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逍遙侯 >第1341章 登基
    時間過得很快,眨個眼的工夫,便到了登基大典的當天凌晨。.biqugev

    今天的大事特別多,李中易早早的起牀,漱洗沐浴之後,換上了袞冕,先去太廟祭祖。

    李中易的爺爺,叫李寒食,也就是生於寒食節這一天,遂起名爲寒食。

    李中易的曾祖父,叫李楠,原本是個孤兒,又是乞丐。只是因緣巧合,原本沒有名字的李楠,被一位老郎中收爲養子,這纔跟着一起學了中醫。

    至於,李中易的高祖,連李達和都已經說不太清楚了。不過,據孔昆的考證,李中易的遠祖應該是李淵的第六子,荊王李元景。

    嘿嘿,改朝換代的天子,必是天生異象,貴不可言。

    不管李中易自己信不信,反正家譜上寫的遠祖便是李元景,也就是唐太宗李老二的同父異母弟弟。

    李中易既然當上了皇帝,他們老李家的列祖列宗,就都獲得了追封。

    至於李達和,那必然是內定的太上皇,而薛太妃則即將正式成爲強漢朝的皇太后。

    有人擔心李中易父子見面會很尷尬,便建議將準太上皇李達和,遷去西京洛陽定居。

    李中易和李達和的感情極深,他不樂意爲了區區禮儀上的小事,而影響了父子之間的感情,便將那份奏摺直接留中不發,只當沒這回事的。

    通進銀臺司改制之後,所受到的奏章一律先交到李中易的內書房,由李中易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再發交內閣去處理。

    李中易留中不發的奏章,內閣的相公們哪怕已經知道奏章的內容,也只能乾瞪眼的無可奈何。

    不誇張的說,通進銀臺司改由李中易直管,大大的加強了皇權的集中優勢。

    祭過太廟之後,李中易在禮部官員的引導下,乘坐御輦趕去南郊外的祭壇,好好的祭祀了一番天地。

    時當正午,太陽光芒最亮,能夠直射到大慶殿正殿臺階上的時候,喜慶莊嚴的音樂奏起,李中易在迎駕使孔昆的引導下,緩步走進正殿,坐到龍椅上。

    正殿內外早已肅然地站滿了文武百官,全副武裝的衛士們鎧甲閃爍,儀仗馬匹和儀仗,以及彩車彩御輦分列兩旁,彩旗獵獵作響。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在贊禮官的引導之下,文武百官們神情肅穆的行三拜九叩之大禮。

    “衆卿平身!”李中易已經出了好幾身熱汗,只是今天的日子極爲特殊,哪怕他再不耐煩,也只得暫且忍耐。

    新君登基禮成之後,迎駕使孔昆手捧詔書,高聲宣讀浩蕩之皇恩,一爲封賞,一爲大赦。

    不出羣臣之所料,李達和被冊封爲太上皇,薛太妃被冊立爲皇太后,至於李七娘等人,則按照各自的位分,各有封賞。

    按照慣例,李中易正式登基之後,爲了方便天下人避諱,就把大名改成生僻字,叫作:李燚。

    也就是說,從今日起,燚這個字,就變成了李中易的專用字。誰敢用這個字,給自家的娃兒起名字,就等着掉腦袋吧。

    之所以是燚字,主要是經過儒學大師們的考證,前朝大周尚木,木生火,所以,本朝尚火德。

    等李中易駕崩之後,讀書人在正式場合提及他的時候,都必須是三擡的提法,即:我太祖x皇帝。

    這裏的太祖就是廟號,這裏的x皇帝,要看接替李中易即位的那個兒子,給他起什麼樣的諡號了。

    一般而言,開國之君的諡號,要麼是高皇帝,要麼是武皇帝。

    比如說,明朝朱棣登基之後,大臣們在奏章中,或是正式場合裏,提及朱重八的時候,都要說:我太祖高皇帝。

    令大家比較詫異的是,李中易的兒子們,包括最年長的李繼易在內,不僅沒有封王,甚至連爵位都沒有。

    此前,李中易封賞的所有爵位,都堅持着同一個原則,即:無軍功者,不授爵!

    原本,大臣們以爲,李中易的兒子們,屬於例外的情況,應該個個封王。

    然而,大家萬萬沒有料到,李中易對於無軍功不授爵的基本原則,看得如此之重。

    李中易的大賞天下,有着諸多的講究,文臣無法賞爵位,就只能賞錢。軍隊裏的軍官們,個個拿着高薪,並不缺錢。除了每隊官兵賞一頭羊之外,就按照各自的軍功,一一封賞爵位。

    其中,封侯的共有九人,包括楊烈、廖山河、馬光達和劉賀揚等人在內,都正式成了強漢朝的侯爺。

    至於,爵位最高一級的王爵,以及次一等級的公爵,則無一人獲封。

    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王爵和公爵,在強漢朝屬於極其特殊的爵位,非殊功者,不賞!

    等到天色已經黑透之時,整個登基的儀式這纔算是結束了,身穿十幾層袞冕的李中易,趕緊回到後殿,脫了厚實的禮服,換上了舒適的常服。

    挺着大肚子的李七娘,看見李中易急急忙忙的樣子,不由撫摸着肚子,笑着打趣說:“小東西,你瞧瞧,都快把你爹爹熱暈了。”

    李中易哈哈一笑,湊過去撫摸着李七娘的肚子,笑眯眯的說:“小東西,快點出來吧,爹爹我等着抱你呢。”

    李七娘心裏有數,由於柴玉娘一直不肯就範,儘管今天是大喜的日子,李中易的心情其實很一般。

    按照常理,皇帝登基後的頭等大事,除了冊封太上皇和皇太后之外,便是冊立中宮皇后。

    然而,柴玉娘一直沒有原諒李中易的篡位行徑,死活不肯配合。這麼一來,側立中宮皇的典禮,只能無限期的延長了。

    改朝換代之後,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包括李繼易在內的諸位皇子,竟無一人被封王,唐蜀衣難免很有些遺憾了!

    在唐蜀衣看來,年紀最長的李繼易,本應該第一個封王。

    不過,既然孩子們都沒封王,唐蜀衣哪怕再不滿意,倒也可以接受。

    客觀的說,李中易總結過歷代的立儲得失,他發現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其實是:早立太子的弊端,遠多於收益。

    其中,最容易出現父子相殘的狀況,便是:太子已壯,而父未崩!

    ps:票差很遠,加更先送上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