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明鐵骨 >第134章 南歸(第一更,求月票)
    時交初冬,一場初降的冬雪,使得北方大地盡是一片雪白,在京師西山一條僻靜的羊腸小道上,雖是薄雪掩去這狹窄的山道,但是在這雪地之中,卻仍然有一頭戴棉帽的中年人踽踽獨行。

    這獨自於山道上行走的中年人個頭中等,身材瘦削,瘦削的臉膛黝黑,盡是一片風塵僕僕之狀,他身着一襲洗得發白的灰布長袍,腳穿着一雙破舊的滿是補丁的棉靴,手中拄着一根竹杖,他就這樣沿着崎嶇的山路一步一步向上攀登着,雖是寒風刺骨,但他的額頭依然不時的滴着汗,終於來到了峯頂,他便朝着遠處看去。

    今天正是冬天裏難得的晴日,那座既雄偉壯麗又空虛窳敗的古都,完全展映他的眼底。置身於山頂的個縱目遠眺,神思飛揚。兩年前,在第六次拜謁孝陵,寄以對故國的思念之後,他便返崑山,將家產盡行變賣,從此掉首故鄉,一去不歸。

    在過去的兩年之中,他便一路北遊,以結納各地抗清志士,考察北中國山川形勢,徐圖復明大業。遠行避禍當然也是一個原因。

    月前,沿着山海關一路考察當地山川地形的他,在得知達素所領的十萬清虜於宿遷慘敗之後,儘管當天晚上,他站于山嶺上高聲哭喊着“高皇帝保佑”,儘管他恨不得立即南下,但他並沒有立即南下,而選擇來到京師。

    他日北伐,必以京師爲目標

    也正是懷揣着這個心態,在過去的一個月中,他走遍了京師附近方圓百里,除了將山川地勢記於紙上,更是繪製了一份地圖,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爲將來的北伐做準備。一面記錄着山川地勢,他一面又思考今後的道路應當如何去走。

    是往南京

    還是往清河

    亦或是南昌

    擺在他面前的一共有三個選擇。

    未曾北遊之前,他也曾數次準備南下,赴福建參加沿海地區風起雲涌的抗清復明事業,但由於各種原因,最終都未能成行。

    而現在,江南恢復,江北已平,天下大局變化越發有利於大明的時候,即將面下的他卻顯得有些躊躇,畢竟,這三種選擇代表着三種截然不同的可能。

    凝視山下的京師,看着那已經盡染腥羶之氣的京師,收起筆墨的他眉頭略微一皺,不能再猶豫了,是時候南下了

    太陽漸漸西下,冬日的夕陽,以它血色的光焰將天地渲染成一片血紅,那血紅就像是清虜於中原之地殺戮所成,甚至就連那枯黃的茅草也給染成了紅色。極目遠眺,羣山起伏,蒼穹寥廓,古都森嚴。這一幅山河圖畫,在此刻他的心中激起的卻是一種悲壯之感。

    這是天子守以國門的京師,如今,天子已盡其誓

    我等大明之民,必將復還國都

    一股山風吹來,內心被那種莫名情緒籠罩的他略感到一絲涼意。是的,是時候下山了。

    是時候南下了

    雪路上,一人獨自揹着行李,沿着無人的官道一路往南,那刺骨的風雪不時吹打在他的臉上,而他眯着眼睛,那面上卻是帶着些許喜色,再過幾日,應該便能到徐州,待到了徐州,便等於進了大明的地界了。

    “不知離徐州還有多遠”

    自言自語間,瞧着遠處風雪間路邊似乎有個茶棚,已經疲憊不堪他的便加快腳步,朝着那茶棚走去,這寒冬中,便是於茶棚中避上一時的風寒,喝着一碗熱茶,也是實屬難得。

    儘管茶棚不過只是草簾掩着風雪,可是那爐膛裏的散發爐火,卻使得剛一進入茶棚,他便只覺渾身一暖,就在他讓茶棚的賣茶老漢讓一壺茶的時候,棚內卻傳來一聲歡喜的喊聲。

    “可是寧人”

    下一瞬,茶棚中原本正在喝茶的兩人便起身朝他走來。

    “啊,青主兄,咦,用卿兄,你們這是”

    正拍掃着身上雪花的顧炎武驚喜的看着面前的兩人,他沒有想到會在這裏碰上了兩位老朋友。說話的這位走在前面,名叫傅山,字青主,山西陽曲人,顧炎武極服其志節。於學無所不通,經史之外,兼通先秦諸子,又長於書畫醫學。

    “這是欲往何處”

    “好你個寧人,怎麼就許你南去,就不准我等南去原本尚不知你的音信,未曾想卻在這裏碰到你呀說來也是,但凡忠貞之士,聽聞這等好消息,又焉不南下”

    後面哈哈笑道是閻爾梅,他曾爲復社鉅子。甲申、乙酉間,爲史可法出謀劃策,卻不爲史所用。隨後他仍繼續堅持抗清活動,妻妾自殺後,他便平毀先人墳墓後,隨後散盡萬貫家財,用以結交豪傑之士,立志復明。期間與山東榆園軍合作,削髮爲僧,自詡“蹈東和尚”,以河南少林寺爲聯絡點,攜幼子云遊四方,積極組織反清復明鬥爭,雖屢屢失敗,亦百折不撓。他曾兩次被清軍抓獲,意志不屈,尋機逃脫後流亡各地,結交各地義士。

    而在顧炎武北遊之時,先後與兩人結交,現在在這南下的路上不期而遇這兩位好友,他自然十分高興。

    “好你個蹈東和尚,此次南返,正好途經沛縣,原本正尋思着,能否尋着你讓你盡地主之誼,未曾想卻在這裏碰着你。”

    能於這途中巧遇知己好友,本就是一件喜事,那邊賣茶的老漢聽着這三人的話聲,立即明白了,這三位定是南下投奔大明的義士,那神情瞬時變得很得恭敬。

    “三位先生,既然今日與此相逢,小老兒這鍋中尚煮有羊肉,若是不嫌這酒差,三位先生不妨喝上兩杯去去寒。”

    賣茶老漢的建議,顧炎武又豈會拒絕,他立即點頭說道。

    “如此甚好,快,快些上份羊肉,再溫上兩壺酒。今日非得與兩日兄長好好喝上兩杯”

    “好,一定得喝上兩杯,不單是爲我等故友重聚,亦是我爲大明”

    顯得十分快活的閻爾梅,話中完全沒有絲毫顧忌。而心知此地曾遭清虜殺戮,百姓心在大明的顧炎武,亦是開口笑道。

    “好,爲我大明,你我同幹此酒”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