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隋第三世 >第778章:李世民窮則思變
    楊侗入駐關中、兵進高原,與二吐作戰於積石關且獲得一場酣暢淋漓大勝的消息,很快就傳遍天下,中原殺神再度向世人彰顯其猙獰的獠牙;縱橫高原無故手的吐蕃,就這麼在正面戰場上被楊侗擊敗,曾令大小勃律、女兒國、象雄、蘇毗、附國、彭域等大小國家、部落頭痛無比的支賽當汝恭頓、娘赤桑揚頓、娘尚駒、、葛爾祿西貢、葛爾骨阿多、娘童古、娘赤桑、韋莫耶等等數十名悍將就這麼死在大隋手上,無形中,使大隋在西域的威勢更勝當初,堅定了西域各國進一步與大隋交好之心。而消息傳到中原,大隋上下一片歡騰,也使內外交困的李唐王朝長長的鬆了一口氣。

    要知道,亡了李密之後的楊侗可是擺出了一副誓要滅唐的氣勢,數十萬大軍兵陳邊境,磨刀霍霍,直指荊州、益州,使李唐王朝承受着極大的壓力,但另一方面,隋軍的強勢威脅令李氏父子之間的尖銳矛盾得到了緩和。

    當初李世民擅自帶着軍隊去了宕昌,名義上是去練兵,防禦北方的隋軍,實際上是掌控了幾萬大軍,使李淵奪其軍殺其人、撫軍屬祭亡靈的計劃徹底落空。

    面對數十萬陣亡軍屬的圍宮,李淵迫不得已,只能下達罪己詔,發族撫卹,並且做出了禪位的舉動。對於李世民這個始作俑者,李淵自然是惱火萬分,一方面設陰平都督府,派竇軌去接管駐紮在平武、義城、汶山、金山、普安的三萬精兵,另一方面,李淵又連發十道聖旨,令李世民前往成都接駕,可李世民始終置之不理,尊唐而自立的用心昭然若揭。

    李淵甚至起了親征逆子之心,可是萬萬沒有想到,他本人在入蜀的時候,中了僚人的埋伏,在瀘川合江吃了大虧,損失了數萬精兵,無數財寶和接近百萬石糧食,爲了贖回家眷和李元吉的一隻眼睛,以及安撫僚人,李淵只得傾空了屯積在瀘川城的二十萬石糧食,這本來儲備的軍糧,一下子又就沒有了。

    眼看着李唐高層矛盾即將激化,而楊侗卻在這個時候高調的進駐關中,並且在臨洮、河源二郡屯積重兵,擺出一副南下滅唐的勢頭,面對氣勢洶洶的隋軍,爲使李世民能夠捐棄前嫌,全力對付大隋,李淵只能恢復李世民晉王之爵,並加封他爲徵北大元帥,算是承認他對宕昌數萬大軍的掌控。然而事實又一次出了李淵的意料,楊侗根本就沒打宕昌的李世民,就這麼把大軍開上高原,打吐蕃和吐谷渾去了。

    這讓李淵十分噁心,早知道楊侗是去搞二吐,他就不會冊封李世民,現在倒是好了,李世民能夠以徵北大元帥的名義,堂堂正正的自立。

    宕昌郡良恭縣,是郡治所在,李世民發展起來的八萬,除了侯君集率領三萬大軍坐鎮同昌、劉弘基率領三萬駐紮武都郡外,剩餘兩萬新兵和五千赤甲軍全部駐紮在良恭縣附近,而李世民也沒有住在縣城,他與將士們一起住在軍營內,抓緊時間訓練軍隊。

    白色的帥帳內,李世民負手站在一幅地圖前,沉思不語,儘管他已經遠離了李唐中樞,和朝廷斷了溝通,也斷了情報共享,但他還是能夠從自己興建的情報機構百騎司得到最新的情報。

