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少生氣的智慧 >第一節 抱怨是個打氣筒
    如果我們正走在街上,突然下起刮颱風下暴雨時,把帶着的雨傘撐開就夠了,犯不着去說:“該死的天,又下雨了!”這樣說沒有什麼好處,只會讓自己的心情變壞。如果我們換一種說話方式:多好的一場雨啊!這樣說對我們自己有好處,同時也可以把快樂傳遞給別人。

    “真倒黴,又塞車了”“可惡的主管,明知我不擅長交際,竟然還把我派到業務組”……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抱怨,他們好像從來就沒有過順心的事、順利的時候,無論在什麼時候你與他們在一起,都會聽到他在不停地抱怨。

    我們周圍有很多這樣的人,高興的事他拋在了腦後,不順心的事他總掛在嘴上,翻來覆去,把自己搞得很煩躁,把別人也搞得很不安。其實他們所抱怨的事也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在日常生活中是經常發生的一些小事情,其他人也會遇到,但明智的人會一笑置之。

    而下面故事中那位服務生的心態,則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用餐的客人問服務生:“明天天氣預報如何?”

    服務生肯定地說:“會是我喜歡的天氣。”

    客人不解地問:“你怎麼知道正好是你喜歡的天氣?”

    服務生同答說:“我發現環境不是經常能如我意,所以,我便學習歡喜地去面對我所遇到的一切。因此,明天天氣一定是我喜歡的。”

    你的態度決定你的心情,甚至改變你今天的機遇,改變你的命運。要知道。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常常發生,我們不可能保證事事順心,要坦然面對,別把一些垃圾總堆在心裏,抱怨放在嘴上。

    抱怨是精神的烈性毒藥,它使快樂不能產生,並且使成功的力量逐漸消耗殆盡,最後形成惡性循環。自己並沒有多大本領而經常抱怨別人的人,幾乎不可能與別人相處得好。

    找人傾訴抱怨,本來是一件很自然的情緒宣泄方式,但無度地抱怨,不但不能緩解煩惱,反而放大了原來的痛苦,陷入滿腹牢騷、抱怨不休的惡性循環之中,於事無補。衡量抱怨是否過度,主要看抱怨之後的行爲,如果抱怨完之後讓你心情舒暢並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那就是有效的發泄;如果只有抱怨而不想怎麼解決問題,那就是過度的,需要警惕陷入負性情緒。

    有些人經常把不幸的事掛在嘴邊。他們在逆境中總是固執地認爲是命運在這裏與自己過不去。他們的抱怨總是過分強調外在因素,而未能從自身主觀因素上查找失誤的原因,而對於不幸的命運,越是抱怨,就越覺得痛苦。

    有一個人極不滿意自己的工作。

    一次,他憤怒不平地對朋友說:“我的上司一點也不把我放在眼裏,改日我要對他拍桌子,然後辭職不幹!”“你對那家貿易公司完全弄清楚了嗎?對於他們做國際貿易的竅門完全搞通了嗎?”朋友反問道。“沒有!”“古人說‘君子報仇三年不晚’。我建議你還是好好地把他們的一切貿易技巧、商業文書和公司組織完全搞通,甚至連怎樣修理影印機的小故障都學會,然後辭職不幹。”朋友說。

    那人覺得朋友的“建議”有道理——以公司做免費學習之所,什麼東西都通了之後,再一走了之,爲此不是既出了氣,又有許多收穫嗎?自此,他默記偷學,甚至下班之後,還留在辦公室裏研習寫商業文書的方法。一晃一年過去。一天,那人和朋友又見面了。朋友問:“你現在大概把公司的一切都學會了,可以準備拍桌子不幹了吧?”然而,那人卻紅着臉說:“可是我發現近半年來,老闆對我刮目相看,最近更總是委以重任,又升官,又加薪,我已經成爲公司的紅人了!”

    愛抱怨的人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很少反省自己的責任,大多數情況將原因歸咎於外部或他人。抱怨較嚴重時,就可能陷入病態。此外,喜歡抱怨的人還會受到更多的不良身體症狀的困擾,比如焦慮、失眠等。

    滿腹牢騷是無濟於事的,要抱有正面的態度。心理醫生指出,抱怨是一種情緒發泄,有不滿情緒過於壓抑不行,但發泄過度,沒完沒了抱怨也同樣不好,非但解決不了任何實際問題,還不能達到宣泄情感、令人心情愉快的目的,反而會讓人陷入負性情緒裏。

    抱怨是很多人生活的常態——工作、家庭、人際、天氣、交通……這些都是抱怨的對象。抱怨的人是不快樂的,他永遠只會在不快樂的出發點原地打轉,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思維和行爲上需要的改變。抱怨最大的作用是把自己弄得氣鼓鼓,氣壞了自己,沒有一點好處。

    <br /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