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明鐵骨 >第76章 籌碼(第二更,求支持)
    “從根本解決銀荒的問題。手機端 m..?”

    眉頭略微一跳,看着面前的史密斯,朱明忠基本已經知道了答案。他的答案應該說非常簡單。

    “其實大王現在於江北推行銀元券正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以大明的人口、面積而言,使用金銀貨幣總有它不方便的地方,如攜帶的不便,相沉重的金銀幣,紙幣的攜帶極爲方便,商人在外經商,往往願意攜帶紙幣,而非金銀幣,我所知,江淮銀行發行最大面額的定額本票,已經高達萬元,即便是大宗交易,也只需要區區幾張而已,可以貼身收藏。”

    來到大明之後,最讓史密斯驚訝的恐怕是紙幣,無論是等同於紙幣的定額本票或是後來的銀元券,完全顛覆了他的認識,隨後通過一番瞭解,知道國已經有六百年使用紙幣的歷史,雖然無論是宋代或是元代紙幣都發生過嚴重通貨膨脹,甚至直接導致王朝有滅亡,而明朝政府面對紙幣引起的嚴重通貨膨脹確,不得不解禁白銀以緩和危機,但在史密斯看來,江北實施的銀元券與銀元並行的政策,只要得到嚴格的實施,可以從根本解決問題。

    “而在市場,因爲銀元券的信用極高,所以百姓都樂意使用銀元券,根據江北各地銀行的統計,去年十二月份,存入銀行的款項65%爲銀元券或者定額本票,30%爲銀元,5%爲制錢,而今年五月份,銀元券存入量已經突破70%,我預計,未來幾年內,會穩定在80%左右,而在江北之外的南京,紙幣的存入量爲35%,在南昌爲37%,在武昌爲25%,既便是在廣州,也達到了10%,由此可見,市場對於江淮銀行的銀元券是認可的,當然,這種認可,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銀行千方百計的利用一切方法推行銀元券,二是在市場缺少白銀的情況下,銀元券自然會百姓接受,當然這種接受,有些迫不得已,甚至即便是江北之外的地方官府,也不得不認同銀元券,因爲我們的銀元券確實可以換到白銀……”

    在史密斯用數據說明銀元券在江北之外正在被慢慢認同時,朱明忠的心底並沒有絲毫得意,儘管是他借鑑了後世的經驗,創造了這個以實物金銀作爲保障的銀本位。

    “我們的銀元券之所以信用良好,是因爲其是與白銀爲基礎,與銀元可以自由兌換,兩者可以同時流通,而且紙幣發行量也較少,也正是得益於充足的貨幣供應,使得江北的商業日益繁榮,商品交易量的逐漸增大,直接導致市場需要更多的貨幣,而目前江北的銀元券流通量日益增加,正是因爲這一原因。這也是銀荒產生的因素之一,如果我們不能極高應對,江北很有可能也會演銀荒,畢竟,我們的銀元券發行量是有限的,而市場的需求卻在增加,現在,甚至在長沙,當地的大商人也不拒絕銀元券……”

    作爲銀行副經理的史密斯,一直專注於研究那些數據,所以他很清楚,現在銀荒的局面並沒有得到解決,只是一定程度的緩解,而隨着市場的繁榮,銀荒只會愈演愈烈。

    “江南等地市場的繁榮,直接導致對貨幣的需求更大,儘管有大量的白銀流入江北,但是我們的鑄幣卻同樣向外流通,一開始是江南等地使用江北的銀元,在使用銀元的過程,市場接受了銀元券作爲市場的補充,而相於銀元券,在江北之外,人們更願意接受銀元,所以江北市場券越來越少,銀元則不斷外流,業已發行的銀元券有7成是在江北,而鑄造銀元70%已經外流至各地,銀行的儲備金正在減少,一但發生擠兌,可以肯定的是,銀行很難兌付7000萬元的銀兩,而一但無法兌換,那麼,銀元券的信用,極有可能毀於一旦,那怕只是一次擠兌無法兌換,其後果都有可能是災難性的!”

    在說到“災難性”三字時,史密斯特意加重了語氣,唯恐大王無法理解一般,又強調道。

    “因爲到時候消息會擴散,最終會影響到所有人的信心,銀元券的發行是建立在人們對銀行的信心!一但沒有了信心,一切都會消失。”

    “你擔心會有擠兌發生?”

    眉頭略微一皺,朱明忠立即意識到江淮銀行的軟肋在什麼地方。儘管憑藉着發行紙幣,他通過江淮銀行獲得了大量的經濟利益,但是,紙幣是信用貨幣,一但信用受到衝擊,其後果自然是災難性的。

    擠兌!

