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重生之朕即國家 >第4章 五拜三叩顯尊卑
    ♂nbsp; 文華殿,原爲太子處理政務的地方,後來通常因太子年少不能參與政事,便成了皇帝明經筵的地方。萬曆既不上朝又不讓大臣給朱常洛教書,這裏就成了擺設。

    明經筵,就是讓有學識的大臣們在皇帝面前談論經史,既是思想辯論,也是以史爲鑑。時間爲每年的二月至四月和八月中旬至十月末,每月縫二舉行。

    由於三大殿目前只重建了一部分,因缺錢而成爛尾工程,這裏,將作爲皇帝登極和日常處理政務的地方。

    葉響正看着門頭的文華門三字若有所思,內閣方從哲帶領衆人到他面前又是下跪,帶頭說道:“今上賓天,請殿下節哀,並以江山社稷爲重,保重身體。”

    由於葉響並未舉行登基大典,他又換成合適的稱呼,本來在乾清宮稱呼‘萬歲’就是權宜之計。

    餘下衆人,包括王安、沈蔭和轎伕等內官也都下跪齊聲高呼:“請殿下節哀,保重身體。”

    葉響心說,一會兒殿下,一會皇上的,讓我很迷惑啊,另外,你們還跪上癮了是不?這習慣得改。想歸想,但也不敢怠慢,畢竟都是六七十歲的老人,比自己大好幾輪呢。他快步走到方從哲面前,雙手把他扶起,由於不知道他叫什麼,含糊着說道,“快請起,諸位大人還有各位也都起來吧。”

    不說還好,一說衆人又跪下了。葉響很納悶,難道自己說錯了嗎?

    他確實說錯了。

    方從哲解釋道:“臣等當不得‘大人’之稱呼,請殿下稱呼爲‘閣下’或者名字即可。”

    王安似乎對遠來的朱由校有些瞭解,見他有些迷茫,趕緊起身上前給葉響小聲解釋:“這位是內閣大學士,方閣老。”

    “方閣下,快起來。這樣讓我如何自處啊,你們都不要跪了,也起來吧。”葉響也樂得就坡下驢,順口說道,爲免再出錯,不再特指也不亂用稱呼。

    方從哲起身後,便請葉響從門前三個梯子的中間進殿,其餘人分別從兩邊的梯子跟隨來到文華正殿。這時葉響雖無帝王之名,已有帝王之實了。

    文華殿相對三大殿或者內三宮來說都顯得比較矮小,分爲正殿和後殿,正殿進門正中擺放着一張金雕龍椅,是皇極殿着火前,移過來的寶座,後殿同樣設置御座。葉響就被扶到龍椅上坐下,羣臣站到他面前一一排好。

    葉響見他們又作勢要跪,心想剛見面纔不久,就已經跪了兩次了,自己這年紀輕輕的總覺得不好意思,趕緊起身問道,“這又是要幹什麼?”

    還是方從哲帶頭,誰讓他官最大呢,他說道,“今上晏駕,大位不可久懸,國又不可一日無君,臣,內閣大學士方從哲,率羣臣恭請殿下早就皇帝位,以定人心。”

    說罷,開始和衆人一起行禮,這叫五拜三叩。拜就是表示願舍自身,叩就是至誠的頂禮恭敬。禮儀分爲兩個部分,先拜手稽首四次,每次動作是先後退一步,拱手至額頭前,彎腰90度作揖,直身,上前一步,禮成;最後一拜,上前一步,下跪,左手在外,右手在內,猶如抱樹高度和視線齊平,姿勢不動磕頭,以手背撐地,頭要磕到手上,直腰,如是再三,然後起身,禮成。

    五拜三叩,乃臣下見君上之禮,凡祭天、大朝、謝恩、聽諭、受賜都行此大禮。其他的禮儀在《明會典》也有規定,如見東宮、父母,四拜;親友、同僚相見,兩拜。後來清朝將五拜三叩改爲三拜九叩,即下跪三次,每次叩三個頭。

    葉響見他們都起身,覺得如果那邊剛過世,這邊就搶他的帝位,喫相似乎有些難看。反正這帝位是屬於自己的,既是責任也是義務,便堅持此前自己的意見,“父皇剛甍逝,屍骨未寒,棺槨未成,陵寢未建,此時登基,未免也太急了吧,沒有先例的。”

    孫如遊,禮部尚書,71歲,他出列拱手後說道,“治喪諸事只有有司署理,殿下大可放心。另外,老臣記得本朝孝宗皇帝崩於五月辛卯,武宗皇帝即位於次日壬辰,此有成例,況且如今情勢比當時更急。今上登極一月即賓天,殿下衝齡,更應該早日登極。臣請殿下今日午時便舉行登基大典,一顯天下尊卑,二定民心向背,三解朝野疑惑。”

    葉響從龍椅上站起,踱步反覆思考得失,最後權衡再三,還是覺得不妥,便說:“還是不行,還是待先皇入殮後再說吧。往後推一推,看看是不是再挑一個合適時間。”

    兵科給事中楊漣出列,附和葉響的話,“當今天下海宇清宴,內無嫡庶之嫌,聖上已逝,意味着什麼?不言自明。如今含殮未畢,冠冕臨朝不和禮法,不如等初三今上大殮完畢再登極。”

    “早登極則人心早安。”孫如遊還是堅持己見。

    楊漣不以爲然,輕描淡寫道:“安與不安,不在於登極早晚,若處理得當,即朝委裘何害?”

    委裘,形容帝位虛設,置君王的龍袍於寶座而受朝賀。楊漣並不反對朱由校登極,只是他受朱常洛提拔重用,如今君恩未報,就已經陰陽兩隔。他是想報知遇之恩,如今見葉響俯身的朱由校也念在舐犢情深,不忍心置其父遺骨在一邊而自顧自己地位,便將對朱常洛的感激轉移到他的兒子身上,所以纔出言相助。

    英國公張維賢掌中軍都督府,執掌京營,既是勳臣又是軍方實權人物。他見這位新皇帝不知可否,權衡之後,也出面發表自己的意見:“依臣之見還是往後順延幾日,庚辰,即初六登極。到時諸事齊備,羣臣畢至,於禮、於情、於國都不耽誤,殿下意下如何?”

    葉響想,這樣給大家一個緩衝也好,便點頭表示同意。

    接下來,他們又在一起議論關於值守、治喪、陵寢等相關事宜,葉響不懂便不再參與。最終他們決定,由內閣負責草擬遺詔、勸進、年號等事宜;每天派兩名大臣值守宮中,以免西李藉機以長欺少;由禮部儘快制定出喪禮儀注;由司禮監、內閣、欽天監會同工部派選懂地理人員到天壽山爲朱常洛選擇陵墓。

    天壽山,即昌平天壽山,明皇帝陵寢所在,即十三陵也。

    在衆大臣的簇擁下,葉響被送到了作爲東宮的慈慶宮。大事一定,接下來就要大家相互奔走各司其職了。

    慈慶宮位於文華殿東北,即後世故宮南三所所在。除了主宮殿,還有後四宮。朱常洛當皇帝后,把後宮都帶到了專門作爲寢宮的乾清宮了。他定下朱由校爲太子後,朱由校就一直住在這裏。

    今天定下來留守的是英國公張維賢和禮部左侍郎兼侍讀學士劉一燝兩人,餘下的人都各自退下各忙各的去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