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明鐵骨 >第219章 西征(第二更,求支持)
    興乾七年三月,當春風又綠江南岸,在淮河上的冰凍開始消融的時候,在淮河岸邊的柳樹枝條抽嫩時。當中都的婦人們在那裏計劃着週六沐休的時候,與家人到什麼地方踏青的時候,誰都沒有注意到,這個春天大事正在醞釀着。

    三月十二,這一天五軍都督府這座大明最高軍事指揮部門和往日一樣的戒備森嚴,一輛輛馬車駛入都督府,如果有人注意的話,一定能夠注意到都督府門外的哨兵,比往日多了一些,那些哨兵警戒的注視着路上過往的路人,而在都督府內的院落中,牽着軍犬的哨兵更是來回巡邏,以防止有人進入。

    儘管衆所周知,五軍都督府內外一直都是戒備森嚴,但是像這樣如臨大敵的模樣,還是第一次。

    外面是戒備森嚴,而在五軍都督府內的那間大型的作戰地圖室周圍,更是三步一哨,五步一崗,只有一些行色匆匆的將領面無表情的走進作戰地圖室,然後那最厚的隔音木門會隨之再次緊閉。

    這並不是李定國第一次來到五軍都督府作戰地圖室,不過這卻是他第一次看到如此大的巨型沙盤,當年交出兵權來到中都之後,李定國曾經爲兵部那精美的沙盤而驚歎不已,儘管過去他也曾在廣州市堆建了一個大型的地形沙盤,但是那些沙盤都無法與兵部的相比。

    兵部的沙盤模型中不僅砌有高山、丘陵、城池等,並在模型中體現山體、水體、道路等物,而且比例標準,除了用顏色把道路、河流、村莊和樹林表示出來,還會用瓷塊和帶標誌的旗幟代表軍隊和武器,使觀者能通過沙盤更宏觀的瞭解地形事物。按照實戰方式進行策略謀劃。而這種“戰爭博弈”在軍校中被稱爲的沙盤作業,也是明軍最重要的一種推演。

    而它的發明者,正是皇帝陛下,在皇宮裏,陛下會用沙盤進行軍事遊戲。和皇子們利用沙盤進行戰爭遊戲,據說陛下曾與太子、皇子們進行過數十萬人規模的戰役推演。

    當然,並不僅僅只是皇家如此,實際上大明的勳貴家庭中,大都也會有幾個沙盤,那些擁有軍職的勳貴們會在沙盤上教授兒子們如何指揮,如何調度,如何作戰。這也是爲什麼那些勳貴子弟在陸軍學校裏,大都學業出色的原因當平民的子弟還在社學中學習的時候,他們就已經開始學習如何指揮部隊作戰,甚至會在家中通過訓練僕人來掌握訓練士兵的技巧。而他們的父親往往都是經驗豐富的軍人,會將自己畢生的經驗告訴他們,這種家學的傳承是普通家庭難以豈及的。

    想到這,李定國朝着一旁的那些領章上帶有交叉銅質竹節的參謀看去,其中不少年青的參謀,都是某些勳貴子弟,都是所謂的公子哥。

    現在他們無不是神情肅穆的站在那裏,甚至連大氣都不敢出。不是因爲皇帝在這裏,而是因爲在這裏,沒有任何人敢造次。

    “除了潼關有三萬守軍之外,西安奴虜的兵力不超過兩萬人,其它尚有三萬人分散於陝西,尤其是各個隘口,而奴虜主力約十三萬早在去年就已經隨其家眷一同遷往西域,奴虜的防禦兵力大至如此,而在各個隘口,儘管奴虜的兵力有限,但是其在過去幾年間與隘口修築有棱堡,加之地形易守難攻,所以,此次西征應以潼關爲主戰場”

    西征

    這正是這次作戰會議討論的中心,當於樹傑這位大明陸軍的參謀總長用木杆指着沙盤上的潼關時,朱明忠的眼睛則盯着通往陝西的其它隘口,從模樣上可以看到那些隘口無一例外的都進行過改進歐式的棱堡聳立於關口。

    因爲那些棱堡修建的位置本身就易守難守的,加之棱堡又是依山而建,即便是不親臨實地,朱明忠也能想象得出那些地區是何等的險要。

    失策了,當初清軍修建堡壘的時候,就應該相辦法阻止他們。心裏這麼思索着,朱明忠又把目光盯在潼關,然後反問道。

    “那麼,計劃如何攻取潼關”

    “回陛下,攻取潼關,可以採取掘土攻城,根據過去幾年掌握的情報,目前我們已經初步選擇了三個位置,在進攻部隊的配合下,工兵可以兩週內掘進至城牆底部,然後再通過爆破摧毀城牆”

