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北雄 >第1158章風潮
    禮部尚書李綱和剛剛回京不久的禮部侍郎劉洎兩人一道入到太極殿中。

    李破在殿上擡起頭,招手讓施禮的兩人入座。

    兩人屁股剛捱上座椅,李破便道:“長安書院之事你們都聽說了吧?”

    劉洎回來沒幾天,他和長孫順德兩人在上黨算是過了癮,領兵把上黨掃了一遍,平定亂象,整肅官場,弄的一身血色。

    他們離開的時候,上黨官民估計是額手相慶,就差放鞭炮了。

    不過對於朝廷來說,兩人卻是有功,要在他們爲官資歷上劃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今年年末賞功,少不了他們兩人一份。

    劉洎回到長安後休息了一段日子,這纔剛到禮部上班。

    長安書院的事情他自然是聽說了,可他剛剛上衙坐班,這種事找不到他頭上,所以他看了看李綱,也就沒急着說話。

    李綱暗自嘆了口氣,重又起身施禮道:“茲未戰也,先起風波,未能料在事先,臣之罪也。”

    李破按了按手,示意他坐下說話,神態緩和,並不是有所惱怒的樣子,“錯不在你……再者說了,讀書人論及時政,言說利弊,有所見解,應該說是好事。

    總比那些讀書只爲求取富貴的人強吧?”

    李綱好似早有預料會是這樣一個結果,所以點着頭重又坐了下來。

    劉洎則有些詫異,這麼輕描淡寫嗎?他愣了愣神,心說陛下如此開明,真是社稷之福也。

    這方面李綱比劉洎體會要深刻的多,科舉泄題一案至今沒個結果,皇帝卻很有耐心,也能體諒臣下們的難處,只這一點在晉末以來的君王身上就屬於難能可貴的品質。

    更何況這幾年皇帝治理天下一直都是不驕不躁,足以稱得上一聲聖明天子了。

    ………………

    長安書院一事,還是因長安祭酒李玄道等人而起,在長安書院辦起了文會,並廣邀南北文人才子參與,最後擺起了擂臺……

    眼見大家火氣越來越盛,他們又懇請朝廷出面緩和。

    禮部這邊反應有點遲鈍,沒辦法,也不能怪李綱等人不夠敏感,主要是京試馬上就要開始了,禮部上下都在準備大考諸事,加之還有亂七八糟請託求情的,也就顧不上其他的了。

    中書那邊反應倒是快,其實還是因爲那邊有些人和長安書院來往比較多些而已。

    岑文本和孫伏伽身份都不一般,不但在文壇之上佔有一席之地,而且分屬南北,想來他們一露面,這些南北士子見到他們,些許意氣之爭還不是人到即安?

    可這兩位到了書院,正逢書院中人們議論時事。

    這無疑是文人們的主戰場之一,之外什麼詩詞歌賦,評論古今人物等等,也是他們的主要話題。

    平時大家會謹慎一些,只不過現在刺刀見紅,談論起時事難免有人信口開河。

    而且不管什麼時候,能訴諸於口舌的東西都很多,尤其是如今,舊朝漸遠,新朝初立的階段就更是如此。

    年輕的士子們熱血上頭,指摘舊朝之弊,宣揚新朝之明,那怎麼能顯示出他們的本事?很多人都覺得只有反其道而行之,才能收一鳴驚人之效。

    年輕人就是這個樣子,不夠謹慎,總想特立獨行,邀名於外,只有付出了足夠的代價,纔會曉得世道之險惡。

    這本不算是壞事,年輕人若不如此,暮氣沉沉的又叫什麼年輕人?

    可要是時機不對,那些不夠理智的年輕人便會付出他們難以承受的代價……

    長安書院中的論戰就是如此,南北士子們碰出了火花,一些人腦袋一熱,便拋開了諸般顧忌,只想在論戰中壓倒對方,絲毫也沒顧忌會造成怎樣的後果。

    尤其是年輕士子受限於其年紀,眼界,人生經驗等等,其實並無多少新鮮而有見地的觀點,大多隻是求個標新立異罷了。

    待到詞窮之際,便把長輩們私下裏說說的東西拿出來用到爭論當中,那就更增添了幾分危險。

    當話題來到選才之制上面,已如風中之懸線,一旦爲有心人所用,後果不堪設想,累及自身都是輕的,禍及家族也不是不可能。

    岑文本和孫伏伽到時,文會已開了兩天,長安書院的教授們並未能引導輿論,平息士子們的紛爭,反而有越演越烈之勢。

    這事長安書院的人確實要負有主要責任。

    讀書人聚集於京師準備大考,他們眼見於此,便選了一些名聲大的,才學高的,家世足夠的士子來參加長安書院文會。

    等到士子們漸漸分成了兩派,他們還沒有意識到危險所在,反而從中推波助瀾,想讓年輕人們儘量展露才華,要的其實就是鞏固長安書院在文人中間的地位而已,絲毫也沒有顧及會不會影響到將要到來的京試。

