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贅婿 >第八三〇章 掠地(一)
    五月二十三,徐州往西四十里,蕭縣以北山麓。

    天色晴朗,空氣安靜又顯得沉悶,鷹在天上飛。

    崎嶇的山道蔓延,遠遠的消失在山麓的密林裏,在山道前方的坡地間,人的呼吸聲彙集起來。

    火藥的味道飄散在人羣間,鉛彈被壓入槍膛。

    黑色的旗幟一字蔓延,近千人的隊列,已經在坡地上排開了。

    羅業站在石頭上,看着天上的鷹,大地上隱隱傳來顫動聲,敵人即將到來。

    這是徐州大撤退的整個戰局中的一隅。

    自武建朔九年女真人向南發起進攻,至於建朔十年的上半年,在女真東西兩路大軍的南侵中,中原之地,陸續爆發了數場轟轟烈烈的大規模阻擊戰,晉地整個化爲火海,大名府光武軍的抵抗,也最爲慘烈。而在此期間,徐州一地的抵抗,則相對平穩,除了冬日裏被近百萬餓鬼圍城,到建朔十年的上半年,完顏宗輔、宗弼展開攻城後,徐州據守不到三個月,便在五月中旬開始了撤離。

    相對於大名府五萬軍隊抵抗了半年之久,最後突圍還搭上前來營救的華夏軍萬餘,倖存不過數千人的壯烈。徐州的這場戰爭在諸多吹毛求疵者眼中是不夠轟轟烈烈的,至少對於原本邀請華夏軍過來守城的徐州知府李安茂而言,華夏軍的萬人援軍加上他在徐州拉起的數萬隊伍,至少也該在這四戰之地死守半年甚至一年纔好。若能殺身成仁,那也全了他對武朝的忠義。

    然而劉承宗等人從一開始便沒有做這樣的打算。

    自這支萬人的華夏軍來到徐州開始,便一直在做徐州附近居民南撤的工作。李安茂已存決死之意,對於疏散民衆並沒有多少看法,反而是盡力地做了大量的配合。到後來徐州城外餓鬼散去,女真人殺來,城中剩餘居民趁着開春上路南去,劉承宗與城內近五萬的徐州守軍進行了頑強的防守。

    女真東路軍三十餘萬,自去年入冬開始便在做攻城的準備工作,數萬人防守徐州城池兩個多月,隨後劉承宗等人便在一次會議上打暈李安茂,奪了他的兵權,宣佈了徐州的撤離決議。

    掛在李安茂麾下的士兵數量多達五萬,但本就成分複雜,一部分是反正之前的劉豫部隊,另一部分不過是爲喫糧而入伍的遊散之人。李安茂拉起五萬餘人壯聲勢,想將華夏軍拖在這裏,但這五萬人原本就沒有戰鬥力,華夏軍到來之後,與這些人一同訓練,整肅軍紀,開會談心,這纔將他們戰力提起來一部分。眼下華夏軍說要走,徐州守軍中便再沒有肯聽李安茂命令死守的,對這經歷了兩月戰爭的數萬人的收編,順理成章地化爲了現實。至少在撤退的過程裏,還真沒有人敢不聽華夏軍的調配。

    徐州自古是四戰之地,城池居於盆地之中,周圍皆是地形複雜的山嶺與河流,崎嶇的地形易守難攻。宗輔宗弼的東路軍爲求速勝,選擇的也是猛烈攻城而非將城池圍成死地的戰略,女真人圍三闕一,數萬軍隊的突圍並不艱難,此後的撤離過程才遭到了女真大軍的猛烈追擊。

    但對於整個撤退的計劃,華夏軍自去年便開始勘探、推演,待到大軍出城,劉承宗以華夏軍的骨幹力量分爲數股,選擇崎嶇地形有條不紊地進行阻擊、撤退,後方女真數萬追兵從不同方向涌來,反而被打得狼狽不堪。到得五月二十三這天,蕭縣以北朝先嶺,成爲整個大撤退的前沿支點。

    過萬的遼東軍正從附近殺來,領軍者是遼東漢人將軍劉光繼,而華夏軍一方是羅業率領的近一千二百人的特種團。他們是作爲華夏第五軍的一個實驗兵種而組成的,整個配備並未經歷實戰,但組成整個特種團的卻都是華夏軍中的老兵了。

    這支特種團在先前的徐州守城戰中表現得中規中矩,並未使用他們全員配備上的新武器因爲在守城戰中的效果並不見得好。到得此時選在朝先嶺做防守,一是因爲此處地形最爲理想,二是因爲附近友軍撤退後,這一處山口位於前線的突出點上,防守的壓力可能最大,而還有羅業並未跟太多人說過的第三點:按照先前的戰術推演,這一處地方最有可能遭遇到敵人軍中先鋒大將的光顧。

    而女真軍中最厲害的先鋒大將,莫過於幾乎主導了整個東路軍進攻態勢的女真“四太子”,金兀朮。

    在羅業看來,這裏是最合適讓新武器發揮光芒的地方。

    如果事有可爲,他想拿個人頭。

    只可惜戰場情況瞬息萬變,殺過來的並不是兀朮。

    這一年的女真南征,距離第一次南下已經過去十餘年,東西兩路大軍興兵近六十萬雖然經過了數年時間的修養,但曾經打下“滿萬不可敵”威名的女真士兵不可能擴張到這個數目,事實上,新加入軍隊的女真孩子,其實也很難再現當年那從白山黑水中殺出來的勇武了。

    於是整個軍隊,便有衆多它族的加盟,如女真國內第二等的渤海人、契丹人、奚人、漢人等等,雖然在後世而言一家漢不說兩家話,但在這個年月裏,遼東漢人是看不起南人的,在他們眼中,勇武的女真人自然更值得追隨,跟隨着女真人在南征過程中闖下一番功名,也是極爲理所應當的事情。

    遼東漢人此時在金國地位不高,也是因此,爲了提高地位,只能拼命。劉光繼是宗弼麾下的一員猛將,他性情暴戾,以治軍嚴苛、用兵兇猛著稱。在他的軍營裏,最初每天要將一名漢奴鞭笞至死,以給衆多遼東士兵驚醒懦弱的下場:“不敢流血的就去當奴隸”後來太宗立下法令不得隨意殺死漢奴,劉光繼便每天剁去一名漢奴的手腳,若重傷至死,以他的地位,也只是交錢認罰事實上在宗弼的維護下,即便罰金,劉光繼基本上也是不需要付的。

    雙方照面之前,海東青與斥候便傳來了訊息,阻隔在前方路口的,約是華夏軍的一支千人隊,由於前方地勢開始收窄,戰鬥打起來對於進攻一方不利,而且華夏軍先到,地勢稍高一點的地方必然已經安排火炮,進攻的第一波,自己這邊必然要承受巨大的損失。

    將對方軍陣納入視線的第一時間,劉光繼在千里鏡中也發現了對方那奇怪的排成長列的陣勢。此時的步兵陣多以方陣爲主,即便大炮的出現對於方陣造成了巨大的威脅,但仍舊需要保持方陣,否則戰場之上容易混亂,而且經受不起對方的衝鋒。但前方的陣列僅僅是兩到三排人,手上拿的是華而不實的突火槍。

    武朝的這類煙火武器,幾十年前就已經有了,然而基本沒什麼大的作用,射程短威力差,容易爆膛炸自己眼睛。雖然自華夏軍崛起後,各方勢力對於火藥都變得極爲重視,但至少對於這突火槍,暫時還未曾在哪場大戰役中發揮光彩。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