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競月貽香 >08 以一擋十
    ♂nbsp;   眼見顧雲城內的倭寇殺出,南北二門合計不過百餘人,便已殺得陳、朱兩員參將麾下的兵士人仰馬翻,西面山頭上的謝貽直看得觸目驚心。要知道整支“平倭聯軍”一路至此,沿途大大小小三十多戰,雖然大都是由漢人假冒的倭寇,但當中多少也有一部分真正的東瀛人,還和謝貽香正面交手過。

    在謝貽香看來,這些東瀛人所用的倭刀似刀非刀、似劍非劍,招式雖然刁鑽狠辣,與中原武功大不相同,但也並不算太難對付。遇到的幾個“高手”,充其量只能算中原武林裏的三四流角色;當中真正令人頭疼的,其實是他們手裏用的那一柄柄倭刀。

    對此孫將軍曾和她詳細討論過,說這些來自東瀛的武士或者浪人,都對他們的武道極爲虔誠,遵照類似於“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尤其是對自己的兵刃異常尊重,也便是他們隨身佩戴的倭刀。每一個東瀛武士,無論是何等身份地位,所用倭刀必定是千錘百煉而成的上品,平日裏更要以專用的磨刀石和頂級精油來做養護,甚至還會用人血滋養其精魄,所花心血遠勝中原武林人士對兵刃的愛護。

    而謝貽香之前和幾個東瀛高手過招時,便已領教過他們倭刀的厲害,即便是師父“刀王”所贈的寶刀亂離,在對方的倭刀面前,居然也佔不了多大便宜。相比起來,軍中將士所用的關刀、長矛、腰刀和盾牌,包括身上所穿的鎧甲,皆是再尋常不過的凡品,又因軍中物資常有剋扣,遇到偷工減料的情況,以至各類軍備幾乎淪爲次品,自是更加不堪,完全無法抵禦東瀛倭寇所用的倭刀;一擊之下,往往當場損毀。

    所以如今顧雲城裏的倭寇先是以金銀爲誘,打亂陳、朱兩員副將麾下這一千人馬的陣腳,緊接着打開城門,派出百餘名手持倭刀的倭寇衝進人羣一頓屠殺。這就好比是一羣武林高手結伴殺入了軍陣,不過頃刻之間,朝廷一方的一千人馬,便已是潰不成軍,徹底淪爲砧板上的魚肉。

    不過片刻,南北二門前的衆軍士懼意一生,也不等陳、朱兩員副將下令,剩下的軍士便開始自行潰散,紛紛往西面逃竄回來,只在顧雲城的南北二門前留下成片屍體。至於先前被倭寇丟下城牆的大批金銀,自然也被留在了屍堆當中,恐怕從頭到尾,也沒被哄搶的軍士們拿走幾錠。

    伴隨着進攻南北二門的朝廷人馬往西撤離,原本顧雲城西門前的血戰,此時也已接近尾聲。在正面誘敵的那兩百多名新兵,本就是匆匆招募入伍,並未接受過多少訓練,似這般僅憑几架長梯、一腔熱血強行攻城,無疑是自尋死路,轉眼間便只剩下二三十人,只能跟着從南北二門逃回的朝廷軍士合兵一處,一同往西奔走。

    如此一來,今日圍攻顧雲城的這三路兵馬,便已是慘敗而歸。西面山頭上的衆人遠遠望去,只見作爲誘敵之用的這一千兩百多人,如今至少傷亡過半,只剩數百軍士丟盔棄甲,正狼狽不堪地往山頭下官道上的設伏點而來;而就在他們身後,除了先前從南北二門裏衝殺出的百餘名倭寇,隨後顧雲城的西門也終於開啓,也殺出一批手持倭刀的東瀛倭寇,和之前的兩波人匯聚在一起,正全力追趕着己方這五六百名敗軍,合計卻只有兩百人不到。

    眼見這一結果,謝貽香可謂是又驚又怒。依照孫將軍的原定計劃,今日圍攻顧雲城的三路人馬,雖然本就是要佯敗誘敵,將城裏的倭寇引來此間,交給早已在山頭下設伏的一千叛軍剿滅,誰知到頭來這“佯敗”二字卻成了“潰敗”,而且還落得如此一個死傷慘重的局面。