    直到局勢愈演愈烈,他們根本無法控制的時候,這才感覺要糟,求助於朝中。

    岑文本和孫伏伽本來沒當回事,不過當他們到來之時,論戰已涉及到選才之制這種關乎於年輕人們命運的話題。

    場面那可就厲害了……

    比如說北人士子大多默認前隋時創立科舉選才之制,但江南的士子可不這麼認爲,他們覺得南齊時,便有課考之說,那纔是科舉的源頭。

    而且梁陳兩朝都有所延續,你們北人驕傲個什麼?明顯那是咱們有所創新,你們只知道拾人牙慧,卻還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樣,觀之實在令人生厭。

    話題接着又偏了一些,有那江南才子指出,前隋立下科舉,還不是爲了對付以關西世閥爲首的北方世族?

    然後還憤憤的加上一句,前隋時科舉不像樣子,咱們江南有識之士都不帶去參加的,選出來的那些什麼秀才進士,到了咱們南邊,誰會多瞅他們一眼?學識估計連咱家的書童都不如。

    要說前半段還有些根據,不能說胡言亂語的話,那麼後半段就屬於大放厥詞的範疇了。

    孫伏伽,房玄齡,許敬宗,杜氏兄弟等人都是前隋選才的產物,他們大多出身庶族,真正位於九品之內的人極少,而且確實多爲北方人。

    可以說前隋開科取士弄的極其拉胯,可選出來的那些人都很有才能。

    其中一大部分湮滅在了隋末亂世當中,可活下來的人各個都很了得,也正是隋末亂世,給予了他們極爲難得的機會,如今位列朝堂之上的很有那麼幾位。

    年輕人激切之下說話不過腦子,一下就把這些人給帶了進來,只要有那麼一位兩位跟他較真,他這一輩子也就毀了。

    而出格之處不止這些,江南士子對科舉的態度也漸漸流露了出來,他們自己其實沒什麼固定的觀點,可他們家中長輩不看好科舉的卻是大有人在。

    於是他們論辯之時引經據典,把察覺制也拿了出來做比,漸漸的有人說出的觀點就極端了起來。

    認爲將要到來的京試很難保證公正,聽說還要弄出什麼南北二榜,顯然是爲了維護北方士子的利益……

    很難說其中是不是有人心懷叵測,從中推波助瀾所致,可輿論就是這樣,江南士子能來到長安書院參加文會的,都是此次京試的精華所在。

    他們口中所言傳出去了,定然會引導風潮,換句話說,京試還沒有開始,就已經有人在質疑大考的公正性了,你說糟糕不糟糕?

    孫伏伽和岑文本沒有料到情形這麼嚴重,也只是想擺出一副前輩高官的架子,轉圜一下也就成了。

    可風評即起,南北之人論戰正酣,火氣旺盛。

    兩位高官的到來,確實讓大部分年輕人們有了遲疑,可有些人卻興奮了起來,覺得是揚名於世的大好時機。

    陸續站出來與兩位高官論辯。

    岑文本和孫伏伽倒是很鎮定,一一解答,旁邊又有長安書院的人相助,哪裏會讓年輕人佔了便宜?

    這不能說是什麼論辯,只能說是坐而論道,以岑文本,孫伏伽之才,對這些年輕的士子是降維打擊。

    辯論?哪有誰能跟他們辯論,只一個身份就相差太遠,能下場跟你說兩句,那就是給足了面子。

    可說回來了,若是之前兩人早點過來,也許真就能把這場論辯變成年輕人在高官面前展露才學的場面。

    不過他們來的晚了些,味道也就不對了。

    南北兩邊的士子火氣正盛,他們不想見到兩位高官和稀泥,而是想讓兩位高官把事情講清楚。

    比如說爲什麼會分南北兩榜,又比如說之前地方科舉應試那般混亂,朝廷怎麼保證選出來的人就能讓大家心服口服?

    再有更深刻一些的,用科舉制度來代替察覺,真的能成嗎?前隋時的例證不要太多,朝廷又是怎麼個說法?

    你一言我一語間,兩位高官漸漸成了衆矢之的。

    一天下來,岑文本和孫伏伽兩人非但沒有安撫住士子的情緒,兩人之間反而意見有所不合。

    結果令人瞠目結舌,兩位高官竟是把這種論辯帶回了朝堂,李破聽聞的時候也有點愣神,我的天,這是岑文本和孫伏伽幹出來的事情?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