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唐孽子 >第390章 楚王殿下,這種事情,我哪裏敢騙你?(第3更來了)

第390章 楚王殿下,這種事情,我哪裏敢騙你?(第3更來了)(第1/2頁)

    曲江池附近有一大片一大片的池塘,這些地基本上是杜氏的土地。

    作爲和韋家並駕齊驅的京兆氏族,杜家在長安城的影響力還是挺大的。

    要不是杜如晦這個扛把子病逝的比較早,今日的杜家甚至可以壓過韋家。

    先不看杜如晦本身多麼牛,他的高祖杜秀,是北魏輔國將軍;他的曾祖杜皎,北周儀同三司、武都太守;祖父杜徽,隋朝懷州長史、豐鄉縣侯;父親杜吒,隋朝昌州長史,贈襄州刺史,還有各個叔伯兄弟,個個都不是省油燈。

    可以說,杜如晦能顯得那麼牛,固然是有自己才華和能力的原因,但是家庭背景也是重要原因。

    不過,可惜的是下一代不怎麼爭氣,不管是杜構還是杜荷,都是才華平平。

    “大哥,今年池塘裏的魚已經開始售賣了,賣的可好了。”

    杜構興沖沖的從外面回來。

    自從去年長安城開始流行喫登州運輸而來的冰鮮魚之後,長安城的勳貴們對魚類產品的喜好程度就大大的提高。

    而杜荷常年出沒在各個酒肆之中,對這個情況還是比較瞭解的,難得的英明瞭一把,讓家族大力擴大了池塘裏面養殖的各種魚類。

    如今,正是到了享受喜悅的時候了。

    “是嗎?好賣就行,我還擔心一口氣多挖了那麼多池塘,到時候賣不出去就麻煩了呢。”

    杜構鬆了口氣,這兩年,杜家的收入情況不容樂觀,特別是當初囤積精鋼鉅虧了一把,緩了好一陣才緩過來。

    這收入不見上漲,而開銷卻是沒有下降,杜構這個家族族長的壓力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大哥,我的池塘是最靠近長安城的,其他人家哪怕是也養了魚,長途運輸到長安城裏販賣,也會出現大量死亡的情況。這活魚和死魚的價格,差距可是很大的,有哪個有錢人家會去買死魚呢?”

    杜荷爲自己當初的決定暗暗欣喜,覺得自己總算是可以重新在家族裏面昂起頭來做人了。

    “那就好,如今活魚在長安城是越來越受歡迎,依靠着這些池塘,我們杜家以後就多了一塊穩定的收入了。”

    “是的,依我看,我們現在還可以多招募一些幫工,把池塘周邊的一些水田也重新挖掘一下,擴大池塘的面積,明年再多養一些魚。”

    杜構不滿足於現在的局面,覺得應該要趁熱打鐵,讓養魚業成爲杜家的支柱產業。

    杜荷生性比較保守,不過杜構的這個建議,怎麼看都沒什麼問題,便同意了他的方案。

    ……

    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楚王府的幾萬畝水稻,再一次吸引了無數的眼光。

    雖然之前的水稻豐收已經讓有心人對南洋來的稻種有了新的認識,但是畢竟只是幾百畝,很多人會覺得那只是精耕細作的結果。

    但是如果幾萬畝的水稻都是高產,那怎麼也不能用簡單的精耕細作來解釋了。

    “陛下,西市的稻米,這幾天價格上漲了一成。”

    糧食的安全,關係着社稷穩定。

    不管是什麼時候,喫飽肚子都是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西市的稻米價格只是上漲了一成,李忠就專門跟李世民說了。

    “嗯?寬兒不是種了幾萬畝水稻,馬上就要豐收了,按理說長安城的米價不是應該下降了嗎?”

    李世民有點搞不懂現在的情況了。

    今天可是風調雨順,大唐的各處都在擴建糧倉呢。

    怎麼稻米價格就上漲了呢?

    “陛下,正因爲楚王殿下府上種了幾萬畝的水稻,長安城的百姓們對稻米的關注就變得比往年高了很多。以前除了江南道來的人喜歡喫稻米,東西兩市的稻米基本上都是賣給他們的。

    但是現在很多原本不喫稻米的百姓,也喜歡買幾斤回家嘗一嚐了。這你幾斤,我幾斤的,需求就大了,而長安城的稻米基本都是順着大運河從江南運過來,今年的運輸量和往年差不多,可是需求卻是變多了,所以價格就上漲了。”

    李忠知道李世民很關心糧價變動,所以也是好好的做了一番功課。

    “還有這等事?”

    李世民覺得有點無語。

    什麼時候楚王府的影響力這麼大了?

    “確實如此,屬下準備確認過了,買稻米的基本都是普通百姓,並沒有哪家勳貴囤積居奇。”

    囤積糧食,一定要在戰爭或者饑荒的時候纔有效果,像現在這個年頭,根本就沒有哪個勳貴會傻乎乎的去犯這個忌諱。

    錢掙不到什麼,卻是惹來一身騷。

    世家勳貴又不傻!

    “算了,先不管它了。過幾天楚王府的那些水稻應該也要收割了,你派人盯緊了,是不是產量真的那麼高,要是還是如此,朕就真的要開始考慮寬兒提出的進一步開發江南道和山南道的事情了。”

    ……

    石養最近很開心。

    地裏的水稻馬上就可以收割了,雖然不知道最後的產量如何,但是看模樣,絕對不差。

    更讓他意外的是,稻田裏樣子的草魚和鯉魚,如今也都長得很好,完全可以捕撈上來開賣了。

    要不是稻子還沒有收割,大家想讓魚兒多長點肉,好多賣點錢,早就有捕撈起來拿去賣了。

    “老石,楚王府已經派人來通知了,明天開始可以收割水稻了,等着稻草割掉了,這魚頂多還能再養個十天半月,到時候再不賣出去,估計就要掉膘了。”

    石富如今也是喜悅並頭疼着。

    “這些魚,當初放魚苗的時候,楚王府的王管事可是說的很清楚的,一半的產出歸王府所有,最應該擔心怎麼賣魚的,應該是王管事吧?”

    石養顯然比自己的鄰居要看的開。

    當初李寬要求推廣水稻和魚共生的種植模式,幾乎沒有幾個佃戶是真心支持的。

    也就是李寬表示降低半成的租子來抵扣挖掘魚溝魚坑的損失,並且所有的魚苗由楚王府提供,這才讓佃戶們認真對應。

    當然,代價就是所有產出的魚,有一半都是屬於楚王府。

    這個比例,可是比地租的比例要高不少。

    “楚王府家大業大,哪怕是這些魚賣不出去,也損失的去呀。”

    “話是這麼說,其實我擔心的反倒不是賣不出去。這一畝地放了一千多條魚苗,成活的估摸着也有一千條,要把這麼多的魚活着運到長安城裏販賣,這纔是麻煩。”

    雖然石養一年也去不了幾次西市,但是對於西市的魚價倒也有幾分瞭解。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