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隋第三世 >第609章:扭出真兇,百官發難
    寒冬臘月,天亮得晚,從五更天到現在,襄陽城已經鬧了一個多時辰,但是天都還是沒有亮起來。兩儀殿內卻已燈光通明,幾十名重臣神情嚴肅的站在下首,

    李淵驚怒嘔血,受創嚴重、不良於行,只能讓人擡到皇座,此時他面色慘白的靠着厚厚的墊子,靜聽李建成彙報。

    “父皇,城中大火乃是有故意縱火,守護糧食重地的武川卒,有四千餘人喪生,燒傷致殘者有兩千餘人,參旗將軍竇誕因公殉職,屍骨無存。此外,城中另有五坊燃燒,這些都是朝臣官員和富戶集中之地,死傷人數尚未統計出來。”

    李淵緩緩的點頭道:“只燒六坊,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務必全力救治傷病,且將受災人等轉移他處。”

    只要不涉及到太多百姓就好,這樣朝廷也省去很多麻煩,至於朝臣、富足燒了就燒了,這些人有的是錢,他無所謂。

    李建成說道:“稟父皇,兒臣已經擅自作主將百姓轉移……”

    “無妨!”李淵打斷了李建成,問道:“糧食呢?如何了?”

    這是他最關心的問題。

    “火勢已滅,應該還有三四十萬石。”

    “這就好!”李淵心下寬慰,偏頭轉向竇軌:“竇相,你現在就去安撫城中百官和百姓。”

    竇軌雖想參與下一步的議程,以便獲得第一手消息,但聖命難違,無奈的拱手告退:“微臣遵命。”

    李淵嘆了口氣,緩緩的道:“楊侗手下有一支戰力強悍、心狠手毒的刺客,當年把李密的地方官員屠殺殆盡,導致無官可用,無人赴任,魏國治下一片混亂。甚至連我大唐也受到波及,雖然我們剷除了很多刺客,但肯定還有很多潛伏在我們所不知之處。諸位,這場大火會不會是楊侗所爲?”

    “父皇,兒臣以爲不是?”說話的是佈防回來的李世民。

    “何以見得?皇兒的理由又是什麼”

    “在兩國和平之時,刺客的作用是刺探軍情、刺探機密、刺殺敵方將官、拉攏離間敵對勢力、焚燒軍糧。除非刺客能夠把敵方首領刺殺掉,否則的話,根本改變不了天下大勢。兒臣以爲刺客最大的作用是戰爭陷入僵持之際,與來犯之敵裏應外合,攻陷城池。要是兒臣有這麼一支刺客在洛陽,絕不會過早暴露。拿今晚爲例,如果縱火的是楊侗的刺客,且城外有隋軍,襄陽就會十分危險,但城外並沒有隋軍的存在,城內刺客並沒有發揮出最大作用。兒臣有八成把握推斷:這不是楊侗所爲。”李世民從軍事角度上分析刺客作用,說得條理分明,令人信服。

    李淵也是帶過兵的人,不僅接受了李世民的推斷,還認爲是某個反對自己的世族門閥,爲了向楊侗效忠,以獲取更多政治資本,所以用大唐的一百二十萬石糧食當成投名狀。但他爲了讓盤查變得更有說服力,所以並沒有直言認可,而是問道:“假設這是楊侗的刺客,那他的企圖是什麼?大家各抒己見,都說一說自己的看法。”

    “聖上!”

    劉文靜這時起身行一禮,鄭重的說道:“晉王之分析,主要是從軍事作戰方面來考慮,雖然說得有理,但是從兩國爭鋒上說,微臣認爲這恰恰是楊侗手筆。”

    劉文靜這話,卻是全盤否定了李世民的推斷。

    李淵的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看着吵吵嚷嚷的朝臣,面沉似水,一言不發,彷彿置身事外一般。

    事實上,李淵雖然讓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但不代表他想聽劉文靜否定了李世民分析的話,因爲他要有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對關隴貴族下手,所以哪怕今晚縱火事件真是楊侗所爲,也要把髒水往某些世家門閥身上潑。

    但劉文靜這麼一說,很可能令禍水東引的計劃落空,然而事先已經放出‘各抒己見’的口風,也不好責怪劉文靜。

    沉默了半晌,才面無表情的說道:“劉相認爲今晚大火不是楊侗所爲,理由又是什麼?”

    劉文靜沉聲說道:“楊侗做事一向深謀遠慮,微臣覺得這是他早就策劃的一次行動,絕不是一時心血來潮,隋軍大肆擴軍,對襄陽威脅極大,但我大唐如果兵力充足,那也無法攻破漢水防線,更不要說什麼攻破襄陽了。而我大唐軍兵力是否充足,皆由錢糧多寡來定,所以微臣認爲今晚的大火,乃是楊侗釜底抽薪之計。只要我們的糧食化爲灰燼,擴充軍隊的計劃盡數落空,只要他們攻破軍兵不足的漢水防線,下一步就能兵臨城下,那時候的襄陽兵力空虛,城內有沒有內應,意義都不大。”

    “荒謬!”

    劉文靜話音剛落,裴寂便冷哼一聲道:“襄陽城南通江漢、東接江淮,北上中原、洛陽,西望漢中、大興、巴蜀,所以有‘得襄陽者的天下,守襄陽者守天下’、‘以天下言之重在襄陽’之說,自古以來,天下所發生的大事,總能和襄陽扯上點關係,戰略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但是……襄陽三面環水一面環山,易守難攻。四丈高的城牆之下,乃是天下最寬的天然護城河,使得任何人想拿下襄陽這座堅城都顯得非常困難,哪怕二三十萬大軍到了襄陽城下都不顯多。楊侗那麼精明的一個人,怎麼可能爲了或許不能成功的‘釜底抽薪’之計,提前暴露出自己設在襄陽的刺客細作?”

    劉文靜心頭火起,怒視裴寂:“聖上說各抒己見,我不過是說出自己的想法罷了,你何必處處針對我?再說了,我話都還沒有說完你就插嘴,難道這就是千年裴氏的家教?”

    衆人一陣頭大!

    這兩人矛盾極大,任何一件事,都要針鋒相對一番,哪怕這等重要的議事也不肯消停一下,李淵心中也十分不悅,已經顧不上要借事謀算關隴貴族了,他很不客氣地對劉文靜道:“劉相國有何見解,請一次說完!”

    “聖上!”劉文靜連忙施禮道:“微臣也承認襄陽戰略地位重要、易守難攻,但不表示楊侗必須攻破此城。微臣仍然堅持自己的主張,認爲這一定是楊侗釜底抽薪之計。”

    “襄陽是我大唐帝都,楊侗有何理由不破此城?”李淵追問道。

    “微臣覺得還是應該從我們的兵力來推斷。”

    劉文靜這句話給衆人指明瞭方向,陳叔達見到裴寂又要說話,擔心兩人又吵起來,搶先一步的說道:“聖上,微臣認爲劉相國言之有理。楊侗本身就兵力充足,擴軍之後,少說也有百萬之衆,而失去糧食的我們恰恰相反,不但擴不起軍,反而還要裁減軍隊,以保軍隊糧食不斷。這時候,楊侗只須派出十幾二十軍隊,將我大唐軍隊全部牽制在漢水防線,然後分兵打西城、打房陵、打清化和義城、武都等郡,只要巴蜀一失,哪怕我軍在漢水防線抗拒到底,也會餓死乾淨,淪爲孤城的襄陽又何須再打?”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