    爆炸陷城,對於明軍而言,可謂是早就輕輕熟路了,甚至可以說是大明工兵的拿手好戲,儘管在北伐的時候,壓根就沒有爆破過幾座城,但在工兵的訓練中,掘進爆炸作業,是工兵的必修課,也正因如此,這纔會成爲參謀部的首選,

    不過於樹傑還是注意到陛下的眉頭微鎖,似乎對於爆破攻城有些不太滿意,於是便拿出了備選方案。

    “當然,採用掘進爆破的方式奪取潼關,至少需要半個月,所以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備選方案,就是使用大口徑臼炮攻城,早在六年前,爲攻取潼關,五軍都督府就下令兵工廠研究大口徑臼炮用於攻城,三年前,15寸臼炮研製成功,他可以在4裏外將兩百餘斤重的炮彈砸在城牆上,根據我們的計算,集中48門15寸臼炮,可以在三天內摧毀潼關城牆”

    “三天”

    擡起頭看着於樹傑,朱明忠反問道。

    “既然這個時間更短,那爲什麼沒有以這個辦法爲首選。”

    一個是半個月,一個是三天,兵貴神速,這是最起碼的道理。

    “陛下,因爲15寸臼炮太過於沉重,每門重量將近15噸重,而且現在那些臼炮又大都部署於海岸炮臺,調動48門臼炮至少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所以,五軍都督府更傾向於採用爆破作業。”

    臨了,於樹傑又特意補充道。

    “15寸臼炮是以海岸臼炮的名義研製的,所以在裝備後是以海岸炮臺爲主,陸軍只配備有12門”

    看似的解釋,讓朱明忠的心裏頗爲無奈的長嘆口氣,官僚主義是無處不在的,即便是在17世紀,也是不可避免的,明明立項的時候是爲了攻城,可最後裝備卻給了海軍,甚至還被送到不需要它的炮臺上,至於需要它的陸軍卻無法得到數量充足的火炮。

    即便是身爲皇帝,即使是知道其中的種種問題,朱明忠也只能裝糊塗,只是略點下頭,然後說道。

    “哦,那如果調動更多的10寸炮配合的話,可以在數量上加以彌補嗎”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大明擁有數量足夠多的臼炮,儘管口徑不同,但是並不僅僅只有15寸,還有10寸等其它口徑的臼炮,這些火炮最初也是爲了攻城研製的,當初在炮轟瀋陽的時候,儘管迫擊炮對於摧毀瀋陽城內的建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真正把瀋陽城內的敵虜抵抗意志炸的灰飛煙滅的,正是諸如十寸之類的重型臼炮。

    可惜沒有真正的攻城炮啊

    想到另一個時空中,日軍在攻擊旅順時使用的280毫米海岸臼炮,那種線膛臼炮的威力極大,甚至能夠穿透幾尺厚的鋼筋混凝土,而且精度頗高,在這個時代,同樣的攻城,卻只能用炮彈“砸”城牆。

    不過,這應該也是最後一座堅城了,一但撕開潼關,整個關中平原就像大明敞開,十幾萬西征大軍就可以長驅直入,沿着潼關一路殺向西安,然後繼續往西

    在隨着的幾個小時中,包括於樹傑在內的將軍們。不斷的講解着西征的具體細節,而朱明忠會不時的提出一些問題,也就是其中一些細節上的問題,看起來似乎都很簡單,但是也是極爲重要。

    而都督府給予回答讓朱明忠也頗爲滿意,畢竟,這是用了差不多七年時間一點點的完善的作戰計劃,爲了完成這個計劃在過去的六年中,數以百計軍正在陝西收集着軍事情報,而那些年青的參謀更是以個人身份進入陝西進行參謀旅行,實地考察各地的環境,爲西征作着準備。

    這是大明有史以爲準備的最充分的一次戰鬥,而這種充分並不僅僅只是情報上,同樣也包括人員以及物資。

    “在第一批次部隊奪取西安後,第二批次部隊同樣也是7萬人,會依次進入潼關,並在其奪取西安時,接替主攻任務,第一批次部隊負責後衛,並進行休整,同時,在河南的預備隊,會在第二批次部隊離開西安時,進攻陝西,接替第一批部隊,如此反覆類推,每一批部隊都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整,從而避免因爲官兵疲憊不堪導致戰鬥力下降”

    因爲這個時代的作戰,完全依賴人力畜力,所以必須要保證部隊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整,這也是爲什麼儘管表面上西征投入了多達27萬大軍幾乎集中全國三分之二的部隊,但實際上,用於進攻的部隊只有78萬人的原因。

    隨後在後勤保障問題上又進行了一番講解之後,雙眼盯視着沙盤,朱明忠沉吟片刻然後問道。

    “進攻的時間定在什麼時候”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