    將各種零零散散的情報串連起來,李世民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危機,但具體是什麼,目前還沒有疏通。

    “殿下。”這時,一名風姿瀟灑青年文士走了進來。此人名叫褚遂良,乃是晉王府大學士褚亮之子

    最開始的時候,李世民也不像現在這樣,那時候他覺得太子之位離他十萬八千里,也沒那麼多心思。但隨着戰功越來越多、名望越來越高,李世民漸漸發現自己離太子之位沒那麼遠。於是他一改以往的作派,開始惡補政治手腕,學習如何治理天下,並在殷開山、蘇世長等人的建議下,效仿楊侗當初的一閣三館,組建起了文學館,募集一批身懷雄才的文士,這其中,招募到的人才就包含了褚遂良的父親褚亮。

    褚亮祖籍陽翟,後遊歷餘杭郡,聲名鵲起,被陳後主賞識封爲官,陳亡以後,出仕大隋,先後任東宮學士、太常博士,因被楊玄感造反牽連被貶爲西海郡司戶,薛舉起兵後,強行冊封他爲西秦黃門侍郎,參與機密,但是褚亮對殺戮過重的西秦感觀並不好,後來李世民征伐薛氏,褚亮索性帶着兒子褚遂良投奔了求賢若渴的李世民。

    至於褚遂良,也是博學多才、精通文史的人,尤其是寫了一手好字,便是薛舉這樣的武人,也愛不釋手,建國以後,封他爲通事舍人。投到李世民門下以後,被愛好書法的李世民提拔爲參軍事錄事,官職不高,但地位重要。

    李世民回頭見是褚遂良,便笑問道:“何事”

    “殿下,殷長史求見。”褚遂良連忙答道。

    “快請。”

    “喏。”褚遂良連忙退下,將風塵僕僕的殷開山請了進來。

    此時的殷開山堪稱是李世民的蕭何,主管宕昌、同昌、武都三郡的民政,以及大軍喫食用度,每天都忙得焦頭爛額,今天剛從同昌郡巡視回來。他行了一禮:“聽人說殿下一天滴水未進,是不是在擔心荊州那邊,攻打二吐只是隋朝轉移視聽的計策”

    李世民示意殷開山坐下來說,沉聲道:“我總覺得唐隋的休戰協定不可靠,而且楊侗這個時候進軍高原,似乎和我們有什麼關聯。”

    “殿下爲何這樣想”

    “這是楊侗一慣的伎倆。”李世民先是下了定論,而後拿出了證據:“楊侗入主冀州、幽州的時候,人人以爲他會安定人心,恢復二川民事,可他虛晃一槍,一股腦就夠了契丹、奚族,還順勢收復了遼東,讓專注南方的高句麗吃了個大虧;緊接着,始畢大舉南下,大家同樣認爲他的重心是在馬邑,可他偏偏繞開正面戰場,奔襲千里,一口氣拿下了突厥南部汗庭義成城此後的所有戰爭,都是這麼出人意表,讓人措手不及,但不管是我大唐也好,竇建德、李密、梁師都、東西突厥也罷,大家總是因爲內部問題,總會上他的老當。而這一次,我們因爲楊侗上了高原,又開始有了內鬥的徵兆,這讓我覺得我們再次走以前的老路。”

    殷開山嘆息道:“其實我也有這種意識。以隋朝此時之力,根本不需要與我大唐休戰。而且在上一次和北鎮軍對戰中,我們中了水淹之計,導致全軍覆沒,要是薛萬均順勢南渡,淅陽、西城、房陵三郡盡歸隋朝所有,甚至能夠兵臨襄陽城下,聖上唯一的辦法就是讓荊王李孝恭從舂陵來援,大軍倉促西進,這將給了南陽楊善會破敵之機,要是李靖再從南郡北上,不管是奪取夷陵,還是兵困襄陽,聖上和太子都不可能逃過一劫,可這麼好的機會,楊侗卻白白放過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