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在下聖人 >第211章 佛性
    “嗡”

    隨着一口大鐘被撞響,素齋宴正式開始。

    先前的靈茶、花生米和琉璃果都只是招待客人用的零嘴,就連前菜都不算,但卻已經足夠令人驚豔。

    當鐘聲的尾音徹底消失之際,膳堂的天花板上卻是突然亮起了一片黃金色的光輝,那光輝如水般流動,使得整個天花板都變成了一片黃金海洋。

    “來了來了”

    三牛道人滿是期待地仰頭望着上方。

    羅文好奇道:“這又是什麼”

    但還未等三牛道人進行解釋,那虛空之中便是傳來了一道宏偉的聲音:

    “第一道菜,菩提珠”

    下一瞬間,那每一張食桌正上方的黃金海洋之中都是有着如水般的光之液體滴落下來,那液體圓潤晶瑩,在與黃金海洋分離之後便是凝固成圓珠,一滴滴仿若珠簾。

    當第一顆圓珠滴落到食桌之上時,便有一方圓盤從食桌內浮出,正好將其接住。

    一顆顆圓珠撒落在圓盤之上,“嘩啦啦”一片脆響。

    但到某一刻,那聲音便是戛然而止,每一個人的食桌上便是多了一盤菩提珠

    羅文凝望着盤中圓珠,低聲道;“這道菜名爲菩提珠”

    三牛道人熱心解釋:“這菩提珠又名佛淚,喫入口中如見衆生,百相悲苦瞬間頓悟,能助人突破桎梏的心境”

    不等第二道菜上來,在場修士已經有不少人迫不及待地夾起一枚菩提珠放入口中咀嚼,他們有的人更是專門爲這菩提珠而來,只求心境突破,更上一層樓

    像這種大佛寺內舉辦的水陸法會可遇不可求,也是機緣。

    “希望能吃出味道來。”

    羅文便也夾起一枚菩提珠放入口中,微微一咬,頓時便有一股漿液從破口中涌出,彷彿泉水般在口中泛開,溢滿了口腔的每一個角落。

    其中的一些靈氣瞬間被吞噬,只剩下菩提珠本身的味道,那是一種極其清淡,只有一點點淡淡香味的味道。

    羅文分不出諸生百相、衆生悲苦,但也覺得這菩提珠的味道還行,能當做飯前漱口茶。

    看着周圍一羣人都逐漸沉浸在菩提珠帶來的餘韻內,羅文頗有一種“衆人皆醉我獨醒”的孤獨感。

    “第二道菜,六味花。”

    虛空中傳來第二道聲音,那黃金海洋內激流涌動,波濤洶涌,一道六個顏色的素菜便是在金色光圈的包圍下緩緩降下,最終落在了食桌上緊接着浮現的另一個盤子上。

    先苦後甜,大佛寺的這次素齋宴大致上便是按照着這個理念排序。

    這六味花的每一種顏色都有着不同的味道,就彷彿人生六味,喜怒哀樂愁苦傷。

    喫完六味花後,就像是重新走過一遍自己的人生,有醍醐灌頂之效。

    一道道素齋便是就此從天而降,修士們將喫完空出的盤子往食桌上一按,那盤子便會沉入其中,消失不見。

    羅文雖然不能如其它人那般從一道道素齋中憶苦思甜,但卻能以

    最純粹的味覺來品味素齋的原始美味。

    不得不說,繼菩提珠之後的每一道菜都非常美味,讓他漸漸生出了一股不虛此行的嘆息感。

    而終於,此次素齋宴最令人期待的大菜也到來了

    “第十二道菜,八部天龍屠魔宴”

    一天衆,二龍衆、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呼羅迦。

    在暴涌的黃金洪流之中從天而降的這一道大菜有着足足佔滿整個食桌的大小,象徵着八部天龍的八道小菜將位於正中的鬼珊瑚包圍起來,取意“八部天龍屠魔”。

    而這,也正是此次水陸法會最爲重要之事。

    這一道菜喫的不再是感悟,而是聚衆屠魔的激昂

    在場修士衆多,其中不少與那地獄鬼國有着刻骨銘心之恨,在喫這道菜時,都是羣情激憤,而那位於正中的黑珊瑚便像是吸收了那些憤怒情緒一般,變得越發漆黑。

    三牛道人說道:“這八部天龍屠魔宴”要從周邊小菜開始喫起,隨着小菜喫完,中間的黑珊瑚也就能在進食的過程中完成二次烹飪,變得更加美味”

    但羅文仔細觀察了許久,卻是準備反其道而行之,先從黑珊瑚開始喫起

    然而正當他要落筷之時,虛空之中卻是突然響起一聲佛號。

    “阿彌陀佛”

    這聲佛號蒼老和悠遠,彷彿是從遠古傳來,讓人心神大震。

    一縷縷金色的佛光便是從那黃金海洋之中射出,落在了盤中的黑珊瑚之上。

    霎時間,那黑珊瑚的漆黑外衣就被佛光融化,露出了內裏白玉無暇的珊瑚肉

    一股股濃郁的香味便是由此爆發出來,便是那心神堅韌的修士也忍不住被這香味吸引,垂涎欲滴。

    “本次水陸法會雖是爲了宣誓屠魔而辦,但我等修士聚衆於此,不應被仇恨所染,佛光普照之處,光明長存,佛度衆生。”

    短短一句話後,那聲音便是消失無蹤,但餘音繚繞,在衆人耳邊迴響,卻是讓人感到一股強烈的安心感,不自覺就從仇恨的氛圍中解脫了出來。

    “是如去佛”

    “阿彌陀佛”

    修士們辨出如去大師的聲音,都是不禁嘆道。

    那些個老和尚更是異常崇敬地對着大佛寺的萬法金佛拜了一拜。

    “這就是如去佛即將爲我等修士鍍金的那位大師”羅文輕聲問道。

    三牛道人立刻點頭道:“應該是了。如去大師爲了解救蒼生於苦難當中,冒着道難臨頭的風險提前出關,當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高僧”

    羅文略微思考:“那麼,從其話音中泄出的那縷與神性頗有些相似的氣息,應該就是所謂佛性了”

    大道殊途卻同歸,神性、佛性、仙性、儒性在內在之中都是有着一些相似共通之處。

    羅文對神性瞭解得深了,有時候也會從自己的聖人石像中感受到些許與神性類似的氣息,故爲“聖性”。

    想明白之後,羅文便是沒有再管那如去大師,而是認真品嚐起了眼前的美食。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