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南遺密碼 >第141章:九宮密文
    這九個圖案就像是拼圖一樣,不停的在腦子裏變換順序,不停的進行調換角度,企圖把它拼湊起來。

    一會兒讓它們並列一排

    一會兒讓它們並列兩排

    不停的調換順序

    不停的顛倒角度

    四面八方的輪換

    就在她進行了無數種嘗試之後

    “天哪”她在心中驚歎起來。

    當初在洞寺石壁上,用來開啓石門的那九個奇怪的圖案,拼湊成“九宮格”一樣的模式的時候。竟然,竟然看到了一個明顯的龍頭,這明顯像一條蜷縮的,帶鱗片的龍,並且,這蜷縮的狀態,竟然和當下這伏龍脈幾乎是一模一樣。

    當她看清楚這個事實的時候,簡直是難以置信。

    原來,石牆上的石磚上那些原本看不懂的圖案,是這樣的存在意義

    姚婉姮,再努力的回憶天書上的字符

    她在自己的腦海裏發現,這天書第一頁上,存在着一些和石牆上的圖案類似的字符。

    所以,她猛然睜眼。

    然後,仔細去尋找上面的圖案。

    現在的姚婉姮,彷彿就像是一個正在拼圖的專家,努力的把這些圖標企圖找到關聯。

    要是天書上的圖標能和石牆上的圖標一樣能拼湊起來那就可能會是現在需要的答案,至少會能給她想要的啓迪。

    既然傑森能知道天書上的信息,那就意味着天書的能力真就有這麼強大。

    姚婉姮,腦子裏瘋狂搜索着圖標的形狀,想要找到和石磚上類似的。

    果然,姚婉姮發現,石磚上的圖案是精細浮雕,並且有不少花紋,所以能依稀分辨出形態,然後方便拼湊。

    而天書上的,似乎是“簡體”的,就像是象形文字一樣的。所以,姚婉姮努力的把和洞寺上那九個浮雕類似的圖案一個個找了出來。

    她用鹿皮鞭的手柄,在地上畫着上面的圖案。

    因爲有些圖案大,有些圖案小,在比例上有着很大的區別。只有畫成同等大小才能拼湊在一起。

    姚婉姮,一個個的畫着,畫錯了又擦掉,換新的。

    直到把這九個都分別找對了,並且安置好了方向之後,她猛然發現

    地上這個九宮格里的這些文字組合起來,除了和洞寺石磚上的組合起來是一樣的,蜷縮的形態的伏龍之外,還有一個驚人的發現

    由於伏龍的形態被簡化了,所以“一筆一劃”簡單的連在一起之後,少了很多沒有必要的細枝末節,剩下的都是主體的“骨幹”部分,這些骨幹部分都在一起的時候竟然巧妙的拼湊出了一箇中文。

    由於這個字本身很複雜,所以不仔細看是難以發現的。

    這個字便是螭。

    螭,不正是龍之九子中的螭吻嗎

    姚婉姮再次宛若醍醐灌頂,仔細的辨認剛剛在腦海裏拼湊出的那個九宮格圖案,那圖案看起來就是一個蜷縮的伏龍,因爲看到了明顯的龍頭,可龍身體卻是很短的一坨,緊接着便是魚尾一樣的尾巴。

    這讓她主觀上當做了一條蜷縮匍匐的龍,可現在一想到螭吻之後,才恍然大悟,這哪裏是什麼蜷縮的龍,這就是個龍頭魚身魚尾的螭吻啊

    螭吻,便是龍之九子的最小的兒子。

    螭吻,其寓意在佛家爲護法,有驅兇辟邪的作用。因其性情好望喜吞,人們常把它用作建築物的裝飾,尤以作屋脊鎮火的獸頭爲多,做張口吞脊狀,並以一劍以固定之。

    從遠古圖騰崇拜的演變來看,魚變成龍是因古代以魚爲圖騰的氏族融合到了龍圖騰的民族,作爲族徽的圖騰形象也跟着起了變化,變成了龍頭魚身的魚龍。

    魚龍的形象種類很多,有的龍特徵多一些,有的魚特徵多一些。古代有一說法“鯉魚躍龍門”、“登者化龍”,即淵源於此。後代又把“鯉魚躍龍門”來比喻科考,考中者即魚化成龍,民間藝術多以此爲題材。

    螭吻被認爲是來源於印度佛教。相傳大約在南北朝時,由印度摩羯魚隨佛教傳入後變化而來。

    相傳漢武帝建柏梁殿時,有人上書說大海中有一種魚,虯尾似鷗鳥,能噴浪降雨,可避火災,驅除魑魅。因此脊獸鴟吻起初並不是龍形的。有鳥形的,更多的是魚龍形的。

    到清朝以後龍形的鴟吻增多,表面龍紋四爪騰空,龍首怒目做張口吞脊狀,背上插着一柄寶劍,立於建築物的尾脊上,被稱作“好望者”。

    據說此物能吞萬物,就叫它負責看護房屋建築橫脊;它喜歡登高俯瞰,因此在民間被視爲祈求降雨和避火消防的飾物。

    也就是說,螭吻的特點,除了吞噬之外,便是滅火,相當於就是萬物蒼生的消防員。

    弄了半天,原來這一條所謂的伏龍脈,正是那傳說中的龍子螭吻。

    現在的姚婉姮,心中大喜,搞清楚了龍脈真正的身份,那後面的解密工作便更好抽絲剝繭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