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漢大忽悠帝 >第501章 楊奉命喪客嶺山
    第501章楊奉命喪客嶺山

    光熹四年,八月末。.

    從南線戰場上消失的副元帥王鬧鬧突然出現在兗州濟北,與此同時,大漢朝廷發出詔令,原青州刺史袁術,竊取傳國玉璽,陰謀造反,大漢各地軍民都有義務拿此叛賊。而後與兗州接壤的祝阿、歷城不戰而降,並且由歷城長趙庶出面證實了袁術竊取傳國玉璽之事。

    消息一出,天下譁然。

    北邊的百姓聽說傳國玉璽被偷了,羣情激奮,怒罵袁公路卑鄙無恥,外加下流,恨不得活剝其皮,生啖其肉。南邊的漢室忠貞之士們也心存疑惑,憤憤不已,紛紛質問太傅袁隗,你侄子袁公路到底想要鬧哪樣

    面對衆人的不信任,太傅袁隗擲地有聲地說,就是因爲北朝僞帝無德,祖宗不佑,才弄丟了傳國玉璽,而我侄子袁公路得到國璽,定然會獻於至尊,這也正說明了天命在至尊這一邊,我漢室正朔必能承繼大統!只不過,現在戰事緊張,僞帝急於搶奪國璽,派王鬧鬧猛攻青州,所以我侄子才一時未能護送國璽前來武昌罷了。

    如此一說,漢室忠貞之士們笑逐顏開,彈冠相慶,好像自己真的跟對了天命之主似的。然而袁隗背過衆人,卻越發心虛起來,因爲事實證明,袁公路接到他的信之後,並沒有立刻響應。雖然現在青州也與北朝接戰,但是屬於被迫而戰,是被北朝打了過去,這就說明,袁公路這個大侄子,自己很有可能已經指揮不動他了。

    荊南,桂陽郡。

    漢室正朔的車騎將軍楊奉,憑藉過,我等兵微將寡,若是死守城池,一旦被賊逆圍困,絕無倖免之理。但是荊南多山,大軍往來,輜重運輸都不易,如若我等能夠將賊逆引入山區,再斷其糧道,於各個險要之處設伏,則賊逆必潰。

    計策已定,張羨率軍北上,名爲討逆迎戰,實則是爲轉移衆人親眷、物資爭取時間,然後一步一步的退,一城一城的丟。果不其然,楊奉雖攻取了城池,但是要啥沒啥,既心有不甘,又輕視張羨,於是便一路追剿而來。

    郴縣雖然是桂陽郡的郡治,但是打到這裏,也僅僅只算佔據了桂陽一半之地,它的南邊還有臨武、含洭,曲江、湞陽等地,以及與郡同名的桂陽城。但是,這些地方的地形比之郴縣以北,更加複雜萬分,比如郴縣南邊,出了門就是客嶺山、五蓋山等衆多山嶺。而這個“客嶺山”,就是“嶺南五嶺”之中的“騎田嶺”。

    再但是,這些山啊嶺的,對於張羨來說,可不算是阻礙,因爲他在這裏呆的時間久了,對這裏的地形可以說是瞭如指掌。而且張羨在荊南聲望高,人緣好,可謂民心所向,不管走到哪裏都有當地百姓願意幫助他們。

    反觀楊奉,初來乍到,燒殺搶奪,能有百姓願意幫着他們麼就算他兵強馬壯,但是把兵力分散開來,又能佔下多少城池

    當然,在反攻之前,張羨還是要節節抵抗,節節“敗退”的,因爲這是張羨消耗楊奉的策略。

    得知張羨已經退到了客嶺山西南的臨武城,楊奉親率大軍,從郴縣一路追剿而來。自秦朝始皇帝開拓嶺南以來

    ,這裏的路也是越修越多,越來越便利,前有大司農鄭宏奉命開鑿騎田嶺嶠道,又有桂陽太守衛颯鑿山通道五百餘里,列亭傳,置郵驛,其間自然也少不了衆多的關隘卡障。

    平時不打仗的時候,這些關隘卡障最多也就是要點錢,收個過路費,現在一打起仗來,全部成了張羨抵抗楊奉的一個個小堡壘,打的楊奉真是一步一個坑,一磕一臉血。但是楊奉既不甘心撤兵,也沒辦法後退,就算不爲抓住張羨,給自己那麼多磕出血的兄弟們報仇,好歹也得把桂陽南邊給打下來吧否則只能佔着半個要啥沒啥的桂陽郡,應該算“桂”呢,還是算“陽”xx

    廣個告,我最近在用的追a,換源神器a緩存看,離線朗讀!

