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明鐵骨 >第14章 可憐人?
    如果是老弱,自然應該加以同情。

    可是這樣的正值壯年的的壯丁,這樣乞討又怎麼值得同情

    恰在這時,酒肆對面一戶人家的門“吱呀”一聲開了,只見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姑娘提着一個木桶出來,她似乎是在那裏打量着什麼。打量了一圈之後,她看了看蜷縮在門口的一個老太婆,猶豫了一下,低身問道。

    “大娘。瞧您這臉色,定是餓了吧,有碗沒有哪這是俺娘讓拿來的土豆,剛出鍋,還是熱的,給你暖暖身子吧”

    那老太婆便把一個破碗放在臺階上,便不再言語,女孩默不言聲的從桶裏拿出兩個拳頭大的土豆,放到那老太婆的碗裏頭。

    “善人哪”

    “菩薩保佑你們全家”

    女孩施捨的個舉動立即驚動了周圍的乞丐,哄得一聲,那些乞丐全都圍了過來。各色各樣的破碗都舉了過來,嘴裏頭都在那裏唸叨着菩提保佑,唸叨着善人。

    而坐在那的趙國賓只是留神看着,他看到女孩面露難色,似乎是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多人,好一陣子才從桶裏拿出土豆來,每人給一個,既便是如此,也不夠人分的。分到的固然在那裏感激着,而沒分到的則罵罵咧咧的說着難聽的話語,被人罵了的女孩不言聲的提着空桶又回了家。

    看着那些罵罵咧咧的乞丐,趙國賓的眉頭一擰,心底便是一陣不快。這兩年,這種從江北傳出來的土豆,因爲從種到收只需要60來天,若是施足了肥,一畝地產個二千多斤,實屬再平常不過,所以在大江南北種的百姓越來越多,如果這些乞丐,那怕是隻租上一畝官田,種上一畝土豆,即便是施肥不足,也能收個千多斤,又豈會像現在這樣,在這裏忍飢挨餓

    都是慣出來的

    趙國賓的眉宇間閃動着一絲怒容,瞧着那些乞丐的時候,臉色變得的也越發的難看。

    “固然可憐,但更爲可恨”

    聽着那些沒有得到施捨的乞丐們的罵聲,趙國賓在心裏暗自這般尋思着,那眉頭越來越緊,一旁的家僕瞧見了,便輕聲勸道。

    “大爺,您不是不知道,這承平的時候,這乞丐,又有幾個是真正遇着難了你瞧吧,越是這太平盛世,這乞丐就越多。”

    年過五十年家僕顯然比趙國賓見識多些,見大爺滿臉的不快,自然要勸說一番。

    “越是這太平盛世,這乞丐就越多”

    趙國賓先是一陣詫異,隨後像想通似的說道。

    “是不是因爲家家都有糧食,所以,他們才願意施捨既然有人願意施捨,那自然有懶漢閒人願意厚着臉皮喫這口飯”

    “大爺,太平盛世的,但凡是個良善人家出來的,不是碰着了災,誰會出門要飯就拿報紙上說的,陝西的難民,他們都到不了開封,在洛陽的地界上,這邊剛安定下來,那邊就租官田了,又有誰願意當乞丐”

    家僕的話,讓趙國賓略微點下頭,雖然他沒怎麼接觸過乞丐,可最起碼這個道理不假,不着碰着難處,沒有誰願當乞丐,可現如今又有什麼難處能把他們逼到這地步

    即便是身無分文從陝西逃來的難民,他們租用官田,官府不但給糧、給種,甚至還給農具牛馬。當然,最後,這些都需要他們償還,可卻也能讓他們衣食無憂。對難民如此,對尋常百姓同樣也是如此,掌握大量官田的地方官府,希望把土地租出去,只有如此,才能獲得遠超過田賦的地租。

    這些人爲什麼不租

    不僅僅是因爲太懶,同樣也因爲想到先前那個女孩,想到那些乞丐言道着的言不由衷的“善人”的言語,趙國賓似乎知道了,爲何即便是在這個小集上,也會有十幾個乞丐。

    究其原因,再簡單不過善人太多

    太平年月,誰家裏都不差那麼幾口飯,他們樂意通過這種方式去換取別人的“祝福”。

    如果有那個閒錢,爲什麼不在“聖廟”裏捐出去,然後用作“養濟院”、“漏澤園”還有“惠民藥局”“養濟院”,就是負責收留城市中的寡孤的福利院,至於“漏澤園”就是公墓,免費埋葬過世死者,而惠民藥局,可以免費看病和免費領取藥品,都是沿襲明朝的舊制。

    如果他們有心的行善,爲何不在那裏行善,偏偏去救濟這些懶人閒漢因爲養濟院只養老弱寡孤,不聞賢漢,因爲他們想要換一聲“善人”。而最可恨的還是這些乞丐,他們利用的正是他人的善心,他們所圖的就是不勞而獲,甚至想到曾於報紙上看到的一個“採生折割”的案子,趙國賓的面上盡是怒色。

    或許眼前的這些乞丐,從來沒有辦過“採生折割”之類的事情,但是那些惡丐,正是出於這些人。

    突然,趙國賓回頭看着家中的老僕說道。

    “梁叔,你過去流難的時候,可曾要過飯嗎”

    當然要過飯,聽老爺這麼問,老梁頭不禁嘆氣道。

    “老爺,其實,這乞丐之中可憐人有,可更多的卻是可恨之人”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