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萌軍風雲 >第一百九十一章:戰滿洲:天鳳朝的統一之戰(十六)
    又往前走了一段距離,仍然沒有看到日本軍隊。

    葉雲飛疑惑地問那幾名先前的逃兵:“離日本軍隊還有這麼遠嗎?你們剛纔是怎麼看到的……”

    那幾人很不好意思地回答:“我們就是遠遠地看到了日本人的軍旗……”

    葉雲飛在心裏罵了一句。

    空中“嗖”地一聲,不用問,又是王婭喬這妹子回來了。

    王婭喬一落地就道:“我看到了,確實有日本軍隊……他們好象是迷路了,我看到他們躲在一個背風的山坳裏,架設了防禦,沒有馬上要動身的意思。有幾個軍官模樣的拿着地圖在嘰哩呱啦爭論……”

    “你看到?”

    “是啊,”王婭喬道:“日本人還算謹慎了,除了哨兵,還派了幾個紙梟飛在空中警戒。不過她們沒我飛得高就是了,我在上面看了一會,沒有發現我……不過上面實在太冷了,所以我就回來了。”

    “喔?辛苦了,婭喬。”

    葉雲飛在心裏算計起來。

    他心裏其實真是不太緊張的。

    爲什麼?

    因爲之前的情報很明確地提到了,這次配合滿洲軍參戰的是日本的第四師團。

    哪怕在後世,這個第四師團也是很有名的。

    第四師團又名大阪師團、“商販師團”,編組地:大阪。是日軍17個常備師團之一,是陸軍的甲種師團。

    但根據日本軍事歷史學家關幸輔的說法,它的實際作戰能力並不高,大。

    大阪第四師團成立於1888年,士兵主要由大阪的菜販走商組成,是日軍中的資格最老的師團之一。

    這支部隊下轄四個聯隊,配備了一流的武器裝備,堪稱日軍“精銳”。

    然而它成立沒多久,“窩囊廢”的名聲就傳遍了整個日軍。

    尤其是第四師團的核心部隊——第八聯隊,獲得了“敗不怕的八聯隊”綽號。

    曾經,第四師團二等兵松井在大阪市中心闖紅燈,結果和警察發生衝突,師團長寺內壽一爲了“維護大日本皇軍的尊嚴”,毅然帶兵砸了警察所,史稱“大阪Go-Stop事件”,第四師團在日本國內的“武勇”可見一斑。

    後世蘇聯與日本在中蒙邊界的諾門坎地區發生戰爭時,關東軍下令駐紮在僞滿洲國北部的大阪、仙台兩師團緊急動員,增援前線。

    仙台師團(即第二師團)接到命令後,強行軍4天從海拉爾趕到諾門坎,抵達戰場當天就投入戰鬥,但很快就被蘇軍打了個落花流水。

    與此相反,第四師團的出動命令雖然下達,卻遲遲不動。原因是動員令下達後,師團內的疾病患者激增,放眼望去,滿營都是因爲五花八門原因要求留守的官兵。

    激動的日軍聯隊長在狂怒之下,親自坐鎮醫務室參加診斷,這才勉強組織好部隊向前線進發,“聯隊長改行當大夫”的笑話也就此在日軍中流傳開來。

    然而事情並沒有結束,第四師團的士兵們又耍起了新的花招——消極怠工。

    從海拉爾到諾門坎,第二師團走了4天,第四師團卻整整走了8天,而且大量人員掉隊。

    湊巧的是,第四師團先遣隊到達前線的當天,蘇日宣佈停戰。消息傳來,掉隊的第四師團官兵彷彿吃了大力丸一樣迅速跟了上來,連留守的官兵也有不少“帶病”趕赴前線,一邊還在萬分懊喪地抱怨居然沒有機會打上一仗。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返程的時候,齊裝滿員、精神飽滿的第四師團,成了日軍中最威武的部隊,而率先趕到戰場的

