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明鐵骨 >第145章 生死路(第二更,求支持)
    永曆皇帝突然暴病駕崩的消息,就像是一道驚雷似的,在中華大地傳遞着,不過只是幾日功夫,就傳遍了大江南北,同樣也傳到了位於西南極邊之地的雲南。

    雲南作爲遙遠的天涯之地,曾是大清最後攻克的大明省份,而此時主政雲南的正是當年引清軍入關的山海關總兵吳三桂。

    以吳三桂守雲南,是滿清朝廷的最佳選擇。吳三桂追隨清朝這麼多年,未犯有大的過失,凡所到之處,總是旗開得勝,或反敗爲勝。當年因漢中是爲三秦門戶,四面皆衝,所以滿清才特命吳三桂鎮守,以對付四川、陝西、湖北諸地的農民軍餘部和南明的軍事威脅,阻止他們向北發展。他自順治五年直到十四年出征貴州,鎮守漢中近十年,穩定了局勢,有力地阻止了反清力量的進攻,並且不斷地消滅他們。連陝西巡撫張自德也稱讚吳三桂鎮漢中,使地方安定。他擔心吳三桂“一旦移鎮於滇,反清的殘餘部衆還在“蠢動”,他深感憂慮。吳三桂鎮漢中,地方軍政官員皆以他爲保障,擔心他一調走,失去一威望人物,兵力大爲減少,他們不能不提心吊膽。那時吳三桂無論在軍隊,或是在地方,已形成很高的威望,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即使他的敵人,一聽他的名字,儘管恨之入骨,但是卻也有幾分膽寒對此順治和廷臣們完全瞭解三桂的情況,正是利用他的威望和實力來鎮御更爲難守的雲南

    而吳三桂也沒有讓滿清失望,他鎮守雲南後,全力征伐明軍,很快安撫了人心,局勢也日趨穩定起來。明朝李定國雖是屢戰不降,但是最終其卻不得不領殘部撤入山林,而在走投無路之下,更有明軍絡繹不絕地前來昆明向吳三桂投誠歸降。

    吳三桂的功勞同樣得到了滿清的賞識,順治和吏兵兩部把雲南的人事權、民政、軍事、錢糧及一切事務都授給吳三桂掌管,由他直接請示順治批准。地方官員,從總督、巡撫到各政府部門都不得干預。吏部、兵部甚至把任免官吏權也交給他,凡他提名的,吏部兵部不過履行任免手續罷了。這樣,吳三桂於雲南集軍民政財文大權於一身,成了凌駕於地方官之上的“太上皇”,實爲世祖欽定的代理人。

    滿清之所以對雲南對吳三桂實行了特殊的政策,除此,在任何他省都無此規定。這是由於雲南的特殊情況而採取的特殊政策。因爲雲南爲“遠徼重地”,又是初定,局勢還不穩定,不得不由一強有力的人物掌管一切,事權歸一以便應付緊急情況的出現。責成三桂掌管一切,也只是暫行辦法,不是永久不變,等數年後,雲南形勢“大定”,各職權仍歸各官負責。

    不過,現在隨着滿清的敗退,身爲雲南太上皇的吳三桂成爲了雲南實際上的統治者,滿清朝廷的命令於雲南再也沒有絲毫作用,不過儘管滿清朝廷的命令於雲南變成了廢紙一張,甚至就連昆明的數千旗兵,也於月前,被吳三桂盡數坑殺於昆明城外。

    “長伯,爲何待到今日才殺我”

    神情痿迷的愛星阿,看着已經換上一襲明式官袍的吳三桂,大聲質問道。順治十七年,他領定西將軍偕吳三桂進徵。儘管表面上他官銜在吳三桂之上,可以雲南他卻不得不依靠吳三桂,甚至在吳三桂反叛之後,根本沒有任何一搏之力。

    他之所以會這麼問,是因爲他知道,昆明的漢軍之外的滿蒙旗兵都已經被吳三桂殺害,從幾個月前,其擺下鴻門宴時,這一天就已經在他的意料之中。現在,終於輪到他了。

    “吳某是受洪大人之命”

    一句洪大人從吳三桂的口中吐出時,愛星阿只是無奈長嘆口氣。

    他吳三桂反叛了朝廷不假,洪承疇同樣也反了,儘管吳三桂於這雲貴形成太上皇,可是對於洪承疇卻是惟命是從,他們早在關外降清前,就已經結成世交,吳三桂更是以晚輩待洪承疇,對其十分敬重,兩人關係可謂是極深。降清後,他們同樣也保持極爲密切關係,而此次又一同徵雲貴,對吳三桂洪承疇同樣是無處不關照他。

    “洪亨九,這次又把自己賣了個什麼價錢”

