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贅婿 >第一一三一章 凜冽的冬日(五)
    冬日的成都平原,天氣算不得寒冷,卻有厚厚的雲層在飄蕩,將一切都染上一層冷硬的顏色。於是雲灰濛濛的,原野上的樹也是。

    成都以西百餘里外,山南壩,是左近有名的大村莊,村內居民兩千八百餘,共五百多戶。

    依山傍水,由東往西的官道早早地便修到了這裏,到得今年,華夏軍又將這條官道加以拓寬,運來了磚瓦木材。在官道一側平整土地,開始建設一處學校。到得十月下旬,隨着均田地的傳聞愈演愈烈時,華夏軍的工作組便浩浩蕩蕩地進駐了這裏。村落周圍的氣氛,立馬就變得緊張起來了。

    作爲均地行動第一批動手的百大村莊之一,來到山南壩的工作組共八支,一百零二人,各組人數十二到十三不等,再加上隨行的護衛士兵,成員總共一百三十六。在抵達山南壩的第二天,整個工作便已經按部就班的展開。

    在佔領成都平原之後,華夏軍做的首要工作,便是對整個轄地的土地及戶籍進行了一輪大致摸排,而在擊潰女真西路軍後,這一工作又進行了更爲細緻的一輪,這是土地改革的前期準備。

    而自今年六月起,隨着平等思維的渲染,對於蜀地各個大地主、大宗族針對土地政策的約談就已經陸續展開。及至八月中下旬大會通過進行土地改革的決議後,就改革的細節問題,亦有大量的士紳、地主去到成都或是張村與華夏軍進行協商。

    相對激烈的協商期約爲兩個月,並沒有出現實質上的結果。

    而在此期間,大會在通過決議後,便開始在各個部門有條不紊地抽調人手,確立核心訴求,制定具體計劃,拆分執行步驟。隨後組織律法、宣導、民政、土地、財政等各個方向部門的成員進入實操模擬階段,並且根據協商當中的進展,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對抗演練。

    在寧毅的直接負總責的情況下,沒有任何外界的波瀾,能夠延緩這些準備工作的進展。

    十月二十五,一共九百二十三個工作小組,連同部分武官組成的一萬二千餘人完成最後的集結與誓師,被同時投向整個西南大地上的一百處節點。

    土改開始。

    ……

    山南壩,跟隨着老練的竹記掌櫃以及過去駐山南壩的退伍華夏軍老兵,寧曦進行了兩天的實地走訪及認人工作。

    他如今是一百個工作小組當中編號第十七工作組的三名宣導員之一,這是整個土地改革工作中的重點。按照華夏軍的正式安排,想要獲得土地均分的權利,當地居民首先要進行的是七堂正式講課、三次民兵操練以及一次簡單的考覈,宣導員需要負責的便是這些講習以及最後的考覈。

    從如今華夏軍的政治體系裏一次抽調上萬人的規模進入到這次必然週期漫長的行動當中,此時的各個小組儘量執行的也是老帶新的策略。擔任第十七工作組的組長,也是整個山南壩總隊長職責的,乃是過去擔任竹記首腦之一的康竹銘。

    這是自女真第一次南下前便跟隨在竹記的資深掌櫃,陪同過堅壁清野,參與過夏村之戰,屬於華夏軍中最爲出色的執行人員之一。在肩負總隊長、組長職責的同時,他也是第十七工作組中三名宣導員之一,負責將必要的宣講技能,傳授給開始接觸這種具體羣衆工作的寧曦。

    山南壩的近三千居民,根據住所所在早已被分爲八份,當中的兩百餘成年人歸第十七小組負責,因此最初的兩天,康竹銘便帶着寧曦等人在村內認地方和人數,並且登門瞭解基本情況。而除三名帶班的宣講員與駐村老兵外,跟在幾人身後的還有一名負責後勤也兼來學習的少年人,這少年身形偏瘦,但眼神靈動,眉宇硬朗,他的右手只有四根手指,乃是在北地生活了十二年後方纔被接回西南的秦紹和的遺腹子。過去的小名石頭,如今已取了大名叫做秦維鈞。

    “……從北邊的溪水到南邊的路,這一片,地方好記……儘量記清楚每戶有幾個人,初期的記錄不麻煩,怕的是中途出變故……這兩百多個人,再分作六個班,每天六輪宣講,如果每天都有幾個人不肯來,後期就很麻煩,甚至於多出一些冒名的、搗亂的,我們初來乍到分辨不出來,就要丟臉,雖然說起來搗亂的我們就不給他們分地,但咱們第一輪做事,還是儘量要漂亮,沒必要搞得雞毛鴨血……我過去記人樣貌啊,有一些心得……”

    一面向前走訪,康竹銘一面跟寧曦、秦維鈞說着這些要點。寧曦便仔細地聽着,也在筆記本上做了記錄,背了一個包袱的秦維鈞湊在旁邊看。

    十月底的農村已是農閒時節,灰、黑相間的房舍間,流着鼻涕的小孩子在道路上呼喊奔跑,一些土牆上已經刷起了“平均地權”、“平等”、“民權”之類的標語,大人們在屋檐下、房屋裏以警惕、迷惑又或是蠢蠢欲動的神態打量着行走在村莊裏的華夏軍成員們。

    昏暗之中,眼神交換、竊竊私語。

    衣着破舊卻也整齊的康竹銘等人便在駐村老兵的帶領下,一間一間院落的登門。進門之後,康竹銘便首先敬禮,然後打招呼。

    “是劉三五劉叔家吧,老叔好啊,我是華夏軍來的宣講員康竹銘……”

    第二名宣講員報上姓名後,寧曦也在一旁敬禮,大聲道:“叔,俺叫狗蛋!”

    秦維鈞道:“俺叫貓蛋。”

    兩人都取了令人感到親切的名字。

    “……咱們是過來辦分地事情的,不知道老叔清不清楚這個事……對了,冒昧登門,有點小禮物,各家都有的,老叔不要客氣……”

    說話間,由秦維鈞呈上一小包印有平等宣傳圖的糖果,待到對方不好意思地收下,便開始講述過兩天將要講課的事情,順便將這戶人家的實際人數及姓名再做印證。

    天色陰冷的村莊當中,八個小組的宣導成員都在走訪着村內的居民,打招呼,遞宣傳糖果,介紹之後的課程事宜。而眼見華夏軍的成員態度溫和,不少的居民在稍許的溝通後便也小心地詢問起是否真能有地分、那考覈難不難之類的問題來,康竹銘等人便也耐心地做出一番講解。

    國家說要分給人土地,說要人人平等,這是千百年來未曾有過、未曾實現過的事情,它的開端也就這樣平靜地進行着,聽說了的人們或有憧憬,但也充滿了不安與質疑。

    亦有部分居民,對此事表現出了巨大的抗拒,冬日裏的交頭接耳與竊竊私語中,偶爾會夾雜村中老人的罵聲。

    這一日康竹銘帶着寧曦先後走訪了村內的五十餘戶人家,到得傍晚,雙方纔分開,他在食堂匆匆扒了幾口飯,便去到村內另一處戰線上。這是由土地、財政、律法方向的組員們,與村內的宗族宿老、大地主們進行土地贖買溝通的現場,地點位於村內的劉氏宗祠當中,他到來時祠堂內已點起油燈,氣氛壓抑而沉悶。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