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隋第三世 >第698章:李元吉職權擴大
    “父皇,殲滅北鎮軍兒臣並不反對,但是與主動進攻隋朝一事。父皇做好準備了嗎?”這時,李建成又問道。

    “這……”好不容易硬了一回的李淵一聽李建成這麼說,又有些後悔自己的一時衝動,沉吟半晌,便問道:“皇兒有何想法?”

    “兒臣認爲主動進攻隋朝的時機尚未成熟。”李建成拋出了自己的觀點,接着說出‘時機尚未成熟’的理由:“我們現在沒有跟隋軍作戰的準備,甚至連最基本的大方略都沒有,各軍之間也沒有多大的聯繫,各軍將領缺少最基本的戰前溝通;要是某支軍隊戰敗,其他軍隊既支援不及,也不敢放下自己職責,而大膽支援;而要是贏了,其他軍隊也會因爲缺乏準備,不敢貿然進兵,導致良機白白錯失。東征失敗,不就是因爲各自爲戰的原因嗎?”

    李淵神情凝重難看,‘東征’讓李唐王朝失去了與隋朝奪中原的最後一次機會,幾乎成爲李淵心中的一個禁忌,他除了把李孝恭甩出來當替死鬼之外,連最基本的戰後總結都沒有。因爲他知道一旦總結原因,所有問題都將由他來承擔。

    “父皇。”李建成語重心長的說道:“東征慘敗的原因完全是我們戰略出現了重大的失誤,或者乾脆說我們戰略不清晰。到底是要東進中原,還是佔領河洛地區,我們自己都沒弄清楚。如果我們當時只是爲了佔據李密南下而空出來的地盤,那就不該讓世民攻打王世充,正因爲世民佔了弘農,威脅到關中和幷州的安全,楊侗纔將目光從李密轉向了大唐。如果我們的目的是消滅王世充,以河洛爲楔子,將隋軍死死釘在關中、幷州,那就不該讓孝恭帶走一半軍隊,而是應該將大軍交給世民,以雷霆萬鈞之勢消滅王世充,然後與南下隋軍作戰,實現徹底佔領河洛的目的;而孝恭這邊,事實上只須一兩萬軍隊,即可佔領李密退走的襄城等郡。但我們主次不分,既讓世民威脅到了關中、幷州,又讓孝恭威脅到滎陽,這才致使楊侗發了瘋。父皇,沒把隋朝納入東征考慮,以及主次不分的模糊戰略,就是我們東征失敗的根本原因。”

    關於東征,李建成老早就都想提出來了,但東征慘敗的核心問題是李淵戰前的戰略思路不清晰,另一方面是李淵在襄陽遙控前方作戰的軍隊,前方將領任何一個大調整都需要通報,只有徵得他的同意才能執行,這種僵化指揮方式的後果是李孝恭全軍覆沒,導致李世民成爲一支孤軍,最終以慘敗收場。正因失敗原因是李淵,所以李建成、李世民、李孝恭等人根本不敢再提‘東征’半句。

    現在隨着時間的推移,東征慘敗的陰影已經淡化,又因李淵頭腦發熱的要去攻打隋朝,李建成生怕舊事重演,便趁這機會提了出來。

    “朕也知道東征之敗是主次不分、四周豎敵、分兵分散所致。”李淵聲音顯得十分低沉、陰鬱,雖然他從來不承認是自己失誤,但心中卻知道,正是他的戰略失誤導致東征慘敗,終使大唐落到這步絕境。

    “父皇,隋唐之戰遲早要打,眼下也確實是個機會,但我們至少要與各軍將領進行戰前溝通,分派任務,好讓大家有一個明確的作戰思路。”

    “皇兒言之有理,以前的錯誤不能再犯。”李建成適時的轉移話題,免去了李淵的尷尬,使他心情稍微好轉,又問道:“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

