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明鐵骨 >第416章 喪氣話(求月票,求支持)
    永曆十六年二月二十六,三支氣勢洶洶的明軍似猛虎一般從太行山的隘口出太行,直插入直隸,進入直隸的明軍完全是一副銳不可擋的模樣,而所到之處,地方官員更是紛紛歸順,只有少數旗人官吏選擇了抵抗,但螳臂焉能當車,不過只是數日,這大半個直隸已經城頭變了大王旗,原本飄揚着的“清”字旗,這會便被一面面“大明”旗所取代,而在明旗之間還有一面面“楚”字旗,這是大明楚王的旗幟,同樣也表明這支軍隊的身份——大明楚軍!

    儘管曾經這支來自湖廣的大軍也曾被稱爲楚軍,但是現在,因爲李子淵被封楚王,所以這楚軍自然也變得名副其實了,不再像過去一樣,因爲其官兵大都出於湖廣,而被稱之這楚軍,現在其是名副其實的楚軍。品書網 .

    楚軍出太行取直隸!

    這早在人們的意料之,只是時間問題,現在當楚軍出太行取直隸的消息傳來之後,德州的滿清君臣反倒是鬆了一口氣,畢竟,一直以來最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

    “大明楚王親率三十萬大軍東征。”

    在楚軍出太行的時候,類似的消息便隨着一張張不知是誰張貼告示,在滿滿清控制區內的大街小巷張貼着。似乎是在告訴天下的百姓,楚王現在的是兵強馬壯,只相於調集京旗所有丁壯以及直隸、山東兩地綠營的清軍來說,其兵力不可不謂之龐大,

    現在其更是頗爲自信的“三路出擊”,沿途更是屢屢奪城,可以說,似乎清軍根本無力阻擋楚軍的東征,但是與之相對應的是,清軍在德州的二十萬主力仍然沒有出動。儘管沒有出動,在清軍控制的府縣邸報大都說道着。

    “皇率領20萬大軍親征……”

    這個消息,似乎早成了舊皇曆,這皇可都徵兩年了,也沒見得往南進一步

    當然,在現如今這種情況下,滿清的官府再耍這些字遊戲,實際根本沒有什麼的意義。

    畢竟無論是清軍兵卒,還是普通的平頭百姓心裏都清楚,究竟是誰在徵誰,所謂的“御駕親征”,早成了一個笑話,甚至在清軍的兵營裏頭,不知有多少關於那位皇帝的笑話,還有其在濟南的香豔之事。

    不過雖是如此,順治皇帝“御駕親征”的消息依然鼓舞了清軍已經越發低落的士氣。毫無疑問的一點是,對於那些奴才來說,主子永遠都是天,那怕明知道主子是在虛張聲勢,那能讓他們的精神爲之一震,而與些同時邯鄲府的清軍,在面對清軍的進攻下,前後數次擊退了楚軍的多次進攻。而曾經河南受忠義軍重創的圖海部甚至還成功突襲了楚軍,殺傷楚軍數千人。這樣的戰果若是擱在剛入關那會,那簡直是不值一提的事情。可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哪怕只是一次小小勝利,也能被清軍鼓吹半天。於是乎各式各樣有關前方大捷的消息,很快在清軍的德州大營流傳開了。

    在人們的言語,那曾在開封險些賠性命的圖海,一下子成了大清國的當世名將,甚至人們誇張的說到圖海如何領兵三千,強襲數萬楚軍,殺傷楚軍不下三萬人,圖海麾下的八旗兵卒更是人人奮勇,大有一種重新找回了八旗大兵氣勢的意思。

    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那些八旗兵像是重新找回了失去的勇氣似的,在那裏鼓吹着圖海的勝利,當然人們也不去追究這些消息的真僞,面對這樣的局勢,他們總是需要一些精神的鼓舞。

    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更何況這裏有二十萬大軍!

    至於當初達素統領的十萬大軍……那早都過去了,現在八旗大兵又復見昨日的血勇了!

    這不圖海可不是明證。

    當然與底下的將士不同,身爲皇帝的福臨可不能將戰局的勝負寄託在這些的鼓吹。他誰都清楚,圖海這場勝利帶着偶然性的——因爲其對手不過只是楚軍于山西新募的萬新軍,能殺敵數千本是不值一提的。

    當然清楚這一點的並不只有福臨一個人,此刻同在大帳之的大臣奴才們對清軍目前的處境也是心知肚明,對於楚軍的情況也是有所瞭解。

    “皇,楚賊此次出太行者,大抵都是其于山西招募的新兵,其亦有前山西綠營者,至今雖然屢聞其陷城,但各地卻仍不見其精銳,其精銳到底身在何處,尚是不知……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其鋒芒所指必是京師!”

    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鰲拜的眉頭緊鎖着,作爲議政大臣的他,當然知道,李子淵派出的三路大軍之,有虛有實,但是到底那一路爲實呢?這纔是他關心的,畢竟,所有人都知道,李子淵的東征最終目標是什麼地方。

    是京師!

    畢竟對於李子淵來說,金世正是其直搗黃龍的黃龍府。

    不過,儘管知道他們的目標,但是對於鰲拜來說。仍然無法從判斷出這三路明軍之到底有哪一路纔是他們真正的主力。

    如果無法判斷出他們的阻力而貿然行事的話,那麼很有可能會陷入明軍的圈套之。

    現在大秦國已經敗不起了,儘管西安在長沙的洪承疇看似還是大清國的臣子,但誰都知道,現在他洪承疇同樣也是在待價而沽,不過他倒不是在等待着誰出價更高。他是在那裏等待着什麼時候大明的皇帝會赦免他的罪過。

    或許這纔是紅塵仇之所以到現在仍然還頭戴紅頂子的根本原因。如果現在大清國要是還有什麼失誤。估計別說是西南的洪承疇,吳三桂他們了,恐怕連西北也保不住了。甚至在一些人看來,如果不是因爲陝西那邊還有萬餘八旗兵。估計現在陝西恐怕都已經投降明賊了。

    那些個漢人沒有一個可靠的!鰲拜在心裏如此尋思,在他看來,即便是像洪承疇那樣的人,當年投降也不過是被逼無奈。他洪承疇既然能夠背叛大明。將來肯定會背叛大清。

    無論如何,現在都必須要小心,絕不能讓明軍有機可乘。

    “正是如此,鰲大人所言極是,這明賊所指者,必爲京師,其三路大軍之,必有一路意爲京師……”

    也許是時局的變化,讓這朝的大臣們對明軍的稱呼也在不知不覺發生變化,從最初稱鄭成功大軍爲“海賊”,再到後來稱各地明軍爲“反賊”或者“賊寇”,到現在又稱其爲“明賊”,這同樣反應了明軍越來越佔優勢,同樣也表明他們正在一點點的失去自信,自己也不再相信能夠取得勝利,而是把對方放到平等的位置,當他們如當年改口稱“明狗”的時候,或許,到了那個時候,是他們倉皇逃出關的時候了。甚至在一些人看來,距離倉皇出關的那一天,似乎已經不遠了。畢竟已經有不少人提早做了打算。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