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競月貽香 >66 參悟通至境
    伴隨着謝貽香這反手一刀劈出,驚雷之聲便由無聲處炸響開來,繼而充塞於整個後堂,正是她那招集“亂刀”中的“撥亂反正”和謝封軒的“空山鳴澗”於一身的絕招。

    但聽一聲尖銳的碰撞聲響起,亂離和軟劍已在半空中相交。謝貽香的內力雖不及那吳鎮長,但亂離上那“空山鳴澗”的霸道勁力盡數涌現,一時間竟也將吳鎮長的軟劍震了開去,在吳鎮長手中兀自顫動不休。外面公堂裏的衆人聽聞謝貽香突然使出如此霸道的一招來,好幾人都不禁“咦”了一聲,戴七更是脫口說道:“這纔是謝封軒的‘空山鳴澗’!”

    然而比起外面的幾個人,激戰中的吳鎮長更是驚異萬分,眼前這個小姑娘分明已是強弩之末,居然還藏着這等絕招不曾施展,叫他如何不驚?不等謝貽香的下一招攻來,那吳鎮長當即運功灌注於手中軟劍,招式間再不留情,將那一套“秦王六合劍”全力施展出來,招招都是往謝貽香的要害處抽落。

    要知道謝貽香方纔這一招,乃是在洞庭湖中、龍躍島上機緣巧合之下,才能意外地將“亂刀”和“空山鳴澗”融合在了一起,再加上她的“亂刀”又經過言思道在夢中的點撥,所以此刻再次施展出此招,威力纔會如此驚人,但也僅此一招罷了。眼見吳鎮長的軟劍劈頭蓋臉地向自己抽來,再不似之前那般留有後手,謝貽香左支右絀,頓時身陷險境。

    危急之中,謝貽香不禁回想起了方纔夢中的際遇,言思道最後使出的那幾式怪招,分明是將“亂刀”和“離刀”融合在了一起,並且留下了“求同存異”這四個字。但是面對眼前吳鎮長這一輪狂風暴雨般的攻勢,她就算是絞盡腦汁,一時間卻也無法想通其中的奧妙;手中亂離翻來覆去地隨心出招,也依然沒有任何突破,都是和之前一般只在“亂刀”的招式基礎上進行變化。

    外面的曲寶書似乎也聽出了謝貽香此刻的窘境,出聲說道:“怪了,之前我見這小姑娘與人動手,功夫雖然不高,但厲害的刀法倒也有好幾套,怎麼如今刀法雖然大爲長進,使來使去卻只剩這一路刀法了?”

    那青竹老人畢竟要高出曲寶書一線,當即想通了其中的端倪,出聲點破道:“丫頭的刀法雖然能夠突破招式的限制,從而做到隨心所在,卻僅僅侷限於此刻的這一路刀法罷了……至於其它的刀法,只怕她還未曾依照此理練得熟悉。”

    要知道這位青竹老人乃是江湖中公認的當世第一高手,此刻雖然身在公堂之中,不曾親眼看見後堂裏交戰的謝貽香和吳鎮長兩人,但聞風辨式之下,早已將謝貽香的刀法瞭解得透徹。眼見謝貽香越戰越險,他忍不住出聲指點道:“丫頭,你既已領悟了‘招隨勢變,刀隨心動’這八個字……那我便再贈你八個字:‘任刀百變,己心不易。’”

    謝貽香陡然聽到“任刀百變,己心不易”這八個字從青竹老人嘴裏說出,頓時渾身一震,在剎那間已然醍醐灌頂,心道:“既然自己已經明白了言思道傳授的‘招隨勢變,刀隨心動’這個道理,又何必只侷限於一套‘亂刀’?如今青竹老人送給自己的‘任刀百變,己心不易’這八個字,道理分明淺顯易懂,說的是同一個道理可以運用於不同的刀法上,也便是說自己在‘亂刀’之中的領悟,同樣可以應用於‘離刀’和‘空山鳴澗’。這個道理說得淺顯一些,便是‘世間刀法固有百變千幻,用刀之人始終不改初心’。”

    既然明白了這個道理,謝貽香立刻又回想起夢境中言思道將“亂刀”和“離刀”結合而成的招式,以及他留給自己的最後一番話:

    “高山能容四方之石,“石”雖然各不相同,堆砌之後卻能統稱爲‘山’;大海能納百川之水,‘水’雖然各不相同,匯聚之後卻能統稱爲‘海’。合天下之不同,爲己身之共同,這便是求同存異。”

    原來如此!自己之前卻是走了一條彎路!

    雖然這世間的道理原本就是相通的,但因爲言思道終究不是親身練武之人,他將從其它地方悟出的道理,硬套在武學之中傳授給謝貽香,始終沒能做到循序漸進,缺少了當中悟道的過程。所以在謝貽香和吳鎮長交戰的這上千招當中,任憑她如何翻來覆去地思索“山海無量,求同存異”這八個字,卻始終也想不明白其中的玄機。

    換句話說,“招隨勢變,刀隨心動”這八個字,乃是言思道教給謝貽香的第一個真諦,謝貽香在夢中便已領悟妥當;而“山海無量,求同存異”這八個字,則是言思道教給謝貽香的第二個真諦,謝貽香卻一直未能參悟得透。

    這當中的原因其實非常簡單,因爲言思道所傳授的這兩個真諦,當中還缺失了一個關鍵的步驟,一個將這兩個道理串聯起來的玄機。

    說得更直白些,這就好比是言思道剛教謝貽香學會了站立,緊接着便要教謝貽香如何奔跑,謝貽香當然無法學會;因爲在奔跑之前,謝貽香還缺失了一個重要的步驟——先學會走路。

    所以在“站立”和“奔跑”之間的“行走”,言思道卻並未傳授給謝貽香,因爲他畢竟不是親身練武之人,不知道這當中還有這麼一個玄機所在。幸好就在此刻,青竹老人終於告訴了謝貽香應當如何“行走”,那便是他補充出的這八個字:“任刀百變,己心不易。”

    “招隨勢變,刀隨心動”,說的是招式隨形勢而變,刀法隨想法而動;至於“山海無量,求同存異”,便到了更高的一個境界,指的是隻要有山海一般的度量,各種武學即便存在差異之處,也能依據一個共同的道理融合起來。這兩個真諦之間本來毫無關聯,但是此刻加上青竹老人這句“任刀百變,己心不易”,指出同一個道理,可以分別運用於不同的刀法上,頓時便將“招隨勢變,刀隨心動”這前八個字和“山海無量,求同存異”這後八個字天衣無縫地聯繫起來。

    若要將這劃分爲三個境界,簡而言之便是:第一個境界——得道,把領悟出的道理運用在一套刀法之中;第二個境界——用道,把這個道理運用到其它每一套刀法之中;第三個境界——融道,把每一套運用了這個道理的刀法,通過這個道理融爲一體。因爲謝貽香之前因爲一直缺失了第二個境界的參悟,所以纔不可能由第一個境界直接跳躍到第三個境界。

    招隨勢變,刀隨心動;任刀百變,己心不易;山海無量,求同存異。

    驀然之間,彷彿是扁舟載酒伴花醉,江湖一場春夢,只在金風密雨中;又好似匹馬仗劍枕沙睡,天涯萬里歸路,但問殘月繁星處。

    就在這一刻,謝貽香已然踏入了武學領域中一個全新的殿堂——一個前所未有、只屬於謝貽香自己的殿堂!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