    當下謝貽香便要向孫將軍質問,討一個說法。但眼見城裏殺出的兩百餘名倭寇窮追不捨,一直緊跟在逃亡的敗軍後面,正朝山頭下的設伏點而來,顯然正中此番的安排,孫將軍的一張臉頓時便凝重起來,立刻叫來幾名傳令的軍士仔細叮囑,爲接下來的伏擊做好準備。謝貽香怕影響大局,話到嘴邊,反而有些不好開口。

    一旁的言思道見狀,便向她說道:“區區東瀛流寇、異國賊匪,爲何竟能在沿海各地禍亂數十載,成爲中原的心腹大患?想必目睹方纔顧雲城外的一戰,謝三小姐也該心知肚明瞭。且不論東瀛人的武道之強和倭刀之利,單說倭寇與我方將士的本質,其實便有天壤之別。要知道無論是沿海各地的官軍,還是你此番帶來的這兩千朝廷軍馬,說到底大都是些貪生怕死之輩,從軍入伍,也僅僅是想混一口軍餉,又怎肯拼死殺敵?一旦碰上這些真正的東瀛倭寇,面對這些背井離鄉的亡命之徒,便當然不是敵手,只能抱頭鼠竄,甚至是不戰自潰。”

    頓了一頓,他又說道:“實不相瞞,在這江浙地界上,東瀛倭寇若是與官軍作戰,幾乎能夠做到‘以一擋十’。只需十幾名東瀛倭寇成羣結伴,往往便能擊破數百名官軍,還能一路追殺出十幾裏地。而如今這座顧雲城裏的倭寇,乃是‘中條一刀流’的傳人,其首腦丹羽一葉自稱東瀛‘劍聖’,手下據說有五六百號人——嘿嘿,即便是他虛張聲勢,但兩三百名倭寇,顧雲城裏也肯定是有的——所以實力絕不容小覷。而謝三小姐麾下的陳、朱二將,今日能夠成功誘敵出城,還能保全自己麾下的一半人馬,其實已屬難得了。”

    謝貽香不禁目瞪口呆,要知道比起言思道和孫將軍麾下的這兩千人馬,無論是自己還是陳、朱二將,包括楊老將軍此番帶來救援寧義城的這些軍馬,在此之前,顯然都沒有與倭寇作戰的經驗,甚至完全不瞭解這些倭寇的實力;如今看來,顯然是己方一直小覷了這些東瀛倭寇。想到這裏,她忍不住厲聲問道:“所以你們早已料定今日會是這一結局,才堅持要讓我方人馬前去攻城、佯敗誘敵,終於讓他們落得個死傷慘重的下場?”

    只見言思道嘿嘿一笑,還沒來得及答話,旁邊的孫將軍已經向幾個傳令兵交待完畢,便接過話頭回答道:“謝三小姐不必多心,眼下這兩百餘名倭寇已然上當,不久便要進入我軍的伏擊範圍。這對孫某麾下的那一千弟兄們來說,雖然能以伏擊之勢佔據地利,但無疑也是一場硬仗,免不得死傷慘重。所以並非孫某瞧不起謝三小姐麾下的將士,要知道以今日之勢,若是換成貴方的人馬設伏出擊,縱然能以十倍兵力圍攻這些東瀛倭寇,恐怕也是敗多勝少的局面。孫某爲求破敵,自然不能行此安排。”

    就在衆人說話之際,從顧雲城敗退回來的數百人馬,已經踏上了東面的官道,離叛軍的伏擊範圍不過裏許之遙。而跟在後面追殺的倭寇腳步極快,一路追趕至此,又接連斬殺了數十人。謝貽香無心再與言思道、孫將軍二人爭辯,急忙去看山頭下的情況。只見己方敗軍的隊伍前面,是十餘騎快馬當先逃回,當中一人滿身血污、盔甲不整,正是今日領軍的陳副將;而另一位朱副將則是不見蹤影,多半已經命喪於倭寇之手了。

    隨後不出多時,己方的數百名軍士便已相繼逃進叛軍的伏擊範圍,繼續沿着官道往西面狂奔,後面緊跟着那兩百來個窮追不捨的倭寇。孫將軍身爲今日之戰的統帥,倒也沉得住氣,直到所有倭寇徹底進入伏兵的包圍,才讓身邊的軍士傳下號令,令山頭下的伏兵出擊。

    於是伴隨着半山腰處的一聲炮響,提前埋伏在官道兩旁的一千叛軍便同時現身,紛紛張弓搭箭,以鋪天蓋地的箭雨之勢,射向進入伏擊範圍的這兩百餘名倭寇。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