    這正是以白銀爲基礎的銀元券最大的不足,因爲它的信用是建立在自由兌換,所以只要有人一次拿着鉅額的銀元券,要求兌換,銀行無法立即兌換的話,很有可能造成連鎖反應,在這個信息溝通不便的時代,任何謠言都有可能摧毀江淮銀行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譽,進而摧毀銀元券,一但銀元券的信用被摧毀,江北的經濟也勢必將遭受重創。

    “大王,這是必然將會發生的事情,我們在南京、在杭州、在福州、在武昌、在廣州等等許多地方都開設有分行,這些銀行的存在,使得我們可以吸納當時的資金,讓我們的銀元券爲當地百姓所接納,在繁榮當地經濟的同時,我們獲得的利益也是難以想象的,但是,當地的掌權者也是我們的對競爭對手,在我離開清河的時候,新的閩王已經下令設立江南銀行,在武昌儘管沒有設立銀行,但是早在去年,他們已經印製了銀兩券,爲了打敗競爭對手,他們自然會採用一切手段,把我們擠出當地的市場,從而讓自己的紙幣佔據市場,大王,這是不可避免的!”

    或許,這正是明朝的官員學者與滿清官員學者最大的不同,與滿清用五十年纔開設第一家銀行不同,無論是南京也好、武昌也罷,甚至是南昌、廣州,在看到江淮銀行在當地的經營所獲得的豐厚利潤後,都已經開始行動起來,他們不會永遠坐視錢利盡歸江淮,當地的銀行、銀元以及銀元券很快會出現在市場,這只是時間問題。

    “這不是最根本原因!”

    搖搖頭,眉頭緊鎖的朱明忠說道,

    “金融的競爭對手,孤並不擔心,真正讓人擔心的是政治的對手,總有一天,我們會和他們發生政治的衝突,而在這個過程,他們勢必會藉助一切手段來打壓我們,其自然也包括經濟的進攻,藉助擠兌打擊江淮券的信用,是其必然的選擇!”

    史密斯的提醒,讓朱明忠看到了自身的軟肋之後,憑着從歷史學到的一些金融知識,或者基於對晚清以及解放前民辦銀行、錢莊時有發生的擠兌現象。

    “那麼你有什麼辦法應對這個問題嗎?”

    “提高異地銀行的準備金!”

    史密斯這才道出他的來意。

    “爲了避免大規模的擠兌,我的想法是將南京、武昌等地的銀行準備金從100萬兩提高至300萬兩,甚至可以是500萬兩,以應對可能發生的擠兌,但是僅僅只依靠銀行自身的力量很難做到,所以,我希望大王能夠同意將繳獲的白銀存入銀行,然後……”

    “你這一招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朱明忠幾乎是不假思索拒絕道。

    “估且不說其它,這麼銀子放到外地,本身有欠考慮,一但我們和他們發生衝突,這筆銀子很有可能會被他們劫走,而且,我們存五百萬,他們可以取六百萬,那怕是有十萬兩兌不出來,我們的信用也完蛋了,人們不會問你是否已經兌換了500萬兩,只在乎沒有兌換的幾萬兩!”

    在晚清至解放前的銀行史,被類似的擠兌拖垮的銀行又豈止一家,一但發生擠兌,只有極少數的銀行有夠應對,但是還有一些銀行,他們根本不需要擔心擠兌,而百姓更是壓根不擔心他們會付不出銀子,因爲百姓知道他們的銀子非常多!

    “想要阻止他們不去擠兌,沒有任何可能,現在,他們或許還沒有意識我們金融軟肋,但是很快,他們會認識到這一點,到時候,再去阻止他們已經晚了,或者說,想要準備好銀子應對擠兌,也沒有任何可能,從來只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大王的解釋,讓史密斯明白了自己的誤區,即便是準備的再充足,也不可能阻擋別人去嘗試。

    “只要有機會,他們會去嘗試,這是不可避免的,防賊?不可能日防夜防,想要阻止他們擠兌,必須要從根本打消他們的這個念頭……”

    在房間內邁着步子,朱明忠的眉頭緊蹙,心底無數個念頭冒了出來,突然,他的眼前一亮,腦海浮現出了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歷史有着類似的法子可以用一用。

    “嗯,孤有一個辦法可以試一試!”

    說完這句話,朱明忠便擡頭問道。

    “你從海州來的時候,“齊國”號服役了嗎?”

    /43/4ml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