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明鐵骨 >第426章 對太子的考驗(求支持,求月票)
    靖南城破!

    六十萬建奴伏地求活!

    從前線傳來的消息,瞬間就通過電報傳遍了大江南北。即便是遠在西南邊域的寧靖郡國也立即沉浸於狂歡之中。

    大明,從本土到諸夏,以至於殖民地,此刻已像座噴發着烈焰的火山,喧囂沸騰,燃燒的空氣似乎想要融化了世間的一切。勝利的消息已傳遍大明,傳遍大明的各個角落。

    歡喜的人們擁上街頭、狂歡勁舞,喊聲震天。街道、廣場、公園,人潮涌動,滿天花紙伴着震耳的爆竹聲到處飛揚。

    此時,這個濱海小城已經完全沸騰了,爆竹聲、鑼鼓聲和人羣的歡呼聲響徹雲霄。大家發自內心的熱情大大超過了天氣的炎熱。大街小巷,男女老少都紛紛跑出家門,自發投入到狂歡的人羣中……小城成了狂歡的城市。

    城裏到處響起震耳欲聾的鞭炮聲,而在這片狂歡之中,也有一些和其他人歡天喜地不同,他們獨自來到城外,在地上用棍子劃了一個圈,然後點着一柱香,就這樣在異域他鄉給死去的親人敬上一柱香,灑上一杯酒:

    “你們的仇報了!”

    說完,就嚎啕大哭起來。在於這一刻。對於他們來說也許只有這些淚水才能夠表達他們此時的心情。

    甲申年建奴入寇,億兆百姓慘死,他們中的許多人沒有留下姓名,就那麼消失於世間。

    大仇何以得報?

    多少年來,人們一直在期待着這一天,而現在,這一天終於到來了。

    官軍攻克靖南!

    六十萬建奴伏首!

    這無不意味着一切終於結束了,數十年的仇恨,數十年的戰爭,終於在今天結束了。

    不過,儘管這一切都結束了,並不意味着完美——酋首生死不明,蹤跡全無!

    失蹤了!

    和其他人歡天喜地的慶祝着勝利不同,在得到這個消息之後,朱明忠整個人都陷入沉默之中,他的眼睛盯着手中巴掌大小的號外。

    這份號外是城內報社發佈的,不過只有百多個字,恐怕也就是轉印了電報的電文,這種公開的電文裏並沒有太多的消息,只是簡單扼要的向人們介紹一下前線的情況,如果是身在中都或者大明境內,朱明忠可以在第一時間得知其中的內幕,但是現在,他只能和普通人一樣,通過公開的渠道瞭解這些消息。

    二十餘年的努力所換來的勝利,終於到來了,可是自己卻身在邊域,甚至對於前線的情況,也沒有準確的瞭解。

    現在怎麼辦?

    眼下,一種空前矛盾的心情在深深地困擾着他。

    一個聲音告訴他,應該回去,回到中都,去了解內幕。而另一個聲音卻告訴他,應該繼續往南巡視,畢竟,中都有太子,有太子監國,他會處理好一切。

    內心的糾結,讓朱明忠一時間難以做出決定,甚至就連同眼前,推門可見的下龍灣的美景,此刻在他的眼裏也失去了魅力。

    從穿越的那天起,朱明忠就傾盡全力,想要力挽狂瀾,經過多年的努力,結果還算不錯。現在,當最初的動機被徹底解決之後,面對這個本就在意料之中的勝利,他的心情卻是複雜的。

    歡喜之餘,還有一個更爲棘手的問題擺在他的面前。

    數月來,他曾廣泛徵詢如何解決“建奴”這個令他棘手的問題,結果卻是爭持不下。無論內閣、朝廷、還是士民百姓,大家的意見發生了不少衝突,一邊是主張血海深仇理應血債血償,而另一邊則是主張不應濫殺無辜。

    現在六十萬建奴投降了,接下來怎麼處理?

    半個月前,面對李定國密電中的請示,朱明忠猶豫了很長時間。直到現在仍然沉默着,這一步邁出去之後,又將會是什麼結果呢?

    一時間,即便是作爲皇帝,朱明忠也決定不了這一步是該邁,還是不該邁。

    “既然父皇如此憂心國事,不妨現在就返回中都吧。”

    覺察到父皇神色的凝重,朱和垊於一旁勸說道。

    “畢竟,這樣的大事,大哥也是第一次面對……”

    面對兒子的勸說,朱明忠突然想到,是啊,這也是朱和嘉第一次處置這樣的事情,他在未來會面對更多的考驗,畢竟,未來他會是大明的皇帝,現在,類似於今天這樣的考驗,可是機會難得啊!

    “嗯,朕知道了……”

    扭頭看着朱和垊,朱明忠笑道。

    “中都有你大哥在,他是監國,自然會處置好這一切!”

    終於做出這個決定之後,朱明忠長鬆了口氣,然後又對朱和垊說道。

    “發一份電報給你大哥……且將餘勇追窮寇……”

    原本想說,絕不放過追擊玄燁下落的朱明忠,終於還是搖了搖頭,然後說道。

    “我想,他會做出合適的的決定的,咱們繼續逛咱們的,南洋的景色大不同於大明,機會難得啊!嗯,南洋的美食也不錯!”

    在朱明忠作出了不去幹涉太子監國,想借這個機會讓太子接受考驗的決定時,此時的中都,作爲大明的國都,在歡喜的同時,同樣陷入從未曾有過的考驗之中。

    身爲首席內閣大學士的方以智已經七十一歲了,在過去的幾年中,他一直在操勞着國事,而在此之餘,他同樣還需要爲另一件事煩惱——下一次首輔。

    作爲首輔的方以智,自知自己已經年邁,他有責任向陛下推薦下一任首輔,在輔臣之中,他思來想去,最終還是選擇了張煌言,一來是因爲他年青,二來是因爲他於國曾立下大功。

    也正因如此,在過去的幾年間,有心以張煌言爲首輔的方以智,一直把他放到次輔的位置上,甚至在其離開中都,前往地方巡視時,也會讓張煌言代屬內閣,或者令其代表內閣前往地方。鐵路以及蒸汽船的建造,使得京臣不再像過去那樣,困於都城,對地方的瞭解,往往只能通過地方大臣的公文,他們可以用更直接的方式瞭解地方。

    也正因如此,在中都朝野之中,大都非常清楚,忠義伯張煌言將會是下一任首席內閣大學士。所以,當靖南城破,建奴伏首的消息傳來後,在歡喜之餘,方以智第一時間請張煌言一同商議對策。

    其實,有時候,處理失敗反而更容易一切,無非就是增派軍隊,集中力量,如此種種,而面對勝利,尤其是這樣的納俘近百萬人的勝利,就需要解決太多的問題。

    “現在怎麼辦?”

    看着張煌言,方以智反問道。

    “前前後後,納俘差不多有八十萬,這些人怎麼處置?”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