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漢末之橫掃三國 >第39章 高邑論勢
    冀州、常山郡、高邑城,太守府。.

    張燕等人入城之後,周倉和裴元紹兩人將張燕引入太守府中,張燕高坐主位之上,周倉、褚龍等將分列左右。張燕看着如今帳下人才濟濟,也有了周倉和裴元紹這樣的歷史名將,再想想數日之前的困境,心中感慨萬分。但是張燕也知道現在還沒到他可以鬆懈的時候,冀州之內仍然是人家皇甫嵩說了算,雖然他現在連戰連捷,但是真要對上皇甫嵩親率的大軍,就他這點力量,還不夠皇甫嵩一腳踩的。

    不過張燕心中並不棄妥,他現在兩次大捷掃空了鉅鹿和常山郡之內的大半官軍力量,正是他抽取兩郡底蘊積蓄力量的好時機。亂世之中,兵馬就是強權,而兵馬從哪裏來,不外乎人口和錢糧這兩點。現在他已經有了癭陶城內的錢糧,雖然現在還不知道具體有多少,但是他知道鉅鹿一郡之地的錢糧,再加上癭陶城內大族的積蓄,絕對不是一筆小數目。

    現在錢糧已經不成問題,所需要的便只有人口了,有了人口才能產出更多的錢糧,訓練出更多的兵馬。茫茫太行山之中,藏下百萬之衆也不過等閒而已,張燕現在要做的便是收攏民口,開發太行山積蓄實力等待時變。要說現在便要聚集百萬之衆,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現在有了癭陶錢糧的支持,搜刮一下鉅鹿和常山郡的民口,聚集起十萬之衆還是沒問題的。

    現在張燕要做的正是趁着黃巾之亂剛剛過去,這兩郡之地生靈塗炭、流民遍地,官軍又無力顧及他,利用手中的錢糧,吸引鉅鹿和常山兩軍境內的流民百姓跟隨他前往太行山。只要讓他能夠得到這兩地的民衆,他便有了起家的資本,日後稱霸一方的資格。

    此事事關日後大業,張燕也不敢不慎重,張燕思慮片刻,說道:“此戰雖然慘烈,但是卻殲滅了李義所部,再加上我軍先前已經擊敗皇甫堅壽所部攻下癭陶,現在常山、鉅鹿兩郡之內,官軍已經沒了可以和我軍抗衡的力量。皇甫嵩大軍多在鄴城附近佈防,現在這兩郡左近之地已經沒了皇甫嵩的兵馬。再算上消息傳遞的時間,皇甫嵩想要調兵遣將攻打我軍,最少也得有十日的時間。這十日之內,我軍可以縱橫鉅鹿和常山兩郡,本將已經有了一項大計,事關我等日後大事,還請諸位全力助我!”

    周倉等人見張燕說的這麼嚴肅,也都不敢再繼續說笑,連忙起身拜道:“我等定謹遵將軍之令,助將軍成就大業,刀山火海、在所不辭!”

    張燕虛扶讓衆人起身,接着說道:“現在三公將軍已經隕落,各地黃巾也已經被打散,我軍身居之地,冀州之地有皇甫嵩率衆軍坐鎮,幽州之地有公孫瓚虎視眈眈,幷州之地有丁原的狼騎隨時待發,這河北已經沒了我等的容身之地,我決意率軍遁入太行山之中,積蓄實力等待天時。”

    “現今天下雖然我黃巾已經日薄西山,但是各地的世家門閥、刺史將軍卻藉機編練兵馬、擁兵自重已成諸侯割據之勢。現在劉宏雖有餘威能夠震懾天下諸侯,但是大漢朝廷卻已經無力鎮壓各地軍閥。劉宏淫亂宮闈、沉迷女色、身體虛弱,恐怕已經沒有幾年的壽命了。等到劉宏身死、新帝繼位,羣狼噬虎天下定會大亂,到時候便是我等風雲化龍之時!”

    “天下大勢已經可以斷定,現在我們要做的便是編練兵馬、積蓄實力,而要擴充大軍無外乎錢糧和人口這兩者。現在我軍已經取得癭陶的錢糧,所需要的便是人口!莽莽太行山之中,足以蓄養百萬之衆,編練十萬精兵!本將現在需要你們做的不是攻城略地,而是吸納流民百姓!不過這些百姓日後便是我等治下之民,不可強制裹挾,而要以錢糧誘之。”

    張燕爲衆將講解完天下大勢和自己的策略之後,接着看向衆人說道:“褚龍、趙豹,你們兩人即日率部返回癭陶,助鄭虎和李峯兩人徵繳癭陶錢糧,癭陶城內錢糧事關我軍根本,萬萬不可有失,知道了嗎?”

    褚龍、趙豹兩人聽完張燕一番話之後,都是茅塞頓開,對於未來充滿了野望,現在聽到張燕將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他們,連忙起身拜道:“末將遵命,定不負將軍重託,誓死保證癭陶錢糧不失!”

    張燕微微點頭,接着說道:“嗯,鄭虎兩人已經徵繳了一日錢糧,待你們回到癭陶之後,一日之內必須將錢糧徵繳完畢,褚龍,待錢糧徵繳完畢之後,你立刻和李峯一起將錢糧押運到高邑,吸納常山郡境內流民。趙豹,待癭陶錢糧運出之後,你便和鄭虎全力吸納鉅鹿境內的流民百姓。”

    “現在不過是初秋季節,還可以種下一季小麥,你們可以發出佈告,凡是願意追隨我軍入太行山者,我部會供應錢糧到下季麥收,並且幫助建造房屋。百姓進入太行山之後,可以自行開荒,開出的荒地皆歸本人所有,我部只收取四成稅收,並且免稅一年!”

    現在大漢稅率雖然也不是很高,但是天下土地基本已經被各地世家大族兼併,在層層搜刮之下,百姓種植田地六成到七成的糧食都要用來交稅。天下百姓無隔夜之糧已經是忍無可忍,這才被張角三兄弟趁機揭竿而起聚集百萬之衆,差一點顛覆了大漢的政權。

    現在張燕發出佈告開荒土地歸本人所有,還管喫管住,並且只收取四成作爲稅收,已經可以說是仁義至極。褚龍等人也都是窮苦百姓出身,自然知道這些條件對於流民百姓的誘惑,衆人也能感受到張燕的愛民之心,紛紛起身拜道:“將軍真乃仁義之主,如此善政之下,兩郡百姓定會紛紛來投。我等恭祝將軍成就大業、指日可待!”

    (本章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