    第二師團卻丟盔卸甲、傷兵滿營。關東軍負責新聞宣傳的軍官實在看不過去,提起筆把日軍報紙呈上審查的《我無敵皇軍第四師團威勢歸來》新聞標題改了一個字,變成了《我無傷皇軍第四師團威勢歸來》,拐彎抹角地嘲諷了這支“軟蛋”部隊。

    到後來,每次戰鬥,對手一聽對手是“大阪師團”,往往士氣大增,搶着和第四師團交戰。

    剛到前線的第四師團猝不及防,接連吃了幾個窩囊的敗仗,甚至牽連了友軍,以至於友鄰部隊向十一軍司令部抱怨:“有第四師團參戰,本來能打贏的仗,因爲敵軍士氣大振,也會打輸……”

    自此,日軍第十一軍指揮官只好讓第四師團專心在後方“待機”了。

    曾有一次,第十一軍司令官阿南惟幾不信邪,派第四師團在會戰中打主攻,結果第四師團剛一上場就被趕了出來,全線潰敗。

    鑑於會戰中的表現,第四師團成了日軍的“喪門星”,哪個軍都不要它,大本營只好將其改爲直轄部隊。

    這下第四師團的兵有的吹了:“老_子當兵就在甲種師團,開戰時屬於關東軍——精銳,仗打起來在十一軍——還是精銳,最後十一軍裝不下我們了,只好改大本營直轄……”

    後來日本戰敗時,第四師團正在泰國的曼谷附近休整。

    與其他不肯接受戰敗命運的日軍部隊不同,第四師團的投降與回國進行得異常順利。

    當全體面色紅潤、身體健康的第四師團官兵出現在日本港口時,本土那些營養不良、形容枯槁的日本人都十分喫驚。

    統計下來,第四師團是日軍南方軍中戰死最少、裝備物資保留最完整的部隊。

    美軍對這個師團的評價是“愛好和平”。

    而第四師團回國後,也馬上體現出這一特點來,回國後第二天,就有官兵跑到美軍兵營前,整齊地擺開攤位,兜售起戰爭紀念品來。

    第四師團爲什麼在日軍中這樣獨樹一幟呢?

    司馬遼太郎認爲,這是大阪的獨特文化造成的。在古代日本各地,基本的社會結構是農民依附於擁有土地的諸侯(即大名),而諸侯服從於天皇。這種長期不變的社會結構導致日本形成了上下級關係嚴格,富有服從精神的文化特點,也是二戰中日本軍隊普遍狂熱“效忠天皇”的心理基礎。

    然而大阪卻有些不同,這個地方是著名的商業城市,居民多與商業有關,對大名的尊重十分有限。

    反之,圍繞着苛捐雜稅等問題,大阪人幾百年如一日,不斷和大名鬥智鬥勇、討價還價,所謂忠誠,那就更談不上了。

    於是,天皇在大阪人心目中的地位也與其他地方不大一樣。

    雖然在二戰中,出身於大阪的士兵也受到了軍國主義的蠱惑,然而大阪人卻不會急着去“爲天皇而死,爲大日本帝國而死”,能不死還是不死。看待上級命令,出身於大阪的官兵也習慣“討價還價”、“斤斤計較”,不會像其他部隊那樣閉着眼睛執行到底。甚至第四師團內部還制訂了所謂“無益的犧牲不要付出”、“不合理的戰鬥不要參加”、“窮途的敵軍不要追”的“三不要”原則。

    ……

    對這去後世聞名狹爾的日本第四師團部隊,葉雲飛心中是好奇多於緊張,之前就想過能不能有機會碰上見識一下,現在這麼巧,真的面對面碰到了。

    這時,遠處傳來隱隱的引擎轟鳴聲,‘機械化集團部隊’的妹子們趕到戰場了。

    吳佩芙與馮玉香一路緊趕慢趕,終於見到平安無事的葉雲飛,一顆緊張的心才終於放下。

    爾後,張笑鈴等一幫‘眼鏡蛇特種部隊’的妹子,也紛紛趕到,葉雲飛手中的軍力,至此集結完畢。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