宅子里。那里,有你姑姑一家人在镇上,好在离老家不远,能照顾着你爷爷奶奶。你去了以后,准备何以为生?当时,父亲只是用调侃的语气说着,他并没有以为我会真的去老家生活。我说,我要在老家养鸡养猪,还要养羊。当时我很认真地和父亲攀谈着,那几亩地,我会挖上一个鱼塘养鱼的。然后,在鱼塘里种上荷花。父亲笑了笑说,好是好,不过,养了鱼就不能种莲藕了,那样藕杆子会刮鱼鳞。当时我可能是喝酒喝的有点多了,每次回家总会和父亲一起喝上几杯,记得我当时呷一口酒说,我还设想着当咱们老家村子的村长,然后,把村子的人分几个组,有工人组,去工厂里干活。还有劳动组,去大田里种地。我俨然一个成人一样和父亲平起平坐,递给父亲一支烟,自己也点燃后深吸一口。我说,我总觉得自己是庄户人家出身,从部队回来以后我就想着自己应该回到乡村。十几岁时咱们家恢复城镇户口,家里人都搬迁到镇子里,我一个人生活乡村,就是不想离开老家。我觉得地是咱们的命根子,人,到啥时候都是离不开土地的。庄户人家,不种地,还叫庄户人家?不过,我思谋的那个劳动组,要用机械化操作。父亲笑了,说,行,真的能这样就好了。父亲当时被我的设想感染着情绪,他冲我笑了笑说,社儿,你这个远景没有十年二十年实现不了吧。不过,现在你是有军人安置条令的。服从分配,也是你现在做的事情。能把你按排到咱们市最高的学府里上班,真的是不容易。你的身份问题,在高校,能进图书馆上班,更是不容易了。现在,你已经结婚了,要学会安身立命了。现在,娶妻生子,然后,领家过日子。记住,咱们不能好高骛远,要做一些实际的事情。当时,我虽然点头称是,但我并不甘心象一些和我一起从部队回到的地方的战友一样,安排工作,然后,象芸芸众生一样过普普通通的生活。从小生长在农村,我对黄土地有着一种天然的眷恋,甚至于是一种渴骥奔泉的向往。站在正在收割的田间,悉心倾听着那锋利的镰刀切割麦秆的声音,“咔嚓,咔嚓”,听到这声音时,我会觉得亲切温暖。我觉得尽管常有诗人用多情的诗句咏唱麦子和土地,其实最了解土地和麦子的是农民,最热爱土地和麦子的也是农民。面对土地时,我会表现出一种天然的归衣感。父亲为了给我打人安排工作,在市里的军人招待所里抽了一夜的烟,天快亮时,屋子里已经是烟雾缭绕。父亲说,打开窗子透透气吧。我说,是的,透透气吧。初见雪雯的时候,我对她说,我父亲叫王成勋,母亲叫陈敬兰,父亲大人生我养我,我也是拿工资的人,从部队回来,家未立,业未成,却还因为个人婚姻问题让二老操心,真是觉得有些过意不去的。那时,我面对太多的惶惑和未知,很想找个人倾诉一番。

    那天晚上,我和雪雯还交流一些喜欢看的书,我说,以前自己只能看到的只是一些红色小说,老家方圆十几里路的书都被借遍了。对人家说过是好借好还的,为了信守诺言,只有晚上在煤油灯下通宵达旦地苦读,还要坚持做笔记。有时候会偶尔借到一些线装古书,有的书已经破烂的没有全页了,在书的中间用黍蔑条子夹在书的中间。能看到书有大刀记红旗谱吕梁英雄传铁道游击队海霞征途山菊花迎春花苦菜花烈火金钢和一些解放军文艺人民文学萌芽收获十月之类的杂志,古籍有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醒世姻缘传说唐说岳罗通扫北瓦岗寨三侠五义和四名着七才子书,到后来看的书越来越乱了,甚至是乱七八糟什么书都看,逮着什么看什么。大多是晚上一夜次日总是把被油灯把把鼻子熏得黑黑的,为的是把书看了尽快还给别人。我说,县城每年旧历十月有一次古会,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学骑自行车去赶十月古会,几个人贪玩没有回去,呆在货棚下冻了一夜,白日里把钱都花光了,没有钱住旅社。我的钱用作买书了。一开始几个人在一家工农兵旅社门口转悠的时候,旅社会计问你们是哪里的。几个同学答是某个镇子来的。会计说她也是从那个镇子调来的,并说,你们知道王成勋吧,谁认识他我就让你们到旅社来住。几个同学哲欣喜若狂,他们都以为我会说我就是王成勋的儿子,但几个人回转身的时候我已经快步走向马路的另一边。我的个性令几个同学有些不明白,冻了一夜之后几个人骑车回到老家镇子的时候,便各自回了家。没有多长时间,学校里便传出了我性情古怪的消息。

    “怎么,王书记,咱们这里喝酒是有规矩的。”张富友见我发愣,便端起一个满杯的酒递给我说,“你是文化人,俺们这里靠近黄河,鱼头对准哪个的话,那个人是要先喝第一杯酒的。”

    “是的,王书记,来者为客,这是俺们这儿的风俗。”没有牙的老头说话时有些跑风,他边说边抹着嘴角上的口水。

    “李豁牙子,你不要插手这个事。”戴礼帽的那个人在斥责李豁牙子,“这是在富友家,富友是啥子,是咱们墟圩子的大队书记,是一把手。现在上面又派来一个第一书记,到底哪个算是一把手呀。”

    “张老三,你也不要说话,这是我和王书记的事。”张富友瞪了一眼张老三,我看到张老三扶一下头上的礼帽,有些尴尬的笑了笑,从腰间掏出旱烟袋“叭叽叭叽”抽了起来。酒桌上的一些人不再言语,他们都把目光盯向我。张富友的口气不容置喙,“喝吧,王书记,这叫入乡随俗,第一杯酒,先喝了吧。”

    “酒是要喝的,不过,咱们应当先吃点菜吧。”我点燃烟,抽了一口烟,心想,自己毕竟还是有些酒量的。

    不过,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错了,几支烟的工夫,我已经有些晕头转向了。暗暗盘算一下,我大吃一惊:用一次口杯喝的酒,围坐着满满的一桌人,连干三个满杯后有人开始离开了。张富友说这是墟圩子的待客规矩,也就是“去苗”。所谓去苗就是把那些酒量小的人去掉了,三杯酒下去,酒桌上已不象开始那样拥挤,有几个人便败阵而去。接下来便是敬酒。名目繁多,各种借口都有,有半杯的,也有满杯的。睡在床铺上的时候,我仔细回忆着当时喝酒的数量,算来算去,我都觉得自己要折算到十几个满杯,照一杯一两多计算,除去滴洒抛漏,喝进肚子里也有一斤多了。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