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漢大忽悠帝 >第766章 匹孤紇乾的故事
    第766章匹孤紇乾的故事

    ……………………………………

    “放火!”

    對於徐晃突然蹦出來的倆字,呂布顯得不屑且煩躁:“放啥火呀?咱們不是把山上的林子都砍的差不多了嗎?就算卑奴想用火攻,也燒不着咱!”

    徐晃倒是沒敢嫌棄呂布,反而很狗腿地說:“老大,我的意思是說,咱們設在山上的小營,不是不好扎嗎?那就把砍樹剩下的那些沒用的枝杈,全都堆到劃好的營地之上,然後放火使勁燒。等到地皮燒軟乎了,趁熱往下楔木樁,然後等着它再被凍上,到時候就讓卑奴們拔去吧!木樁懟折了,這玩意兒他們也拔不出來。”

    聽完徐晃這話,呂布當時便仰天大笑起來,同時還朝着徐晃的肩膀使勁拍了一巴掌,又差點把徐晃給拍地上。

    “行啊小子,果然是咱們重騎旅的兄弟,這腦瓜長的,隨我!”

    跟着呂布時候長了,徐晃也知道,跟這個夜壺腦袋硬抗,是抗不過他的,於是便琢磨出許多應付他的招數。比如呂布要拍肩膀,既不能讓他拍實了,還不能讓他拍不着,所以就得趁着他的大巴掌挨着肩膀的那一刻,偷偷的耷拉一下,以此來卸去他沒輕沒重的力道。

    當然了,“小狗腿”也算是應付呂布的招數之一。

    然而聽了呂布剛纔的“誇獎”,徐晃還是差點忍不住,真想把大斧頭掄圓了,再和他比試比試。

    粗話的,啥叫隨你呀?你當我是呂傲天麼?就你那個夜壺腦袋,咱們重騎旅的兄弟要是都隨了你,可得多招人煩哪?

    然而不等徐晃腹誹完事,卻聽呂布又問道:“山上的水源找着了麼?”

    所以話說回來,不管這個夜壺腦袋有多招人煩,但是說起打仗之事,甭管是個人勇武,還是排兵佈陣,呂奉先真是不弱於人。

    一轉臉,徐晃又悄悄的佩服起了呂布,連忙回道:“找到了一些冰坨子,想來便是水源。不過那事不當緊,回頭大雪一下,化雪也能當水喝。”

    聽了徐晃這話,呂布也表示贊同,連連點頭。

    但是,還沒能呂布喘口氣呢,緊接着旅需又跑過來找呂布,說是咱們得宰羊了,因爲咱們的草料不夠喫,回頭等着把“牽來的羊”都餓死,瘦成一把骨頭,還不如現在就宰掉,儲存起來。反正天氣這麼冷,肉也不會放壞。

    姜敘也跑來找呂布,說是咱們得提前儲存足夠多的木料,否則等到冬天,沒有篝火暖着兄弟們,那可是有罪受了。

    接着連任紅昌也找了過來,說是宰殺那些羊、馬牲畜的皮毛,你得讓人都給我攢起來,回頭我好給兄弟們做皮襖,鋪的蓋的都用得着。

    …………

    瞅着眼前這一幕,徐晃好像終於明白呂布爲啥煩躁了。

    咱們重騎旅千里奔襲,是來追擊卑奴的,是來馬踏龍城的,對吧?結果現在,莫名其妙的就當了建築隊,如此還不算完,居然還要呂奉先像老媽子一樣,操心柴米油鹽這些瑣事。

    算了,還是趁早離這個夜壺腦袋遠遠的,準備在漠北過小日子吧。

    然而徐晃剛想開溜,卻又被呂布叫住。

    “公明啊,去找一面軍旗,插到龍城正中。”

    “啊?”

    徐晃不解其意,隨口問道:“旅長,您這是啥意思?”

    呂布依舊煩躁地反問:“你覺得呢?”

    “我覺得……”

    然後徐晃就開始琢磨。

    龍城這個地方吧,忒破,咱都不願在裏邊住。事實上,也是不敢在裏邊住,害怕守不住。可是咱們雖然看不上這個地方,匈奴、鮮卑人卻是萬分珍視的呀,當成祖宗聖地。所以……嗯……要是我們家祖墳被別人插杆旗,我也非得找他拼命不可。

    想通其中“關竅”,徐晃又佩服起了呂布,還很狗腿地說:“旅長,高,實在是高!”完事一轉身,奔龍城插旗去了。

    …………

    原本被重騎旅“問候”過的漠北小部落,是不敢回去報仇的。人也被殺了,羊馬也被搶了,連帳篷都沒剩下。眼瞅着寒冬將至,大雪封山,這要是不趕緊找飯轍,還不知道會凍死餓死多少人呢?搞不好整個部落都滅了。

    所以他們都四下逃命,“走親訪友”。或許還會有人想着,趁着這個比較混亂的機會,看看能不能也搶一下別的部落,要是搶不過,那就給別人當奴僕,哪怕挨鞭子呢,只要管飯就成啊。

    然而卻在此時,又有消息傳來,說是呂奉先在龍城插了一杆旗,這讓那些僥倖逃得性命的大鮮卑勇士們就不能忍了,心裏話說,你們這可不止是欺負到我們門上了,還欺負到我們祖上了!

    於是乎,竟然有許多大鮮卑的勇士不再逃命,返身又向着龍城殺來。

    別忘了,漠北還有一支鮮卑人較大的羣落,就是當年檀石槐所劃分的“西部鮮卑”,雖說檀石槐死後,“西部鮮卑”反叛,已經不再聽從單于庭的號令,但是人家也不能對“祖墳插旗”這種事無動於衷啊!

    只不過,所謂的“西部鮮卑”,聽上去好像是一個羣落,其實現在也分散成了許多的小部落,其中倒是有兩個部落比較大一些,一個駐紮在燕然山以西的那個“西海”,首領名叫“匹孤”,而另一個則在金微山與涿邪山附近,首領名叫“紇幹”。

    …………

    提起這個“匹孤”,其中還有一段很曲折的故事。

    話說當年的飛將軍李廣之孫,李陵李少卿,率部五千,深入大漠,與匈奴展開血戰,最終卻因援兵未至,寡不敵衆,被數倍於己的匈奴敵軍所俘。漢武帝劉徹徹起先以爲李陵肯定是戰死了,還想要封賞李陵的家眷,後來聽說李陵是被俘,還幫着匈奴練兵,準備對付漢軍,一怒之下,又將李陵處以“族刑”,也就是母親、兄弟和妻兒,全都殺了。李陵先前究竟是真降假降,無從得知,但是全家被殺之後,大概是絕了歸漢的念頭。

    而後呢,當時的匈奴單于非常看重李陵,還將自己的一個女兒嫁給了他,這個單于之女,名叫“拓跋”。說的是匈奴人的習慣是隨母姓,可其實當時他們連“姓氏”這種概念都還沒弄明白,所以單于賞賜給李陵的“財物”,也就是這個部落吧,便被稱爲“拓跋部”。而“拓跋部”的後人們,也都以李陵後人自居。

    再到後來,匈奴人被捅跑了,而留在漠北的一部分“拓跋部”漸漸揉合進了鮮卑,並且他們還仗着自己有“漢家血統”,受到了鮮卑的優待,所以與其他的“匈奴棄民”完全不是一個階層。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