    “敵我雙方的實力,我們要有明確的認識。首先、朝廷離前線不足兩百里路,要是我軍作戰不利,隋軍很快就會兵臨城下,三峽道中任何一縣失守,朝廷都沒辦法撤入益州,所以兒臣認爲朝廷要迅速離開襄陽。其次、由於各個家族交出私軍的緣故,我們多出四萬多名軍隊,可不管是這些兵,還是之前的兵,多數是新兵;雖不至於人人畏隋如虎,但良莠不齊、號令不統是不容迴避的事實,也許他們會成爲我大唐王朝的精銳,但絕不是現在。第三、我們武器裝備不足,要是沒有足夠的繳獲,幾場戰戰下來,我軍現有武器裝備會出現大損傷,很多士兵將陷入無裝備可用的窘境。第四、我大唐一片混亂,而隋朝卻天下承平,兒臣擔心戰事一起,軍民崩潰。”李建成看了李淵一眼,接着說道:“遷都好理解。另外三個問題,則是說明我們無法持久作戰。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要是沒有把這些問題考慮清楚,我大唐王朝基業將會因這一戰而毀之一旦。”

    李淵明白李建成意思了,那就是唐朝處處不如隋朝,就算消滅了楊善會,如願奪回南陽;就算消滅段德操,佔領南郡,也因爲孱弱的國力,堅守不了許久,最後只能灰溜溜的撤離,既然奪到下守不了,又何必白白犧牲無數大唐將士?與其勞心費神做無用功,倒不如光棍的撤入益州,集中精力處理內政,訓練強兵。

    “可是我們的軍隊和隋朝處於犬牙交錯之狀,尤其是漢水防線上的軍隊被隋軍盯得死死的,要是我們一退,隋軍就會趁機進軍,我軍軍紀不嚴,一定會出現大潰逃。”歸根到底,李淵也沒信心,之所以硬氣的下達主動進攻隋軍之令,完全是逼不得已。現如今聽了李建成的分析,好不容易生出來的背水一戰之雄心,一下子跑得無影無蹤。

    李建成見到父皇發熱的頭腦冷靜了下來,還能夠全神貫注聽取自己的建議,便鬆了口氣道:“父皇,竇相也剛纔也主張遷都,說明大唐王朝再也沒人反對,遷都時機已經成熟,唯一所慮的便是隋朝了。兒臣主張和隋朝和談,以荊州諸郡換取休戰時間,只要協議達成,我們的軍隊便能安然撤出。”

    “可是……楊侗已經佔有絕對優勢,他能答應嗎?”

    “父皇,這其實是一個臨時的停戰協定,並不是什麼盟約,只要時機成熟,我們就能丟掉這個協定。事實上,楊侗消滅孟海公和馮盎聯軍以後,同樣會集中全力來對付我們。而這個停戰協定對我們來說,是以荊北數郡換取軍隊的安然迴歸,只要軍隊在手,我們還能捲土重來,要是失去軍隊,縱然給我們整個天下,我們也守不住。而對楊侗來說,則可以不費一兵一卒拿下荊北。所以這個臨時休戰協定對雙方都有好處,楊侗沒理由不答應。”

    李淵沉思了許久,才嘆息一聲,苦澀的說道:“皇兒說得對,實力不如人,我們得認。東征一役對我們打擊實在太大了,重要是我們內部大亂,我們確確實實需要時間修養,集中精力處理內部問題。這樣吧!派人去洛陽和楊侗接觸一下,先看對方態度,然後再確定是否能夠臨時休戰。”

    說到這,李淵又問道:“你認爲誰去合適?”

    李建成說道:“朝中大臣去了無法做主,甚至連楊侗都見不到。而對方一旦開出多餘條件,出使大臣只能回饋朝廷,請父皇定奪,一來一回耗時極多不說。關鍵是隋軍在這期間有可能發動戰爭,這樣就麻煩了。兒臣認爲兒臣自己是最佳人選,一是能夠見到楊侗,代表父皇全權處理這事,二來也能表示父皇對此事重視和誠意……”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