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贅婿 >第九十四章 歷史與登徒子
    第九十四章 歷史與登徒子

    雨在下,馬車離開附近的街道時,掀開簾子回頭看雨夜中的那蘇家大宅,所能見到的,大概也只是側門檐下仍在亮着的兩隻燈籠而已,其餘的地方多隻是黑暗的院牆輪廓,那輪廓中偶爾會有微光升起來,席君煜嘆了口氣。

    “早知道你不會聽,不過……”他喃喃說了一句,臉上露出一個笑容,“那就勿以爲言之不預了……”

    有關於皇商的事情,那寧毅出現後,他還是開口稍稍提了幾句。當然,由於不知道寧毅是否清楚整件事,最後說的話也有些旁敲側擊感覺,無論如何,意思應該是傳到了的。他在蘇檀兒面前能做的、該做的,總之也就是這麼多了。

    馬車自這邊離開,那邊的院子裏,寧毅也已經與蘇檀兒、娟兒兩人去往不遠處等待用餐的小院。寧毅對於宮引的事情早有些察覺,但並不是非常清楚其中關節,此時倒也沒聽見兩人對話的前半部分,無非是聽蘇檀兒說起國家情況,方纔出言調侃一番。這時候蘇檀兒便笑着嗔惱道:“妾身方纔說的那些,有大半明明是相公上次隨口議論的,此時倒來說妾身不愛國……相公也不是好人。”

    “語境不一樣,你不能一概而論。”寧毅在大雨中笑着瞎掰一番,娟兒在後方一路跟上去。

    出去了幾天,回來之後,感覺也與之前沒什麼多的變化,雖然與小嬋之間的感覺似是有些不同了,但晚上大家仍是一塊喫飯一塊說話,聊聊這幾天去南亭村的事情。耿護衛與東柱離開之後,寧毅與蘇檀兒等人也就撐着雨傘回自家的小院。嬋兒娟兒忙碌着燒用於漱洗的熱水,杏兒裏裏外外地做着打掃,蘇檀兒回到房間,繼續處理席君煜過來之前還在處理着的賬目。

    暴雨在院子裏幾乎匯成涌動的水流,寧毅在屋檐下看了一會兒,擡頭望向對面時,蘇檀兒那邊房間的窗戶是打開的,女子的身影便在窗前的桌邊寫寫算算,倒也的確是與平日無異的景象,準備回房時,纔看見娟兒站在了後方,端着一小盆熱水。

    平日裏娟兒給人的感覺其實比較文靜,但跟寧毅之間關係倒也不錯,這時候笑了笑:“姑爺今晚早些睡吧。”

    寧毅想了想:“嗯?”

    “姑爺沒回來的幾天,小姐總是睡得很晚。其實只是在清帳而已,可我跟杏兒姐也勸不到。”

    她說完,微微低頭,端着水盆往旁邊走掉了。

    “嘖。”寧毅扭頭看了看窗戶裏的那道身影,聳了聳肩,“那我也勸不到啊。”

    夜間又在房間裏看了一會兒書,大概計算着時間到午夜時分,對面的燈光還在亮着。寧毅想了想,放下書卷,吹熄燈火,***睡覺。那邊的房間裏,蘇檀兒擡頭望過來一眼,手上還在翻動着賬冊,微微皺了皺眉。

    她託着下巴又看了一眼,目光忍不住往那黑暗的房間望過去,片刻後,又翻過一頁,隨後再伸手,將整本賬冊給合上了。

    差不多了,熄燈睡覺吧。她如此想着。

    側面的丫鬟房間裏,穿着單衣的娟兒從窗戶裏探出身子來,望望對面寧毅的窗口,再扭頭往蘇檀兒那邊的窗口望,趴在窗臺上感嘆了一聲:“姑爺真厲害……”

    最後一陣悉悉索索悉悉索索的聲音過後,院子裏也已經安靜下來,唯有暴雨的聲音仍在繼續着……

    也是在這個晚上,千里之外的武朝首都東京沒有一絲烏雲,夜色明媚,彷彿透着希望的上弦月正放出冷玉般的光芒,星光點點,聚成如玉帶一般的廣袤銀河。夜色下的城池中仍舊熱鬧,集市、青樓、大大小小的宅院中燈火仍舊通明。城中最熱鬧的御街一直通往皇宮正門宣德門,從這裏望過去,寬廣的街道,滿城的燈光,那邊高聳的皇城也籠罩在一片燈火之中。

    皇城的門雖已經閉了,不過那邊的風貌每晚都是如此,很少有人知道,有一項極其祕密的重大事件,正在這個晚上的皇城中,悄然發生着。

    中書門下,如今朝堂之中炙手可熱的一些大臣們此時正聚集在這,李綱、童貫、吳敏、唐恪、耿南仲、張邦昌、秦檜、高俅、周植……當然,如今這些人的官職也是有大有小,也有各自的小團體,此時乃是一項祕密而重大議事的休息時間,三人兩人的聚在一旁,一邊喝茶休息,一邊議論着一些事情,聲音雖小,實際上心中的激動無法抑制。

    “遼人前不久遞來國書,要求再議歲幣之事,甚至願放棄歲幣,央我武朝出兵一同伐金。這事情,想必你那邊的路子他們也走了吧?”

    “確有此事,那遼使央我在上朝之時幫忙說些好話,送來諸多禮品,其中一尊香爐委實名貴,其餘的……呵,也就不過寥寥了……”

    “遼人急了,要等到他們急,真不容易啊……”

    “脣亡齒寒,我還是認爲此次不當出兵,女真人如今佔了上風,一旦滅遼,焉知下一個不是我武朝?”

    “這事太過危言聳聽,女真人太少,一旦滅遼,其舉國上下,可用之兵怕也不過十萬之數,還得維持局勢,豈能千里兵伐,再攻我武朝?”

    “种師道如今也是這等看法,其與人言,不當連金伐遼,此次當連遼而伐金,只因遼國與我武朝兄弟之邦已有百年,如今這金國纔是虎狼之邦,另外還有鄧洵武……”

    “胡說,遠交近攻,自古如此,哪有遠攻近交的道理?此次收復燕雲指日可期,數百了啊。若能成事,我等……都將名垂青史……”

    “种師道那纔是真的糊塗了……”

    “遼國氣數已盡,我等當順應天命行事……武朝將興了。”

    “可惜童大人最近準備離京處理方臘之事……”

    “一介閹人……”

    “閉嘴!小聲些!”

    嗡嗡嗡嗡的聲音,各自議論。但無論如何,當初由童貫在明面上推動的連金伐遼提議,此時已然度過了最初的階段,進入細節商議的環節。

    真正的伏筆或許在七年前的黑水之盟就已經定下,特別是在四年前,遼國天祚帝親率七十萬大軍伐金,結果被完顏阿骨打兩萬戰士幾乎全殲於護步達岡之後,連金抗遼的呼聲在國內就一直高漲。雖然也有一部分人認爲武朝不應當參與此次戰爭,或者該連遼抗金,例如西北名將种師道。

    或者樞密院執政鄧洵武也曾爲此進言,大意是:“什麼‘兼弱攻昧’,我看正應該扶弱抑強。如今國家兵勢不振,財力匱乏,民力凋敝,這局面人人皆知,但

    無人敢言。我不明白:與強金爲鄰,難道好於與弱遼爲鄰?”***國王則偷偷捎話說:“遼爲兄弟之國,存之可以安邊;金爲虎狼之國,不可交也!”


章節報錯(免登陸)