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相寶 >第169章 羊皮經書
    紙張的發明,是華夏民族對全世界文明發展的一次巨大貢獻。

    十二世紀造紙術傳到歐洲之前,他們使用最多的是羊皮紙,也就是常說的羊皮卷。紙張進入歐洲,可以說間接促進了歐洲文明的進程,直接帶動十四世紀開始的歐洲文藝復興。有了這些造價便宜,攜帶輕便,又不像莎草紙那樣印墨的紙張,那些藝術家們終於可以盡情的潑墨揮毫,聚彩凝色。

    在此之前,歐洲貴族使用最多的是“皮紙”。

    小科普一下,羊皮紙並非“鞣製羊皮”,而是用物理手段獲得的紙張。

    皮紙不是紙,而是動物的皮,工匠們將羊皮(或小牛皮、鹿皮、豬皮)等,在木框架上拉張到極致,用刀削薄(除去內外皮和油脂),乾燥而成的片狀物,就成了羊皮紙。

    皮紙中,最高檔的是小牛皮紙,其次是鹿皮,第三才是小山羊皮,這三種紙都可以被許可用來記錄宗教、皇庭、議會等事宜。

    豬皮紙不行,只能用做低等的商人記賬本或者平民教學本。

    小牛皮、鹿皮非常難得,因此,在中世紀之前,歐洲教會大量使用羊皮紙記錄經文、教義,聖人語錄等。

    盧燦所見到的這卷經書,質地就是小山羊皮紙。

    一卷,安置在一方櫸木匣子中。

    “可以看看嗎?”盧燦蹲下來,看了眼攤主。

    攤主是一位帶着無框眼睛的中年人,濃濃的書卷味,棕色長髮,向後梳起,坐在毯子一側,正在啃着麪包,腿側還放着一盒牛奶。

    這個攤位上,書籍並不多,只有二三十本,凌亂的攤開,最邊上還有一沓A4紙紮裝訂成的手抄本,不知道是教案還是手抄書,字體很工整。

    攤主努努嘴,示意盧燦可以上手。

    歐洲舊貨市場可沒有放大鏡、手套、電筒這麼多的規矩,盧燦直接伸手,將櫸木盒子挪到身前,然後拿起這卷山羊皮,放在地攤上,用櫸木盒蓋壓住一端,將另一端慢慢展開。

    對羊皮紙的鑑定,盧燦還真的沒什麼經驗——這還是兩輩子第一次上手呢。但他能感覺到,這卷羊皮經書,有着相當的古意。

    極有可能是中世紀流傳下來的好東西——中世紀已經有紙張但依舊有些人喜歡用羊皮紙,尤其是教會等機構。譬如英國議院到現在還在用羊皮紙記錄重要會議內容。

    這卷羊皮經書,其風格很像海島風格手稿。

    海島風格手稿是宗教經書中的傳奇之作。在公元六世紀到九世紀之間,一批傳教士隨着日耳曼人進入英倫三島傳教,設立寺院,廣收信徒。

    在此期間,很多傳教士在羊皮捲上抄寫聖經福音。爲了更好的宣傳主的福音,這批手稿裝飾風格極其華麗,配有精美圖片、泥金封面等。

    這批手抄經書手稿,被收藏界稱之爲“海島風格手稿”。

    這批手稿中,最出名的是《凱爾經》。這是一部泥金裝飾手抄本,是早期平面設計的範例之一。成書時間約在公元800年左右,由蘇格蘭西部愛歐那島上的僧侶凱爾特修士繪製。

    全本均爲羊皮卷爲底稿,由四部新約聖經福音書組成,語言爲拉丁語。每篇短文的開頭都有一幅插圖,總共有兩千幅。

    它是西方書法的代表作,也代表了海島藝術繪畫的高峯。

    盧燦手中的這卷羊皮經書,保存的很好,但沒有泥金封皮,也沒有內頁插圖,其花體英文書法很漂亮。

    經文內容,屬於《達勒姆福音》——達勒姆大教堂當年傳抄的部分經書。

    “請問……這卷經書的有什麼來歷嗎?”盧燦對這本羊皮卷,不算很瞭解。不懂就要問,他見那眼鏡男喫完飯,纔開口問道。

    “十三世紀達勒姆教堂的巴倫修士手抄《達勒姆福音》第三冊。”

    男子對這本書瞭如指掌,直接就點名這本書的來歷和內容。但他的語氣很奇怪,似乎毫不在意這本珍貴的手抄經書。

    難道這卷羊皮經書有什麼問題?

    鑑定行業的職業病又犯了,他拿着這卷經書,細細檢查一遍,沒問題啊?

    “多少錢?”他將羊皮卷重新捲起,安放在櫸木匣子裏,問道。

    十三世紀有名錄的手抄羊皮經書,還是挺有收藏價值的,可惜不是全套。

    不過盧燦並不在意,他想到了這件物品未來的去處——過幾天去看路易斯.嘉裏教授夫婦,它作爲禮物很合適。

    “二百英鎊。”那眼鏡男報的價位並不離譜。

    盧燦邊付款順嘴問道,“方便問一句,這本羊皮經書還是很有價值的,您爲什麼要將它出售?”

    “告訴你也沒什麼,我是聖女會的住院,所以……”他攤攤手示意道。

    如果對宗教不熟悉,可能一頭霧水。

    基/督教分爲天主、東正、新教三個主要的大型教派(還有其它小型教派),都以“聖經”爲經典,但其實各有不同,這裏就不詳細解釋。

    大家只要知道,在歐洲,天主教是傳統教派,尊崇教皇,承認教皇爲最高領導,其他教派是不承認“教皇”的領導權威,這是區別天主教徒與其他教派的最簡單方法。

    在天主教中,同樣存在很多有着不同教義的分支派別。譬如有着嚴格教義的隱修派別“本篤會”“方濟會”,以及剛纔攤

    主提到的“聖女會”等。

    而每個分支派別,同樣因爲對教義理解的不同,又有細枝派別。譬如聖女會又分爲“住院會”和“保守會”兩大派別。

    說這麼多,其實就是一句話——每個派別,除了尊崇《聖經》爲經典,對其他教派的衍生解讀出來的教義,並不認同。

    眼鏡男是劍橋聖女會中的“住院會”修士,他自然不會去研習和收藏“多明我會”的經典《達勒姆福音》——達勒姆教堂屬於“天主教多明我會”教派。

    “那方便問一句,您的這本經書從何而來?”

    盧燦怕引起他的誤會,連忙比劃着手勢,“我是一名古籍收藏愛好者,雖然我們的宗教信仰有區別,可是我認爲,所有一切被文字記載下來的書籍,都是歷史,都應該接受善待。”

    “嗨,說這麼多,其實我就是想要打聽,這卷經書來自哪裏?有沒有可能收集到一整套。”他揚揚手中的櫸木匣子,“您博學多知,應該很清楚,收藏到一整套的羊皮卷經書,它的收藏價值和文化研究價值,將遠遠超過單一行本。”

    盧燦的話語很謹慎,因爲這其中涉及到對異教派教義的看法。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