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臉譜下的大明 >第九百六十六章 其心可誅
    也有其他人信得過錢淵的品行,只不過這位對錢淵的態度不太好,甚至認爲錢淵……其心可誅!

    戶部尚書方鈍陰着臉執筆在紙上細細算了又算,還是不夠……南京那邊已經定下開鑿新河道,但缺銀缺糧,偏偏河道在山東境內,前年山東大旱,去年又是大澇,地方上很難抽調出錢糧。

    原本調撥錢糧乃戶部職責,如今內閣伸手攬權,而陛下卻冷眼旁觀……方鈍開始考慮,要不要把事丟給內閣。

    高拱、徐階和隨園關係都不好……但如此,會不會引發黨爭,會不會讓隨園破罐子破摔?

    這幾日戶部衙門裏氣氛壓抑的很,方鈍、陸樹聲天天拉着臉,隱隱算是隨園一黨的黃懋官都不敢替錢淵說話。

    天天被方鈍、陸樹聲公然訓斥的陳有年更是恨不得地上有條縫能鑽進去,就連去年回京的戶部員外郎周詩也倒了黴,賬目出了個小小瑕疵,被陸樹聲罵得狗血淋頭……只能心裏發狠回頭去找錢淵的麻煩。

    放了衙,方鈍沒有回家,徑直去了隨園……門房裏的彭峯熟視無睹,誰都不敢去攔着。

    這老頭怎麼又來了……正在和徐渭小酌兩杯的錢淵嘴角動了動,無奈的起身行禮,“下官拜見大司農。”

    前段時日,隨園在沉寂多時之後一朝奮起,輕易的用流言蜚語動搖了高拱和徐階的聯盟,雖然寧波知府易手,雖然東南稅銀銳減,但氣勢反而升騰。

    最讓人關注的是,無論如何,稅銀銳減是錢淵的一大紕漏,也是一大破綻……但和隨園有隙的高拱、徐階都保持了沉默,至今也沒有科道言官上書彈劾錢淵。

    朝中重臣中,敢對錢淵吹鬍子瞪眼,毫不留情的批駁錢淵的,只有戶部尚書方鈍,這老頭這段時日每天放衙都要來隨園,各種冷言冷語,陰陽怪氣,還不能頂嘴……不然,不消片刻,陸樹聲拎着棍子就要出現了。

    方鈍面無表情的坐下,看着錢淵殷勤的拿了副碗筷過來,看着徐渭殷勤的斟酒,拿起酒盞一飲而盡,輕聲道:“老夫今年七十有四,也該致仕了。”

    “什麼?”徐渭大喫一驚,“礪庵公執掌戶部十年,朝中無人能替!”

    “你們隨園不是選了黃霖原嗎?”方鈍冷笑道:“不然如何會助其推廣紅薯、洋芋,甚至還搗鼓出一本《甘薯論》!”

    當年黃懋官之所以靠向隨園,無非就是爲了戶部尚書這個位置……如今差不多已成定局,方鈍甚至都已經默許,他看的很明白,沒有隨園的支持,戶部這攤子誰都扛不起來,就算勉強支撐,怕也會千瘡百孔。

    錢淵抓了抓髮髻,小心翼翼試探道:“礪庵公,陛下許了?”

    “尚未向陛下請辭。”方鈍拿起筷子吃了兩口菜,“若今日展才依舊虛言矯飾,明日老夫入西苑覲見請辭。”

    孃的,這老頭是來逼宮的啊!

    錢淵和徐渭無奈的對視一眼,心裏都打不定主意,雖然從錢淵隱隱透露有開海禁通商之意後,方鈍在這件事上始終站在隨園這一邊,但他始終不能算是隨園一黨,有的事還真不能說穿。

    “商人逐利,無利則不往,有利,縱刀斧加身,亦願一搏。”方鈍輕聲道:“出海販貨,不敢說九死一生,但也是風險極大之事,但海商慣走海路,縱然因風浪受損,也不會畏縮不前。”

    “風浪而使海商束手,這個理由不夠……”

    “所以,到底爲什麼?”

    “難不成是你隨園貪了稅銀?”

    “四十萬兩白銀,縱使是當年的嚴東樓都沒這膽子!”

    “老夫細細想了幾日,憶起去年末,唐荊川、孫文和的那兩封奏摺。”

    隨着方鈍的抽絲剝繭的話,錢淵和徐渭的臉色慢慢變了。

    “必有大戶猖獗,走私復起。”方鈍抿了口酒,放下筷子,“雖然老夫不知內情,但唐荊川、孫文和奏摺中都提到,東南大戶走私,或使稅銀下降。”

    “正月裏,登之登門拜年,老夫還曾詢之,登之搪塞……但老夫怎麼也想不到,稅銀銳減至此。”

    “礪庵公……”

    方鈍揮手打斷了徐渭的話,突然盯着錢淵的雙眼,“展才不知唐荊川病重?”

    錢淵沒有回答,只低下頭。

    “是了,展才必定不知。”方鈍嘆道:“若是知曉唐荊川病重將死,就不會有那兩封奏摺了。”

    急着說話的徐渭也沉默下來,去年讓唐順之、孫鋌上了那兩封奏摺,是爲了提前脫罪……如果知道唐順之病重將死,就沒有這個必要了。

    方鈍身爲三朝元老,先歷外任,後爲御史,巡撫地方,總理糧儲,治理黃泛,是朝中少有的能臣。

    嘉靖二十八年,方鈍纔回京任戶部侍郎,從那之後,嚴嵩、仇鸞、徐階、李默、高拱,朝中黨爭酷烈,大九卿中只有兩個人屹立不倒,一個是遠避西北的兵部尚書楊博,另一個就是戶部尚書方鈍。

    這樣的人物自然有着不低的政治敏感度,有足夠出色的眼力,他對隨園又如此瞭解,能比其他人看出更多的東西。

    “嘉靖三十六年,展才於鎮海設市通商,朝中科道言官羣起而攻之。”方鈍悠悠道:“展才誘敵深入,甚至使隨園大鬧六科……最終才以三百根巨木的後手將敵手一掃而空。”

    方鈍這幾日腦子就沒停過,反覆的覆盤過錢淵的手段,這個青年喜歡埋伏筆,喜歡留後手,而且喜歡挖坑……

    “唐荊川、孫文和於去年十二月上書朝中,提及東南大戶走私,稅銀縮減,但刻意沒有透露稅銀銳減至此。”方鈍嘆道:“而稅銀自去年九月始銳減,難道展才當時不知?”

    “展才於東南根基深厚,人脈更是無處不在,若說你不知,老夫能信嗎?”

    錢淵和徐渭都保持着沉默,的確,早在九月末,他們就知曉了,但一直都沒什麼動作,細細探查後以各種手段給走私集團提供便利,甚至私下慫恿。

    “所以,留下此事,引而不發,只可能是因爲朝爭。”方鈍重重拍了下桌子,“真是其心可誅!”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