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白馬嘯三國 >第129章二十鎮諸侯
    幷州,晉陽城外,丁偉率領衆文武和白馬營,在召開討伐董卓的誓師大會。

    丁偉,太史慈,趙雲,以及白馬營統領陳到,全是白盔白甲,白馬白袍,在他們身後,五千白馬營也是同樣的裝束。

    在他們前面,有一高臺,高臺之上,幷州長史董昭正在高聲宣讀討董檄文。

    “國賊董卓,意圖篡弒,殘害賢良。毒殺少帝,夜宿龍牀。淫亂後宮,違逆天常。罪惡滔天,人神共憤。有志之士,當執戈矛。同仇敵慨,劍指洛陽。誅滅董賊,澄清朝堂”

    董昭說完之後,丁偉跳下戰馬,跨上高臺,抽出佩劍,遙指天宇。

    “清君側,誅董卓,報父仇,斬呂布”

    五千白馬營齊聲高喊:

    “清君側,誅董卓,報父仇,斬呂布”

    聲音震破寰宇,響徹雲霄。

    丁偉的討董檄文,和袁紹的詔書,彷彿晴天一道霹靂,讓大漢十三州同時震顫,真如他們所想的那樣,天下雲集響應。

    “主公,這是袁紹的書信。”賈詡遞過了一封信。

    丁偉的大軍此時駐紮在壺關,討伐董卓,丁偉共帶了白馬營,狅獅營,黑騎營共九千騎兵,號稱一萬。太史慈,趙雲,陳到,周倉,黃忠爲大將,賈詡爲參軍校尉。

    幷州諸事皆交於沮授與董昭負責,其餘將領均駐紮在各重要之地。

    之所以讓賈詡隨軍,主要考慮到洛陽城中和王越的聯繫更方便一些。

    丁偉打開信看了一遍,“袁紹讓我到酸棗會盟,沒想到,竟然有二十路諸候之多”

    原先的歷史中,是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現在加了一個他,變成了二十路,而不是十九路。丁偉又拿過了信,仔細觀看,同時回顧一切的歷史,對照一下這些諸侯以後的結局,他要提前做好一切部署,以便在討董結束後,羣雄逐鹿是佔據優勢。

    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字公璐,汝南汝陽人,袁逢之子,袁隗之侄,袁紹之弟。討伐董卓之後,與袁紹對立,結果被袁紹、曹操擊敗,率殘兵奔九江,從此割據揚州。可沒想到這傢伙狂妄的竟然首先稱帝,建號仲氏,一下成爲衆矢之的,被曹操稱爲冢中枯骨。加之他稱帝后奢侈荒淫,橫徵暴斂,使江淮地區殘破不堪,民多飢死,部衆離心,先後爲呂布、曹操所破,最後成爲真正的孤家寡人,吐血而死。他是典型的窩裏鬥,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第二鎮,冀州牧韓馥,字文節。潁川郡人。冀州是大漢十三州中最富裕的地方,兵精糧足,在原來的歷史中,他麾下有沮授和荀諶這樣的頂級謀士,有張郃高覽這樣的名將,可惜卻不能很好的用,反而引狼入室,讓袁紹兵不血刃奪取冀州,他被迫投靠張邈;之後張邈與袁紹的使者見面,韓馥以爲是要來殺害自己的,於是在廁所中以刻書用的小刀自殺,可謂是十八路諸侯中最窩囊的一位。

    第三鎮,豫州牧孔伷,字公緒,陳留人,他後來被董卓的部將李傕等人攻殺而死,因此以後的豫州牧,則有很多人曾擔任過,如孫堅,劉備等。丁偉已經在汝南布了局,看來一定要早動手。

    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字公山,東萊牟平人。是漢室宗親,劉輿之子,劉繇之兄。劉岱只能算是一個武將,他在後來討伐兗州黃巾時,不聽鮑信之勸,擅自進兵,結果被黃巾兵給殺了。

    第五鎮,河內太守王匡,字公節,他被董卓擊敗後敗逃鄉里,想與張邈會合,但被其他曾殺死的胡母班的親屬聯合曹操攻殺致死。

    第六鎮,陳郡太守張邈,字孟卓,東平壽張人。少時,家中富裕,疏財仗義,廣交朋友,曹操、袁紹都與他有交往。他被董卓擊敗後,調集全部兵力追隨曹操,但是張邈性格上有缺陷,善變而多疑,他害怕曹操會聽取袁紹的話而殺了自己,因爲他與袁紹有過過節,而曹操與袁紹交好。於是聽從其弟張超與陳宮的建議,叛曹操而迎呂布爲兗州牧。呂布佔據濮陽之後,不聽陳宮之言,很快被曹操擊敗,張邈隨呂布投奔劉備。其弟張超護送全家去雍丘,被曹操圍殺。張邈向袁術求救,途中被部下所殺。

    第七鎮,東郡太守橋瑁,字元偉,梁國雎陽人,前太尉橋玄族子,後來爲劉岱所殺。

    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字伯業,袁紹從兄,胸無大志,一生碌碌無爲。

    第九鎮,濟北相鮑信,字允誠。這個鮑信,恐怕許多人都知道,他因爲怕孫堅搶頭功,暗中令其弟鮑忠出戰。結果鮑忠爲華雄所殺。李傕等人控制朝廷後,以獻帝名義命曹操與鮑信鎮壓青州黃巾起義,於是兩人在壽張迎擊黃巾軍,鮑信深入敵陣,爲敵所殺。兄弟二人都戰死,實在不能算是一位諸侯