    盯着吳三桂,愛星阿的脣角一揚,話間盡是嘲諷。隨後,他盯着吳三桂說道。

    “長伯,洪亨九以五省之地降明,自然可以得明朝重用,只是你吳長伯,降明之後,又該如何當年洪亨九上書朝廷提出以一王鎮守雲南,仿元、明兩朝成例,世守此地。並舉薦你吳長伯世守雲南,只是降明之後,這雲南本是沐家世守之地,明朝又豈會任由你吳長伯世守此地”

    盯着吳三桂,愛星阿試圖用言語煽動着吳三桂,他所想的並不是爲了活命,而爲了讓離間吳洪兩人之間的關係。

    “吳某人的將來,自然不勞愛大人操心。”

    吳三桂看了一眼愛星阿,並沒有理會他的嘲

    諷,冷笑着他對身邊的人吩咐道。

    “送愛大人上路吧”

    待到滴血的人頭被捧在盤中送到面前的時候,吳三桂只是看了一眼,坐於亭中的他,便若有所思的看着山下的昆明城。

    “吳某的將來”

    或許他可以平靜的殺死愛星阿,但是他也知道愛星阿所言不虛,隨洪承疇降清之後,這雲南,無論如何,他恐怕都呆不下去了。

    當年引清軍入關,離開遼東時還是一個剛滿三十歲的青年人,到此時已在外奔波十八年,論年齡,也已四十八歲,離開昆明之後,又能去那重回遼東嗎即便是他願回遼東,朝廷又豈會讓他回去這一點也可以肯定,吳三桂明白,朝廷是不會把讓他回遼東的。

    “王爺可知道,今日之大明,是絕不會有王爺立足之地的”

    穿着一襲青色長袍的李亭白,看一眼若有所思的吳三桂,見其不說話,他便反問道。

    “王爺以爲,若是李楚篡位稱帝其勝算幾何”

    “本王麾下有十三萬精兵,李國英麾下亦有十萬精兵,再加上洪大人麾下二十萬大軍,四十三萬大軍歸順李楚,其不可不謂之兵強馬壯”

    吳三桂的雙眼眯成縫,死死盯着盤中的愛星阿,現在這盤中端的是愛星阿的人頭,他日又會端上誰的人頭

    “那王爺意欲爲其火中取栗嗎”

    李亭白反問道。

    “若是李楚調王爺大軍移出雲南,於中原征討,大王以爲如何”

    這

    離開雲南

    離開雲南後,他又去那這些年爲滿清一路征討,可謂是勞苦功高,好不容易纔得到他落腳的地方,再離開此地,再顛沛流離嗎

    “既便是吳某不離開此地,沐家又豈會容吳某鎮守雲南”

    吳三桂盯着面前的李亭白,眼前的這個人,是從緬甸過來的,他的投名狀是煽動緬軍襲擊永曆行在。這個人到底是什麼身份,直到現在仍然還是個迷,不過即便是如此,吳三桂還是把他留在了身邊。

    “若是雲南有事,吳某自然不能調離此地。”

    吳三桂又一次拿出當年洪承疇教他的自固之道“不可使滇一日無事也。”。

    “若是如此,大王自然可以拒李楚所徵,可若是長沙、成都皆是如此,那李楚又焉能長久若是李楚不能長久,這天下又有何地能容得了王爺待到中原平定之時,西南雖遙,朝廷又豈不會揮師討伐,況且尚有沐王以及定南軍,只怕到時候王爺”

    冷冷一笑,李亭白將視線投向那石几上的漆盤,看着那顆人頭,這愛星阿的人頭與在城外被坑殺的六千旗兵,都是投名狀,是吳三桂的投名狀。

    只是這個投名狀沒有什麼意義。

    “這”

    李亭白的話讓吳三桂的心思一沉,若是他們能傾力相助,或許李楚尚能平定天下,可若是他們皆暗圖自保,那李楚又豈能坐得了天下,若是他坐不穩天下,大明朝又豈會容得下他

    清軍可是他吳三桂引入關的

    洪承疇是天下第一號漢奸不假,他吳三桂也是並列第一

    這麼一頂帽子扣在腦袋上,這天下人又豈能容得下他

    而吳三桂之所以會與洪承疇一同降李,並不是因爲對洪承疇惟命是從,是因爲在洪承疇的信中寫的非常清楚天下只有李子淵能容得他們,其它人對他們無不是欲殺之而後快。

    降李是爲了一條生路,而在亂世之中,這生路又要靠什麼來保障自然是麾下的兵馬。如果像當年爲滿清一樣爲李子淵鞍前馬後,赴湯蹈火,即便是保證其坐上了皇位,其到時候,會不會容他執掌兵權若是這手中若是沒有了兵權,他李子淵會不會鳥盡弓藏

    答案是肯定的

    出身於遼東將門的吳三桂自然也算是熟讀史書,即便是他爲新朝鞍前馬後,百戰沙場,到最後卻不一定能落得好的結果,往往越是如此,他日天下平定的時候,死的就會越快。

    怎麼辦

    左是死路一條,右是一條死路。

    現在該怎麼辦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