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明鐵骨 >第96章 去海(第二更,求支持)
    通海裕國

    這四個大字,看似再簡單不過,但在隆武朝的時候,這四個字卻關係到朝廷的用度,而在鄭成功抗清時,其軍需用度大抵上也都是依賴通海裕國,依賴海外貿易所得。也正因如此,興乾之後的大明,對於通海裕國的意義自然是再瞭解不過,從北伐後的“通海裕國、以爲軍用”,再到現在的“通海裕國”,興乾四年大明朝的海上貿易繁榮已經遠超過往昔。

    海外貿易的繁榮同樣帶動了了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以及海州、天津的發展,這些城市因爲海外貿易而繁榮,而在衆多港口之中,寧波港雖說並不算大,但得益於地理優勢江南的湖絲、茶葉可以直接從寧波裝船運走,才使得這座港口在衆多港口中脫穎而出。

    每年到了十月之後,在天氣轉寒的時候,這港口相比於過去,卻會更加的繁忙。這是一年之中最爲繁忙的季節,因爲季風的關係,九月之後更適合往南航行,這個時候往南去,船速最快,時間最短、運費也最便宜。往往大宗商品都會選擇這個時候出海。

    很多人初來些地時,常常會驚訝於港口的熱鬧,在港前數十平方里的海面上,停着上百艘大小不等的帆船,既有軟帆也有硬帆,現在於大明,儘管軟帆有着不少優點,但是在近海航行中,船商還是選擇了硬帆,因爲相比於縱帆它更適應大明沿海多變的風向。海面上那上百艘等待揚帆出海的船隻,於遠處看去場面上壯觀的,在商船附近,一艘艘舢板上,水手與碼頭的力夫在那裏揮汗如雨的裝載着航行用的物資,而在碼頭上數不清,數不清的力夫正在裝卸着貨物,來自各地的貨物,很快就會被這些商船帶往全世界。

    而在碼頭上,那些商人們則在那用各種各樣的語言大聲的喧嚷,他們偶爾會爭吵,爭吵着生意上的的糾紛。

    但是在碼頭上,最爲吸引人的恐怕還是那些穿着輕裘華服的富人,他們的身邊簇擁着侍侯他們的家奴實際上,禁止大明百姓自賣爲奴,違者非但自賣者流放,買主同樣流放,是國人仍然能從中找到空子不知是誰發明契約工,用長達三十年甚至五十年的長工契約,得到了變相的家奴。

    當然,現在大明正是盛世,自賣爲奴的人總歸是有限的,所以這些豪富們現在又有了一個新的渠道。儘管禁止百姓自賣爲奴,但並不禁止家奴,所以他們紛紛購買海外奴,而在衆多海外奴中,那些來自由北非海盜掠奪自歐洲地中海各國的白奴,往往最受歡迎,而且價格最高,甚至高達百兩之多,正因爲相比安南奴、真臘奴、高麗奴她的數量稀少,所以才顯得珍貴。也就成了豪富們炫耀財力的一種體現。

    就像現在,於這碼頭上的船東們,他們的身邊無不是跟着少則五六人,多則十餘個西洋奴婢,她們穿着漢家的衣裳,侍候着身前的主人,其實,相比於其它被海盜掠走的女子,她們無疑是幸運的。畢竟,如果她們留在北非,年輕女子往往會在衆目睽睽下被人把玩調戲,被威逼利誘皈依異教。她們唯一的職能,就是爲權貴和蘇丹生育小奴隸。而在這裏,她們往往會發現,自己壓根就不是奴隸,甚至還有某種程度上的自由。

    當然,無論她們如何感激天主,感激天主對她們的照顧,讓她們過上現在的生活,而不是異教徒的奴隸。可實際上,她們也只是大明豪富的奴婢。

    而在碼頭上,最可憐的一羣人,莫過於那木柵欄後方擠站着的人了,他們大都衣衫襤褸,神情茫然的看着海上的帆船,他們的年歲各異,有老有少,他們唯一的相同之處就是,要麼是罪犯,要麼是乞丐,他們很快會被流放到南洋各地,作爲流放犯在那裏服刑,服完刑期後會定居於當地。

    現在的大明,幾乎已經沒有了監獄,相比於監獄,海外或許纔是真正的監獄。

    不過在碼頭上還有一些準備背井離鄉謀求生活的普通人,這些人或是因家境貧寒或是因對財富的渴望,無不是將希望寄託於海外,寄託於那小說中古怪離奇的財富之路上。這些人往往無力支付船費,只能通過跟船主商量着充當水手抵銷路費。

    不過現在,他們卻很少這麼做,他們會在碼頭上四處打聽着,打聽着各種消息,在這些人的臉上,看不到遠離親人和傷痛,只有一種渴望,那是對財富的渴望,當然還有就是義無反顧的決心。