    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建安元年,袁紹之子袁譚攻青州,孔融隻身出奔,妻子被俘。

    曹操遷獻帝都許昌,孔融先後擔任將作大匠、少府、太中大夫等職。這時曹操專權,他與曹操政治上頗有分歧,每多乖忤,終於在建安十三年被曹操所殺,北海丁偉已經看作自己的地盤了。

    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字孟高,東平壽張人,張邈之弟。

    第十二鎮,徐州牧陶謙,他小時候是孤兒,好學,性格剛直,有高尚的節操。後舉孝廉,拜尚書郎,授予舒令。黃巾起義爆發後,陶謙任徐州刺史,大敗黃巾軍。

    當時的徐州民殷國富,流亡外地的人也大多歸順他。但是他卻不善內政,而且任人唯親。

    廣陵太守趙昱忠直,卻疏遠他;曹宏這些小人反倒親近他們,任用他們。這樣使各方不能和睦,徐州漸漸亂起來。

    後來曹操因爲父親死於徐州,征討陶謙,攻下十幾座城。在彭城大戰,陶謙敗走,退守郯城,死傷過萬。後曹操因糧少退兵。興平元年,曹操又東征,平定琅玡、東海等縣。陶謙害怕了,想去丹陽。恰好張邈叛亂,迎合呂布。曹操又去和呂布打。當年,陶謙病死,時年六十三歲。

    第十三鎮,涼州收馬騰。馬騰,相傳是東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代,因其父馬肅與羌女通婚,故馬騰有二分之一的羌族血統。他極爲善變和鑽營,先是剿匪,後來自己投匪,董卓封他爲涼州刺史,他現在又起兵反董,可謂反覆無常。

    曹袁相爭之際,曹操以漢帝的名義急調馬騰助戰,馬騰於是派長子馬超協助鍾繇擊敗郭援、高幹等人。馬騰轉拜前將軍,封爲槐裏侯,居槐裏十數年。使三輔一帶在戰亂中免受戰爭騷擾,得到了十年的安定。因此,三輔一帶的人民對馬騰相當愛戴。

    曹操在發動南征之前,將西部有威脅的馬騰招入京做官,官封衛尉。馬騰入朝爲官,把部隊交予兒子馬超管理。馬超統衆,與韓遂及楊秋、李堪、成宜等相結盟,進軍至潼關、導致馬騰被殺。

    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公孫瓚好戰,與主張以懷柔政策對待少數民族的幽州牧劉虞不和,二人矛盾逐漸激化,發展到互相攻打,公孫瓚靠自己的軍事才能以少勝多,殺死了劉虞,並挾持朝廷使者得到了總督北方四州的授權,分派刺史,成爲北方最強大的諸侯之一。

    公孫瓚與袁紹相爭,初期佔據優勢,但因其只求自保的自私戰略,逐漸失去了部下的信任,被袁紹擊敗,最終被困於自己修建的高樓之中,引火自焚,勢力被袁紹吞併。

    第十五鎮,鉅鹿太守張楊。在前世的歷史中,張楊爲上黨太守,討伐董卓之後,佔據河內等地。袁紹來到河內,張楊又和袁紹以及匈奴單于於夫羅一起屯兵於漳水。之後單于發動叛亂,劫走了張楊,但旋即被袁紹部將麴義擊敗。

    李郭之亂時,張楊想把獻帝迎接到洛陽,然而諸將不從,因此張楊回到野王。呂布在下邳被曹操圍攻時,他曾出兵響應呂布,但卻被部將楊醜所殺。而楊醜又很快被張楊的部將眭固殺死,當時眭固想要同袁紹聯合。曹操派部將史渙攻打眭固,在犬城攻殺之,盡收其衆。

    第十六鎮,太守孫堅,字文臺,吳郡富春人。史書說他“容貌不凡,性闊達,好奇節”,是大軍事家孫武的後裔。討伐董卓之後因得到了傳國玉璽,在返回長沙的途中,被劉表截殺而亡。

    第十七鎮,渤海太守袁紹,字本初,汝南汝陽人。討董聯盟瓦解之後,袁紹先佔據冀州,又先後奪青、並二州,擊敗了割據幽州的公孫瓚,勢力達到頂點;但卻在建安五年的官渡之戰中大敗於曹操,不久之後病死。

    第十八鎮,典軍校尉曹操,西園八校尉之一,現在是最不起眼的一路諸侯。但是丁偉知道,這二十鎮諸侯,將有很多會死在曹操的手裏。

    第十九鎮,荊州牧劉表。在以前的歷史中,他沒有參加討董,只是在孫堅返回長沙的時候,伏擊了孫堅,讓這隻江東猛虎隕命。現在可能是因爲丁偉這隻蝴蝶效應,讓他出現在了討董聯盟中。

    第二十鎮便是丁偉,近年來最富傳奇色彩的大漢新一代將星

    ,精彩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