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殮骨人 >第六十五章 三眼河猊子(兒童節第三更!)
    “啪嗒。”

    一聲好似什麼溼漉漉的東西拍在地上的聲音迴盪在陳師傅的腦中,而隨着聲音的出現,之前拍打窗棱子的東西也露出了它的廬山真面目。

    只見一隻磨盤大小,身上沾滿令人作嘔的黏液,四足匍匐在之前給它拍到地上摔得粉碎的百葉窗上。

    這個東西乍一看宛如一隻放大了不知道多少倍的大蛤蟆,灰青色長滿各種凸起的皮膚不斷地分泌着令人作嘔的黏液,四隻腳掌都長着蹼落在地上自然會發出“啪嗒”好似水摔在地上的聲響。

    扁平到沒有脖子的腦袋幾乎不能左右活動,而那張看上去能夠一口吞下一個四五歲的小孩子的大嘴卻時不時吐出好似毒蛇一般鮮紅的信子。

    如果有人有膽子靠近了仔細看,或許能看到這東西隱藏在黏液之下顏色更深的條紋,無數條紋好似螞蟥一般盤旋在這東西令人作嘔的黏液之下。

    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則是這東西的眼睛,與尋常蛤蟆一樣,這東西的眼睛長在腦袋的兩側,能夠上下活動,可是最爲詭異的是,在這兩隻眼睛的正中間,長着第三隻眼睛。

    這第三隻眼睛不似兩旁的眼睛一般可以左右上下看,這隻眼睛只能直勾勾的盯着正前方。

    不知怎的,給這第三隻眼睛盯着,竟然遍體生寒,一如墜入萬丈冰窟,又如枕冰髓而眠,整個人都像是要給它凍住一樣。

    要說這東西旁人不認識當它是什麼妖魔鬼怪也就罷了,陳師傅作爲殮骨人還真認識這是個什麼東西。

    陳師傅聽自己的師傅說過,這東西叫做三眼河猊子,傳說是一種生活在河底的東西。

    第一次聽到三眼河猊子的傳說,那還是在陳師傅十五歲的時候。

    相傳,早在明末年間,有一個叫連清澄的神童。

    據陳師傅的師傅所說,這個連清澄生在一個普通農戶的家中,七歲之前,一句話都沒有說過,甚至就連連清澄的父母都不禁懷疑自己這孩子是不是啞巴,不斷地抱着連清澄求醫問藥。

    可是,藥吃了個遍,各路鄉野郎中也都看了個遍,卻都瞧不出連清澄哪裏有毛病來,最後郎中給連清澄的父母說了個可能,沒準這孩子腦子有毛病,天生不會說話。

    看到這裏,或許有人會問了,這腦子有毛病的孩子怎麼能叫神童呢?

    其實,這連清澄不僅腦子沒毛病,而且事實恰恰相反。

    連清澄的母親連陳氏雖然不會種地,但是卻烙的一手好餅,十里八鄉的人都知道她烙餅好喫,所以經常會有人上門來買餅,這一來二去家裏生活倒也算得上富裕。

    就有這麼一天,鄉里私塾的先生來連清澄家裏買餅,閒聊之中正好聊到了連清澄,當時這連清澄剛過了七歲生日,按照鄉里的規定,這孩子到了七歲,家裏有條件的要送到私塾去念書,以求將來考取功名。

    要說連清澄家裏有條件嗎,那倒是有,但是連清澄的爹孃一直以爲自己的兒子腦子有毛病,與其送到私塾去浪費錢,還不如留在家裏學學怎麼種地。<b r />

    但是私塾先生卻不甘心,因爲先生擡眼這麼一瞧,連清澄眼神頗有神光,一看就是可造之材,怎麼看也不像那腦子有毛病的癡呆傻兒。

    於是,私塾先生就將連清澄喊到了自己身前,想試試這連清澄究竟是不是傻子。

    可是,還沒等私塾先生開口,連清澄卻突然開口叫了一聲先生好。

    哎呦!這可是大事,七歲的連清澄竟然開口說話了!

    不光是連清澄的娘,就連私塾先生也都給他嚇到了,私塾先生趕忙又問了連清澄幾個問題,連清澄都侃侃而談,一點都不像是不會說話的樣子。

    這私塾先生就納了悶兒了,給連清澄叫到跟前,問連清澄,說你之前怎麼不會說話?

    可是,這連清澄的回答着實逗樂了私塾先生。

    “不是我不會說話,只是我覺得身邊的人太笨了,不想跟他們說話。”

    這就是這七歲孩子的原話,當時聽完,私塾先生就下定了決心,非要收連清澄爲弟子不可。

    於是,私塾先生就將連清澄帶去了他的私塾,成了私塾的一個學子。

    要不怎麼說這連清澄是神童呢,旁人用幾天才能背下來的《三字經》《百家姓》,這連清澄兩天就倒背如流,甚至連晦澀難懂的古籍連清澄都願意潛下心來讀,甚至手頭的書讀完了連清澄還會去先生家裏借書讀。

    或許是連清澄求知若渴的心感動了上蒼,連清澄九歲第一次參加科試就考中了秀才,一下子成了村子裏的焦點人物。

    不光是村子裏的人,就連見多識廣的私塾先生也認定連清澄是百年一遇的人才,高中舉人或許對於連清澄來說僅僅只是時間問題。

    於是乎,連清澄在考中秀才的第二年,立刻就踏上了前往鄉試的路途,這鄉試是在京城順天府貢院舉行,相對於年僅八歲的連清澄來說路途實在遙遠,一個人上路實在是令家人難以安心,於是私塾先生便陪着連清澄一起進京趕考。

    要說這個私塾先生也是個鬱郁不得志的讀書人,三十三歲考取秀才,可是此後數次進京趕考卻都沒有考中舉人,這都快五十歲了卻還在進京趕考的路上。

    可是,這一次不僅僅是私塾先生沒有考中舉人,就連一直被寄予厚望的連清澄也同樣名落孫山,榜上無名。

    私塾先生已經習慣了,而連清澄還年輕,還有得是機會,於是兩個人便回到了縣裏。

    連清澄這才八歲,一輩子還長着呢,大不了好好讀書下一次再考。

    不僅是連清澄身邊的人這麼想,就連連清澄自己也是這麼想的,畢竟一回生而二回熟。

    可是,連清澄沒想到,在此之後的八次鄉試連清澄無一不是以名落孫山爲結果回到家鄉,這是幾年的落榜讓連清澄也漸漸失去了最開始的信心,開始反思自己究竟是不是做官的料。

    時間一長,連清澄漸漸變得瘋瘋癲癲,誰也沒想到,當年的一代神童竟然會因爲落榜變得如此下場。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