    在這熙熙攘攘的人羣裏,身着一身洗白的礦工工裝的溫裕家,顯得有些茫然,他揹着行李,儘管眼中帶着少年人特有的闖勁,但是神情卻是茫然的。望着眼前這異常忙碌與熱鬧的碼頭,他所感覺到的不是驚訝,而是惶恐,他不知道下一步應該往什麼地方去。

    其實溫裕家的父

    親並沒有同意他出海,但是他還是在拿到工錢的當天,悄無聲息的離開的了家,帶着簡單的行節,還有十兩銀子,一路的花銷之後,現在他只剩下不到4兩銀子。

    接下來怎麼辦

    在這裏沒有同鄉,沒有朋友,所有的一切都要靠自己。

    可是怎麼才能靠自己呢

    “嗯,肯定有機會的,報紙上不是說了嗎,現在那些諸侯在碼頭到處招人”

    儘管有些緊張,但是溫裕家仍然不斷的在心裏跟自己這麼說,不斷的給自己打着氣,可是眼前的碼頭卻讓他迷惑起來,因爲他只能看到裏面堆積如山的貨物,卻看不到任何所謂的“爭相接人”的場面。

    不過,儘管內心惶恐,但是他的眼睛,還有碼頭上許多和他一樣,想要在海外闖蕩的人們的目光都在情不自禁的投向了港口的另一端,相比於這片碼頭的繁忙,那一座棧橋顯得有些冷清,只有一隊身着綠色軍裝的軍士持槍而立,將那座客棧以及附近的碼頭與這裏繁忙隔絕開。

    綠色的軍裝

    這樣不是大明的軍裝顏色。

    而在兩百尋長的棧橋兩側的泊區,泊停着大大小小多達三十多艘各種帆船,其中甚至還有兩艘三桅巡航艦,它們靜靜的停泊在泊區內。似乎外界的熱鬧與那裏沒有絲毫的聯繫。

    不過看似冷清的碼頭上,實際上也很熱鬧,只不過更有條理,水手、力夫各守其職的將各種貨物裝上船,偶爾的,人們還可以看到那被木吊吊運上船的大炮數門重達數噸的海防炮,是不需要裝進木箱中的。

    “小心些、小心些,那可是陛下特准的56斤炮,將來王城可就指往着它們呢若是摔着了,就是砍了你們的腦袋,那也賠不了大王”

    不時的可以聽到有人用官話大聲嚷嚷着,那人雖說話裏是小心翼翼的,可卻又帶着趾高氣揚的模樣,盛氣凌人的在那裏指手劃腳,甚至不時的訓斥着,而他們尖細的聲音和麪上無須的相貌,很容易的透露出了他們的身份內侍太監。

    雖說太監已經廢除了,可是在京師,還有很多太監流落在外,而宗室就藩卻讓這些貧寒交迫的太監們找到了生計那些個宗室在就國後,往往會帶上少則幾個太監,多則數十個太監,似乎對於他們來說,太監就是彰顯其國君身份的一個符號,或許按大明律,不準再閹割太監,但並不妨礙他們使用那些被驅出宮的太監。

    於是乎,原本這些被逐出宮的、飢寒交迫的太監們,頓時搖身一變,成了各路大王、國主的大內總管,爲其操辦起內府諸事,還別說,這些個太監,偶爾倒也能派上些用場。

    當然,這太監也就只有一代了,除非他們願意花大價錢從朝鮮等地購買太監,否則,按大明律萬萬不能閹割良人的。

    “老弟,你也是想去投奔諸侯國的”

    就在溫裕家有些不知所以然的站在那裏的時候,一個二十來歲的漢子,不知什麼時候站到了他的身邊。

    “不知兄長是”

    溫裕家連忙行禮道。

    “好你一樣,也是想尋着諸侯投奔過去,你瞧”

    那人手指着碼頭上的人,然後說道,

    “這裏但凡是不幹活的,有小一半都是抱着這樣的念頭,大家誰他麼的不想過好日子”

    過上好日子

    對於尋常的百姓來說,他們自然渴望着富貴的一天,只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那樣的機會,更不是所有人都能抓住機會。

    “所以呢大傢伙都尋思着出海討生活,可這個討與討可不同,兄弟,瞧着你最多也就18吧,哥哥我對你說啊,這諸侯國是要人,只要是個人,不殘不廢的,他們都會把你帶過去,可關鍵是,你去了幹啥”

    這二十幾歲的漢子一邊說,一邊盯着那邊的碼頭。

    “兄弟,到了那地方,你是想當老爺,還是當平頭百姓”

    溫裕家詫異的看着這湊過來和他說話的人,似乎不知道他爲什麼會這麼問。

    “你有銀子嗎要是有銀子,跟哥哥我一起去辦件事,哥哥我保證,到時候,咱兄弟,喫香的喝辣的”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