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漢末大明星 >第六十九章 把酒論世(上)
    郭嘉一拍額頭,一副不忍直視的樣子。只是這時他再也坐不住了,非常不情願的站起身來,對着張平拱了下手,然後說道:“此次是郭某輸了,願賭服輸,公子有事,旦請吩咐。”

    張平哈哈一笑,親熱的拉着郭嘉的手,將其按着坐下,“小嘉休要如此,你我不過玩笑耳,不用當真,不用當真。”

    郭嘉聽了卻是不幹,“願賭服輸,輸了就是輸了,哪有當玩笑的道理,郭某願賭服輸。”

    張平看着郭嘉一副故作好漢的樣子,就想笑,“好好好,只是我還沒想好要小嘉你做什麼,且先記着,待我想好了再說不遲。”

    郭嘉也是鬆了一口氣,他還真怕張平故意提出什麼故意整他的要求來,比如學狗叫什麼的,那他當真是無地自容,當下一抱拳點頭認道:“好,那便依公子所言,且先記下,待公子想好了再吩咐郭某。”

    “好說,好說,”張平灑然一笑,招呼三人,“來來,喫酒喫酒,三位都是潁川學宮的高才,黃某佩服不已,我敬三位一杯。”

    毛玠、辛毗、郭嘉三人連稱不敢當張平如此稱呼,紛紛舉杯。三人經此一事,都對張平佩服不已,張平也接着機會與三人親近,就連與張平不對付的郭嘉對他的態度也是和緩了不少,雖仍算不上親近但已經將先前的芥蒂消融彌耳。

    張平與三人談天說地,拉近關係,從中張平倒是打聽到不少潁川學宮的消息。

    潁川學宮的因爲乃是四大世家創立,多數弟子都是四家子弟,只有少部分弟子是像毛玠、辛毗、郭嘉這樣的外姓弟子。四家子弟雖然表面看似與這些外姓子弟相處融洽,但實際上卻對外姓子弟頗多排擠。就連學宮中有些授業先生也頗爲偏向四家子弟,對他們這些外姓弟子很是苛刻。

    潁川學宮並不對外招生,想要入學學宮,須得獲得四家中人的推薦,或者學宮先生的推薦,持有推薦信方能入學。而四家中人,尋常難見,因此,外姓子弟想要入學潁川學宮並不是容易的事情。毛玠三人也是多番波折,方纔得以入學。

    潁川學宮目下有弟子五十餘人,五位先生,陳、韓、荀、鍾、司馬五位先生所授各有不同,陳家先生所講乃是儒家經典要義,辛毗專擅此道;韓家乃是法家世家,因此所授多是法家精要,毛玠對韓家先生的課很是喜歡;荀家先生所授乃是韜略謀劃,郭嘉最喜此道;至於鍾家所授詩詞歌賦都非三人所喜,但四大家子弟倒是頗多愛好之。至於唯一的外姓司馬先生,所授的多是奇門、數術等雜學。

    張平聽了三人的介紹,頓時對潁川學宮失去了興趣,潁川學宮更像是一個四大家的私學,培養更多的是其家族子弟。這樣的學宮,張平就是去了,怕也招攬不到什麼人才,畢竟這些人才不愁未來的出路,有四大世家的底子,在這樣一個沒有科舉,需要舉孝廉的時代,四家子弟幾乎壟斷了上升的通道。

    說到這裏,不得不說一下漢朝選拔官吏的制度體系,自漢武帝元光元年以來,整個大漢朝所實行的都是察舉制的官吏選拔制度。他主要是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並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覈再任命官職。察舉的科目可分爲歲科與特科兩大類。歲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祿四行;特科是指特別恩詔。其中以歲科爲先,而孝廉乃是歲科中最爲最重要的。孝廉有孝子廉吏之意。孝是指孝敬父母;廉是指清廉勤政。漢代孝廉,大部分是通儒學的高官及富豪子弟。舉孝廉之後,前程遠大,升遷較快。孝廉出身的官吏,更被認爲是正途、清流,很被看重。

    因此四家子弟張平是從沒想過的,這些有着光明正大前途,看得見未來的子弟,怎麼可能會投奔自己一個小小的發賊。因此張平從一開始打的注意便是那些寒門中的有識之士,即便是這些寒門子弟,怕是對自己也是多有不屑的,張平只能努力努力再努力。譬如眼前這三位,張平不由眼睛打轉,思考着如何能將這三位綁到自己的賊船上。

    因此,四人說着說着,張平便將話題引到了時事上來,不動聲色的試探道:“不知三位對當今天下如何看?”

    此時三人被張平說的興起,正是酒酣情熱之時,辛毗當先說道:“當今天下,黨錮不斷,老臣寒心,人心渙散,更何況宦官當權,把持朝政,賣官賣爵,真乃我士人之不幸;更何況近年來災禍連連,更有妖邪作祟,兵災四起,當真是內憂外患,國之不幸啊。”

    張平看到毛玠聽了在一旁點頭,郭嘉皺眉不語。張平對辛毗的評判也是點頭,只是其中有些許讓他詫異之處,他原以爲這些人出身寒門,當是會更關心百姓疾苦,然而辛毗完全在批評朝綱,說的是天災人禍,對天下大亂,民不聊生隻字未提。

    張平也是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狀,“是啊,如此之世,要如何才能撥亂反正,還天下太平啊。”

    辛毗聽張平發問,接着說道:“此時就需我輩士人團結一心,上書天子,解除黨錮,任用賢能,內除奸吝,外懲宵小,施行仁政,救治災患,如此方能還天下一個太平。”

    毛玠確實不同意,立馬反駁:“如此大亂之世,豈可再行仁政,當是以雷霆手段,懲奸除惡,平定叛亂,立法制刑,以嚴苛的法度,明典重刑,約束規範世人,警戒宵小,如此才能治太平之世。”

    張平聽了二人的說法心裏不由搖了搖頭,這毛玠、辛毗二人果然是一個儒家,一個法家,一個要以仁德治天下,一個要以法度制天下。可惜二人還在將希望寄託在靈帝身上,怕是所託非人,可笑至極,如此亂世,這天下都將不再爲劉姓所有,又何談撥亂反正,懲前毖後呢?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