    好不容易,楊奉的大軍過了牛頭嶺、牛角嶺等地,眼瞅着武溪在前,只要溯水而上,再有四十餘里就能到達臨武,然而正當楊奉下令兵馬渡溪之時,左側的背山嶺滾落下無數的滾木礌石,緊接着,右側的橫山嶺也是如此。

    別看武溪的名字叫作“溪”,其實還是挺寬的,而且匯合過其它諸多水流之後,越往下游越寬大,甚至將來還可以稱之爲“江”。

    此時楊奉的前軍已經渡過武溪,正打算渡中軍,卻忽然遭到襲擊,原本楊奉還想着讓後軍頂住,自己趕緊帶領中軍渡溪,然而便在此時,已經渡溪的前軍也遭到了攻擊,對面的張羨軍從水山嶺、大凹嶺、金紫嶺一起殺出,完全將楊奉的前軍堵死在武溪岸邊。

    見此情形,楊奉迫於無奈,只得下令向左側的背山嶺上衝殺,企圖佔住一個立足之地。哪曾想到,楊奉此舉,還真叫他“佔”對了。

    原因是啥吧

    張羨原本想的其實是要將楊奉大部分兵力都放過武溪之後,再由背山嶺、橫山嶺來打他的後軍,之後反過來可以藉助武溪,徹底堵死楊奉的退路。所以張羨把自己的主要兵力都放在了武溪對面的三個山嶺之上。

    但是張羨的兵也少啊,所謂的“主要兵力”,又能夠有多少呢好在張羨的人緣好,山裏的兄弟聽說張羨跟別人打仗,都趕過來幫忙,所以張羨就把這些臨時拼湊起來的兵力,擺在了背山嶺上。

    話說,在這些趕來幫忙的山裏兄弟之中,有一個名叫卜龍的娃,原本是南邊瑤山裏一個部落首領的兒子,也不知道張羨當年對這位首領有過什麼恩惠,反正是首領一聽說張羨跟別人打仗,也立刻就讓兒子帶着族中輕壯趕過來了。

    卜龍勇猛,在南邊瑤山裏邊還是小有名氣的,卜龍也仗義,急着幫他爹報恩。所以看到楊奉的前軍渡溪之後,中軍也準備“開溜了”,卜龍一個沒忍住,粗話的,“滾”早了。

    在這之後,對面的橫山嶺看到卜龍已經展開了攻擊,心裏話說,我們也別藏着掖着了,開始幹活吧,所以也就跟着放下了滾木礌石。又在這之後,武溪對面的三嶺纔不得不隨之發動攻擊。

    也就是說,卜龍這一個沒忍住,等於是把張羨的整個設伏計劃都給提前發動了。

    不得不說,卜龍的首輪攻擊,成效還是相當不錯的。想啊,站在山嶺上拿大石頭往下砸人,這種壞事幹的得有多爽但是後續不行,楊奉被逼拼命,穩住陣腳之後,朝背山嶺上一衝,卜龍這些人可就不夠看了,畢竟他們沒有經過正規訓練,平時最擅長的只能算打獵。

    張羨精心設下的伏擊圈,結果卻只打掉

    了楊奉的前軍,中軍主力損失不大,甚至還有可能“跳圈而走”。眼見如此情形,張羨也有些懊悔,不該將卜龍他們這羣“散裝的”堆在一處,如今伏擊楊奉不成,甚至還有可能丟了友人之子的性命。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