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三國之騎砍戰爭 >第121章 蟄伏
    何太后以其兄大將軍何進與太傅袁隗共參錄尚書事,執掌朝政,形成外戚何氏專權之局。

    天下風雲激盪,無數世家豪門紛紛擁兵自重,不停積蓄力量。

    猶以青州、揚州、益州三地爲甚,完全成了三不管地帶。

    青州惠民軍在挫敗劉備、劉真兩路大軍後,迅速引起了天下無數野心家的注意與警惕。

    不知不覺間,兩郡之地竟養出了10萬虎狼,僅15天便平了城陽、齊國、濟南、樂安、東莞、泰山六郡之地。

    劉備降了,劉真逃了,劉雲潰了,臧霸俯首稱臣,陶謙坐立難安。

    新任冀州牧韓腹,惶惶不可終日。

    揚州項魚,一路征伐。

    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一路征伐三十戰,竟打出奇蹟般的三十連勝。

    如此完美的戰績,從古至今也沒多少,荊楚之地,項魚之名傳播甚廣。

    只是,小霸王之名令項魚不喜。

    漸漸的,項魚僅領千人於揚州各地挑戰,凡是與其正面對決,沒人擋得住他一招,這一戰之後,項魚直接封神。

    隨後,更是在荊之地,縱橫無忌,頻頻挑戰各地猛將。

    其手下敗將,何止數百人,其中猶以甘寧,冉閔,黃忠爲最,項魚收之爲將。

    這三人,也爲項魚立足於揚州立下了赫赫戰功。

    被稱作揚州四大將,龍且也榮耀上榜,各個堪稱萬人敵。

    一圈遊歷而歸的項魚,竟使,荊州之地,無數世家噤若寒蟬。

    益州劉秀,自老丈人臥牀不起後,便漸漸接受益州政務,更是有不少人才來投。

    劉秀以李光李廣、蓋嚴蓋延、霍並霍去病、衛晴衛青爲將,兩月間,全掌益州軍權。

    三月後,老丈人劉焉退位,並上書朝廷,以劉秀爲益州牧。

    這道消息,卻也未曾引起朝廷多少重視。

    靈帝在世時本想以皇子劉協繼位,臨死以劉協託付宦官蹇碩。

    帝既死,蹇碩便想誅殺何進,立劉協爲帝,因何進有所察覺,其事未果。

    何進既掌朝政,蹇碩心不自安,乃與諸宦官謀誅何進。

    中常侍趙勝素親於何氏,派其親信小太監趙羔趙高,將蹇碩之書交與何進。

    於是何進誅殺蹇碩,將其所統禁兵悉歸於已,由此取得西園八校尉的指揮權。

    時靈帝之母董太后圖謀參與政事,與何太后相惡。

    何太后乃使何進奏請將董太后遷出京師歸國,又使何進收董太后之弟驃騎將軍董重下獄。

    董重自殺,董太后隨之憂懼而死。

    何氏除掉異己,執掌朝政,其勢甚盛。

    忙着奪權的何進,哪有心思關注惠民軍的一舉一動。

    劉起蟄伏的時間已經夠久了,太行七區,經5年的安心發展,早已穩如泰山。

    共助會已然深得民心,擁有成員15萬,這些成員,皆是須經過學堂學習,並考覈通過,纔可加入共助會,猶以思想考覈爲重中之中。

    另有核心成員1.5萬,精英成員1500,骨幹150人,元老級成員15人,皆是優中選優。

    太行山脈,本就是一面隔絕冀並東西兩地的天然屏障,劉起原本的打算,就是將其發展一座堅不可摧的軍事堡壘。

    5年時間,近百萬人不知疲憊的建設,更是讓太行七區固若金湯。

    有城170餘座,太行七區本就多山少地,亭裏村落儼然已經不能滿足當前需求,所建多是烏堡、崖壁。

    其下附屬烏堡,遍及太行七區,每城所轄烏堡數量不同,平均每城5堡。

    烏堡之下,捨去亭裏編制,以村與村相連。

    不同村落皆有細緻劃分,各司其職,五年時間發展出了農場,手工製作,畜牧業,林業等各具特色的產業。

    根據地理位置不同,各種產業應有盡有。

    這些村落,烏堡,崖壁,城池,星羅棋佈,將整個太行七區一點一點的連城一片。

    商路更是因此貫通東西南北,鏈接並、冀、幽、司四州之地,僅商業稅收,每年從四州之地戳取的財富何止海量。

    卻也因商路發達,各地流民不斷朝此匯聚,再加上惠民軍多生減稅政策,三年時間,人口奇蹟般的翻了一番。

    有民300餘萬,劉起清醒的認識到,目前人口已是極限,再不對外擴張,基本盤差不多就要崩了。

    常備士卒近3萬餘,精銳士卒3萬餘,駐守各地。

    三階士卒1萬餘,二階士卒2萬餘,四階士卒300人。

    四年間,軍隊數量並未有任何增長。

    爲保證太行七區高速發展,甚至還遣散了不少軍隊,讓軍隊數量,一直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